非典型担保

Search documents
法治护航民营经济 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8-16 14:17
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5条具体举措。 其中,在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指导意见》表示,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 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依法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稳定金融机构的法治预期;依法规范金融机构 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中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行为;依法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 放贷和转贷等违法行为,严惩民间借贷犯罪活动,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秩序等。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此前政策,《指导意见》的表述增加了司法强制性,针对民企的抽资压贷行为将受 到法律强力约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同时,非典型担保将进一步发展,让企 业融资形式更为通畅多样。 加强规范 拓宽融资渠道 《指导意见》还指出将会同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信用综合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及时修复信用。严格落实 国家金融管理政策,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推动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供给和服务,依法规范 利息收取,协同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单方 ...
重拳整治“高利贷”“砍头息”,银行不得随意抽贷断贷!
Jin Rong Shi Bao· 2025-08-12 14:16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 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上述举措有助于防范金融机构利用其优 势地位单方面、随意性变更借贷合同核心条款,进而创造更加公平、可预期的融资环境,保护民营企业 资金链,保持经营连续性,稳定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 "这些要求,其实就是对民营企业在银行机构融资上加了几道'护身符',使民营企业融资更加有保 障。"莫开伟表示,未来,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可获得性将会提高,也可消除民营企业信贷融资诸多后 顾之忧。 但需要注意,这并非要限制金融机构正常、合理的风险管理权限。董希淼分析称,如借款人有严重违 约、经营状况实质性恶化时,金融机构依法依约采取行动仍然必要且合法。这一规范,旨在防止这些权 力的滥用和随意行使,确保其行使具有合理性、必要性和透明度。 金融服务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次《指导意 见》提出,依法助力 ...
最高法重拳整治高利贷、砍头息 叫停银行“随意抽断贷”行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09 09: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郭聪聪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下称 《指导意见》),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痛点,亮出25条具体司法保障举措,其中剑指"融资难、融资贵"顽 疾的"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部分尤为引人注目。 该条明确提出,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违法行为,同时还规范了金融机构放贷行为,并鼓励创新融 资担保模式,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肖京对此分析道:"在实践中,金融机构随意抽贷、断贷的现象在部分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 响到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指导意见》从司法环节严控此类行为,对于实现民营企业融资 的规范化与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更好服务于民营经济" 非典型担保获司法"正名" 对于"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等违法行为往往会滋生金融黑灰产行为,武汉高先生的 经历正是此类犯罪的典型缩影。据央广网报道,因生意周转急需,高先生于2023年10月向某团伙借款20 万元,然而1.2万元"砍头息"就被预先扣除,实际到手仅18.8万元,合同却要求偿还31.2万元。 此后一年间,放贷者利用"以贷养贷"陷阱, ...
银行被禁止随意抽断贷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8-09 09:12
对于"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等违法行为往往会滋生金融黑灰产行为,武汉高先生的经历正是此类犯罪的典型缩影。据央广网报道,因 生意周转急需,高先生于2023年10月向某团伙借款20万元,然而1.2万元"砍头息"就被预先扣除,实际到手仅18.8万元,合同却要求偿还31.2万元。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痛点,亮出25条具 体司法保障举措,其中剑指"融资难、融资贵"顽疾的"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部分尤为引人注目。 该条明确提出,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违法行为,同时还规范了金融机构放贷行为,并鼓励创新融资担保模式,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肖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 法》已于5月20日正式施行,投资融资促进是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现实中,"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 《指导意见》精准回应这一需求,其相关措施对破解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指导意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