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

Search documents
气象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国计民生 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Jing Ji Ri Bao· 2025-10-11 22:11
在国新办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 示,"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 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 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气象关乎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陈振林介绍,"十四五"以来,在守护生命安全方 面,各地政府均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 系。"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 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 603亿元。 "我们围绕粮食保丰,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 划试点工作,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十四五'以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提示及时采取'一喷三 ...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Ren Min Ri Bao· 2025-10-11 22:05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织密气象观测网络,同时,积极发展高精度观 测手段,自主研发的北斗探空系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络。 "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能够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 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 更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比如,从大家熟悉的常规气象预报,我们可以获知,从临近分钟 到小时的'出门要不要拿伞',一周内'有没有暴雨、高温、寒潮天气',到'这个秋季来得早还是来得晚, 这个冬季是暖还是冷',甚至'明年气候年景到底如何'等。"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介绍,"十四五"时 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 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 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 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 ...
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
Yang Shi Wang· 2025-10-11 14:17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 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气象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等多 个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全面保障百姓生活,花粉过敏预报、高温预警等17类健 康气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十四五"时期,因 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 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 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 0:00/1:43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气象工作五年成绩单来了!
Xin Hua She· 2025-10-11 13:22
不断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预报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气象观测"共谋、共建、共享、共治",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 航……"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综合观测 "十四五"时期,我国共发射5颗风云气象] 在全球首次实现气象卫星区域 250米分辨率每分钟连续成像观测 风云卫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建成了由842部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监测网 监测范围覆盖90%以上人口聚集区 全国已建成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 "十四五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推动气象观测 "共谋、 共建、共享 大力推进气象数据 共享共用和价值释放 先后向全社会共享包括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在内 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产品 服务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 首次向全球发布和共享了长达176年的全球地面气候数据集 空间精细程度为10公里的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 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多个 支撑各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多达14万个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 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打 生活气象服务指数增至7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
Yang Shi Wang· 2025-10-11 11:55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 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 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气象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等多个行 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全面保障百姓生活,花粉过敏预报、高温预警等17类健康气 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十四五"时期,因气象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已圆满 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
中国气象局:广州、深圳率先实现低空飞行气象保障职能法定化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11 10:05
此外,加强立法对低空经济气象保障工作的支撑作用,广州、深圳率先实现低空飞行气象保障职能法定 化。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低空经济气象保障试点工作,比如,上海打造"陆家嘴一江 两岸"泛在感知气象观测网;成都和南昌率先建立了低空气象台和通航气象服务保障中心,为低空安全 飞行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粤港澳气象创新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用"体系,深度融入地方政府低空经济 发展。 王亚伟表示,充分挖掘气象数据价值,"精细气象数据护航低空经济发展"入选国家数据局公共数据开发 利用"跑起来"示范场景,应用场景覆盖应急救援、物流、文旅等10余个低空经济的场景和领域。 "未来,我们将制定出台发展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相关指导意见,构建标准规范,建设基础设 施,打造应用场景,完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气象的支撑保障作用。"王亚伟说。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10月11日,国新办召开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减灾服务司司长王亚伟在会上表示,气 象因素是威胁低空飞行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空风、能见度、雷电还有强对流天气等都将对低空飞 行安 ...
中国气象局部署假期后半段气象服务工作
Yang Shi Wang· 2025-10-06 05:32
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要求,做好假日期间值班值守。要始终坚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执行 值班带班,科学合理安排调度值班值守力量,有力满足各类极端天气和服务任务保障需要。要加强业务 系统的运行监控和备份,确保业务稳定运行。要加强科普宣传,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营造假期良好 氛围。受到风雨影响的基层气象部门要尽快恢复正常业务环境,确保业务不断。 中国气象局向在国庆中秋假期坚持值守的气象工作者致以节日祝福,勉励大家继续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 务工作。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0月6日,在全国天气会商后,中国气象局对国庆中秋假期后半段气 象服务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给粤西、海南、广西南部等地带来强烈风雨影响,中小河流洪水、 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北方地区将出现降温、降雨等天气过程,对出行、秋收影响明显。各级气象部门 要紧盯台风路径和发展态势,针对台风对假期返程影响及山洪地质灾害风险,一以贯之落实递进式气象 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做好全程预报服务。要加强面向黄淮、华北等地降雨预报预警和保障服 务,做好对假期返程和秋收影响等风险提示。要做好针对降温、雨雪、大雾等天气的交通气象 ...
