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材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容百科技(688005.SH)】24Q4盈利能力提升,韩国工厂实现首次盈利——2024年年报点评(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2 13:10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revenue and net profit for 2024, indicating challenges in the market while showing some signs of recovery in Q4 [2][4]. Group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the company achieved an operating revenue of 15.088 b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33.41%, an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296 million, down 49.06% [2]. - For Q4 2024, the operating revenue was 3.764 b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7.81% and a quarter-on-quarter decrease of 15.14%. However, the net profit for Q4 was 180 million, marking a turnaround from losses, with a quarter-on-quarter increase of 69.17% [2][4]. - The gross profit margin for 2024 was 10.02%, an increase of 1.43 percentage points, while the net profit margin was 2.18%, a decrease of 0.59 percentage points [4]. Group 2: Market Position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 maintained a high growth rate in shipment volume, with a total shipment of 120,000 tons in 2024,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over 20%, and a global market share exceeding 12% [3]. -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of manganese iron lithium and sodium-ion batteries is entering a harvest period, with shipments of manganese iron lithium products growing over 100% year-on-year [6]. Group 3: Strategic Developments - The company invested approximately 175 million in strategic businesses, achieving a profit of 504 million in the ternary cathode business, with a net profit per ton of 420 yuan [5]. - The Korean factory achieved profitability for the first time, contributing to improved profitability and increased sales of high-nickel products [5]. - The company is set to start mass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of layered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and polycation cathode materials in early 2025, with significant orders already secured [6].
无人机需求升温,硅基负极获资本加注
高工锂电· 2025-03-27 12:23
摘要 多家硅基负极初创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硅基负极材料领域正迎来新一轮资本关注和应用场景拓展,尤其在无人机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其商 业化前景备受瞩目。 然而,在主流的动力电池市场,快充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规模铺开,正对硅基负极的规模化应用构成 挑战。 进入三月以来,已有三家硅基负极初创公司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凸显了资本市场对该技术 路线的持续看好。 获得A轮融资的华宜清创、完成B轮融资的北京壹金新能源,以及获得天使轮融资的合肥启宸新 能,代表了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阶段的企业。 其中, 由四川欧杨明高工作站孵化的华宜清创,主打其"一步法"制备硅碳负极工艺。 据介绍,该工艺不同于主流的CVD气相沉积法,通过微米硅与聚合物的短时高温放热反应,实现 硅的纳米化及碳包覆,突出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缓解硅碳负极 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匹配时的副反应 问题。 工程化方面,一步法工艺可将生产周期控制在7小时内、吨级能耗控制在1000kWh以下,远低于 CVD法的5000kWh以上,且规避了硅烷易爆的安全风险。 华宜清创宣称已能制备容量大于2000mAh/g的硅碳负极,3000吨产线已搭建完成,并于2024年 12月实现吨级批量出货。 ...
三年现金分红2.17亿,湘潭电化拟再融资4.87亿……
IPO日报· 2025-03-06 10:44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3月7日,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湘潭电化")发行可转债即将上会。 据悉,湘潭电化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规模不超过48700万元,其中48500万元投向年产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 目,2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IPO日报发现,湘潭电化可谓是资本市场的老熟客。2011年以来,湘潭电化多次进行增发募资,最近一次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还影响到了 本次的可转债发行。 此外,此次募投项目合理性还存疑…… 制图:佘诗婕 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资料显示,湘潭电化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公司的电池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正极 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高纯硫酸镍等,主要用于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生产领域。 根据公告,2022年末,公司锰酸锂产能已达到2万吨/年。随着年产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全建成投 产,2026年公司锰酸锂产能将达到5万吨/年。 然而,上述募投项目存在一定的产能消化风险,且该产品的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尖晶石型锰酸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2. ...
威金迈 王伯龙 :新能源电池壳专用材料--预镀镍
起点锂电· 2025-02-28 12:35
2月28日,以"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为主题的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在 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正式举办,现场超200+圆柱电芯及应用、300+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齐聚盛会,携手共探新发展,共创新机遇。 大圆柱电池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逐渐从引领行业到引领全球的趋势发展。在此背景下,对结构件和原材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我们主要是做结构件的基材,是预镀镍材料,主要是做电池壳。 我先讲讲预镀镍工艺,从炼钢开始,然后是热轧、酸轧、退火、镀镍等。钢铁行业在中国、在世界是很成熟的技术,这里的参数有好几百项, 在这几百项当中,预镀镍产品只把控本工序指标,我们感觉很不够,所以参考行业的原则,就是"一贯制",从炼钢炼铁开始就开始把控。最核 心的关键参数有32项,从炼钢的成分控制,到热轧的温度控制,以及退火和镀镍的核心参数。炼钢主要是夹杂物的控制,热轧主要是温度及性 能控制,酸轧主要是厚度均匀性控制,退火主要是综合性能及合金层控制,镀镍主要是镀层控制。 预镀镍的工艺,主要是脱脂清、电解、连续合金化化退火、连续立式镀镍、平整、分条和使用。电镀的清洗,20年前,它的清晰 ...
2030年全球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市场规模达178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1-30 08:54
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逐步提高,推动锂离子电池技 术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更新迭代升级。导电剂作为锂电池的组成材料,锂电池的更新迭代对 导电剂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纳米管是由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 角卷曲而成一维量子材料,作为新型导电剂,具有导电性强的优异功能,比传统导电剂(如炭 黑、导电石墨等)能更好地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够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循环 寿命。碳纳米管的长径比、碳纯度作为影响导电性的两个核心指标,直接决定了碳纳米管的产品 性能,碳纳米管管径越细,长度越长,导电性能越好。 碳纳米管根据石墨烯层数差异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单壁碳纳米管优势体现为: 5)弹性好、机械性能高: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更强的柔韧性,能够更好的弯曲、扭曲或扭结,其 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显著优于多壁碳纳米管。 6)导热性好:单壁碳纳米管的单位质量导热系数高于多壁碳纳米管,同时二者都能够承受 750°C以上的高温。 单壁碳纳米管大规模化量产目前还存在以下难点: ①产品性能难以精准调控:单壁碳纳米管的性能与其直径和手性密切相关。大部分样品是由多种 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