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歇尔计划
icon
Search documents
欧洲复兴计划:帮助西欧实现二十年的经济腾飞,有助于避免其赤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08:15
对于马歇尔计划,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此耳熟能详。这个计划是美国在1948年启动并付诸实施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为战争后的西欧等国家提供 援助,旨在避免这些国家向社会主义倾斜,从而将其纳入美国的盟友阵营。 严格来说,马歇尔计划的正式名称是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可以简略称为ERP。该计划之所以以国务卿乔治·马歇尔的 名字命名,是因为他在推动这一计划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歇尔计划的核心内容相对直接,就是向西欧诸国提供财政援助,特别是将资金集中在那些原本拥有较强工业基础的国家上。原因在于,唯有 先行恢复工业,其他相关产业才能实现同步繁荣;只有把重点放在工业的复兴上,才能推动西欧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从马歇尔计划中获得最大资金支持的国家是英国,其比例高达26%;紧随其后的是法国,占据18%;第三位是当时的西德,拿 到了11%的份额。整体来看,马歇尔计划确实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的四年时间里,美国大约向西欧提供了170亿美元的援助,如果将这笔金额换算成2023年的价值,相当于2314.2亿美 元。而1948年的美国,当 ...
硬刚背后的东南亚,会做何选择?
虎嗅APP· 2025-04-27 13:10
以下文章来源于肖小跑 ,作者肖小跑 肖小跑 . 金融世界不讲道理的时候,向文史哲求救,大概率"叮"的一下就扣上了。因为在这里,您才能再次看到"人":人的情绪,人的荒诞,人的大举 动小动作。这里有世界最本质的规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肖小跑 ,作者:肖小跑,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虽然一切还没完全落地封死,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让人喘不上气来的不确定性,和说不出具体在哪个位置的痛感。但这痛感落在每个人身上的分量是 不同的。"不惜一切代价"永远是有代价的。 目前我们听得到的声音,主要来自有时间、有精力、还有很大余地坐在桌前写文章、写小作文、发帖子、录播客的人。他们的痛感级别并不大,目前 内心热血澎湃,且看泱泱大国如何惩治恶霸。我也是其中一员,大家坐在舒适区里指点江山。 但那些没有发声的、发不出声的、没时间发声的人、企业和国家们,大概率痛感级别很大,六神无主。而他们才是大多数——包括外贸老板、凌晨三 点翻着汇率走势图的贸易人、已经搬去东南亚建厂的老板们、刚刚做了决定交了定金,但现在不知是否该继续"走出去"的老板们;还有大量刚刚有点 信心,现在又有点熄火的民营企业家们。 也包括那些夹在两个大国中间,但没有什么选择的小国家 ...
世界新秩序
半夏投资· 2025-04-11 02:26
去年年底,国内的情绪普遍对美国制度和经济乐观,对中国悲观时,我根据在北大经院校友会的发言,整理出一篇文章《从历史比较看当前的中国》: 先是分析了两个案例:一个是 80年早期日本,发展阶段和经济调整周期位置与当前中国类似;一个是50年代的美国,相对国力的水平和国人 对自己制度不自信也与当前中国类似。这两个案例都是资产价格的低点,之后都是大的上升周期。 然后提出需要用一套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中国的大国相对实力,参考达利欧的大国竞争模型,用8个领域的指标综合的合力来客观度 量后,发现中国的大国相对实力依然处在上升的通道中。 最后得出结论: 存在一种可能,看10年-20年,中国不仅能实现资产价格的重估,还能实现国际博弈格局中大国地位的再上台阶。 当时,这句话对不少人来说还只是天方夜谭。到现在,仅仅过去几个月时间,世界风云突变。中国的科技实力因为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开始被世界认 可。美国那边,科技创新一家独秀的境况不再。而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领域,特朗普作出了一大批缺乏大国责任的风范的,完全不专业的,轻浮善变 的举动,搅乱了世界,也加速了美国大国地位的滑落。 大国博弈的格局变化来得如此迅速, 东升西降的可能性开始被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