近期最高气温33℃左右 注意防暑防晒
Su Zhou Ri Bao· 2025-10-05 00:21
随着冷空气活动的增强,假期后半段,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将迎来明显降温,华北大部最高气温将不 足15℃,秋凉加重;而南方炎热持续,江南中东部、华南北部等地高温天气不下线。另外,随着台 风"麦德姆"不断靠近,华南至云南等地将陆续进入台风雨核心影响时段,风雨明显。由于副热带高压西 伸加强,苏州未来3天气温有所上升,最高气温在33℃左右,热力不减。 苏州10月4日早晨南部地区有阵雨飘落,局部地区小时雨量较大。10月4日早晨的最低气温为 22.7℃,白天以云系变化为主,云厚地区仍有短时阵雨,截至下午4时,最高气温为28.5℃,湿度增大, 体感有些闷热。 苏州市气象台预计,10月4日夜里多云有时阴。10月5日多云。东风3~4级。10月5日早晨的最低气 温在25℃左右,白天最高气温在33℃左右,紫外线照射强度中等,注意防晒。预计10月6日仍以多云天 气为主,气温在26℃~34℃之间。苏州10月4日夜里到5日上午的空气质量为优,10月5日下午为良。 ...
耕云播雨八十载
Ren Min Ri Bao· 2025-09-30 22:02
浙江丽水云和梯田景观,当地研发相关气象产品,助力游 客"打卡"。 广东河源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观测员施放北斗导航智能 探空气球。 福建厦门"天语舟"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气象局提供 1945年,人民气象事业从陕西延安凤凰山下起步。80年来,气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布局科学、综 合立体的气象观测体系,气象服务成为覆盖面最广、社会普及度最高的公共服务之一,气象综合实力跃 居世界前列。 新时代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气象部门将保障生命安全、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重要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不断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护佑人民福祉安康、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版选取4个故事,以亲历者视角,讲述鲜活实践,反映气象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 ——编 者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气象台台长李希燕 "递进式气象服务筑起生命防线" 本报记者 李茂颖 预警信息发出后,贡山县防汛指挥部果断提升应急响应级别,各级政府预置救援力量,关停景区、封闭 道路,组织群众转移和巡查防守。独龙江乡立即升级应对措施,组织包乡包村干部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的 村 ...
从两个场景看气象的变与不变(记者手记)
Ren Min Ri Bao· 2025-09-30 22:02
人们熟知的气象服务是天气预报。1945年9月,我国气象事业在陕西延安创建。1956年6月,气象部门开 始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今天的天气预报,通过科技创新,准确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已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庄,气象部门都可以开展逐小时预报。近年来,在精准度不断提升的 基础上,气象部门探索发挥预报预警先导性作用,对气象灾害不断缩小"包围圈",精准聚焦受影响区域 并发出预警,形成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同时对重大天气过程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服务。精准的预 报、精细的服务,发挥出强大的防线作用,有力筑牢防灾减灾气象防线。 人们不太熟悉的是行业气象服务。这是一种面向行业提供的气象服务,比如农业、交通、能源、生态、 健康、金融等领域的气象服务。这一类服务根据行业需求,监测特定的气象要素,研发相关数值模式开 展预报,赋能行业发展。目前,气象服务的行业大类已拓展到70多个。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到农业、 冰雪、绿色经济,从保障能源等行业迎峰度夏过冬到保障自然景观"可预见"、花粉过敏"可预测",处处 都有气象服务的身影。气象服务正全方位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回望80年风雨历程,气象事业正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