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监测
icon
Search documents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专家团到访先河环保
news flash· 2025-06-18 02:51
据先河环保消息,近日,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水问题、水电与生态研究所技术负责人Haqdod Mahmadsharif教授,研究所技术研究员、最高议会代表院议员Amirzoda Orif Hamid教授,研究所项目负 责人、国际项目专家SharipovSaid先生一行到访先河环保。双方围绕环境监测技术创新与大数据分析应 用展开深度对话,并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共识。(人民财讯) ...
应对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有挑战更有对策
生态环境领域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线索难以及时发现、违法证据难固定、 涉刑事案件责任难认定,是困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三大难题。 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手段多样且隐蔽,因此难以及时发现。有的通过堵塞采样口、稀释样品等方式干扰自 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使监测数据偏离实际情况;有的利用软件漏洞或黑客技术,直接入侵监测系统篡 改数据;有的在数据采集和传输环节,通过加装数据模拟装置,按照预设的虚假数据进行输出;有的虚 假标记监测数据,将超标排放时段标记为设备维护、校准等特殊时段,以规避超标处罚,并且人为编造 监测数据的运行记录和台账,使虚假数据看起来"合法化"。造假者往往选择在监管执法部门非工作时 间、节假日或夜间进行作案,增加了发现和查处问题的难度。 现场取证时,违法证据收集与固定难度大。造假现场通常位于企业内部,企业会以各种理由阻挠执法人 员进入,或者在执法人员到达之前对现场进行破坏和清理,导致关键证据丢失。其中,电子证据获取尤 为困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往往涉及大量电子证据,如监测设备的运行记录、数据传输日志、 操作软件的相关文件等。这些电子证据具有易删除、易篡改的特点,造假者如果采取加密 ...
变化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市场准入将迎来新规.....
仪器信息网· 2025-06-10 08:17
《通知及草案全文》如下: 导读: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与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联合修订并对外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修订草 案)》。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年,随着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大量增长,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量大幅增加,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部分机构为了生存低价恶意竞争。监测数 据弄虚作假等问题日益凸显,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由于环境监测中的采样、检测等过程难以复现,事中事后监管 难度较大: 亟需从准入条件上严格技术能力,强化技术防控措施应用 。 此外,2023年12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正式实施,《补充要求》应当与新评审准则新要求相衔接确保技术评审工作的一致性 和连贯性。现行《补充要求》已不能适应和满足行业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订。 根据公开信息,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与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联合修订并对外发布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 构评审补充要求(修订草案)》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 ...
超1.2亿共1032台/套,辽宁省发布多项生态环境监测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6-10 08:17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近 日 , 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多项"驻市分支机构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填平补齐项 目"政府采购意向,此项目共分为1 2个子项目,预算总金额超1 . 2亿元,涉及1 0 3 2台/套仪器设 备 ,预计采购时间均为6月。 导读: 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多项"驻市分支机构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填平补齐项目"政府采购意 向,预算总金额超1.2亿元,涉及1032台/套仪器设备。 注:本次 公开的采购意向是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政府采购工作的初步安排,具体 采购项目情况以该单位相关采购公告 和采购文件为准。 | | | | 驻市分支机构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填平补齐项目 | | | --- | --- | --- | --- | --- | | 项目号 | 预算(万元) | 设备种类 | 设备数量 | 采购详情 | | 项目(一) | 765.83 | 42 | 294 | 便携式离心机5台;测距仪9 | | | | | | 台;车载冰箱4台;地下水采样 | | | | | | 系统5台;多普勒流 ...
陕西案件分别入选全国法院检察院环保典型案例
Shan Xi Ri Bao· 2025-06-08 23:58
"环境监测数据是生态环境决策、管理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对打 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西安铁路运输法院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该案彰显了司法 机关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坚定决心,对其他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了强有力的 警示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水平。(记者 陶玉琼) 6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世界环境日当天发布 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其中,陕西铁检分院诉陕西某旅行社破坏生态 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是陕西唯一入选案例。 2024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交办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案件线索。陕西铁 检分院按照上级要求立案后,对某旅行社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活动信息、微信活动群聊天记录及照片等 电子证据进行固定,调取报名小程序缴费退费、参与者旅意险保单等数据5525条,对数据要素提取后逐 条分析梳理,查明其全年活动成行155次、参与人数3808人,收取报名费670632元,以及穿越中破坏秦 岭核心保护区高山植被、生火做饭等损害生态环境的事实。 6月5日,记者获悉: ...
1.08亿采购大单,部分要求国产,江西环监启动二期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06-06 06:03
导读: 江西启动多项生态环境监测设备采购项目,预算1.08亿元,鼓励采购国产仪器,涉及众多高端分析设备478台套。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式启动"监测能力建设(二期)项目"的公开招标工作。 此次招标项目预算总额达 1 . 0 8 亿元,计划采购 4 7 8 台(套)各类仪器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购清单中,有多台(套)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液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气质)等设 备明确要求采购国产产品 ,此举不仅彰显了对国产仪器设备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 0 2 0年揭牌成立,由省生态环境厅管理,整合省生态环境厅所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省生态 环境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等单位及相关职能,主要承担环境实时监测、环境调查评价、环境应急预警等职责,为生 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 项目名称 | | | 预算金额采购台套数 | | --- | --- | --- | --- | | "监测 ...
四十载劈波斩浪:以监测之力护航海洋强国梦——回望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发展40年
海上监测先锋队乘坐快艇开展海水监测。 四十载赓续初心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铁军展现忠诚担当 时间回溯到1985年。这一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在北海市海洋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广西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站,负责全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这是广西海洋站的前身,标志着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正式起步。 "40年来,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开荒拓土',强基础,建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能 力。"广西海洋站副总工程师何岩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深耕了37年,对广西海洋环境监测的故事如数家珍。 亿万年沧海桑田,形成北部湾的美丽与富饶;四十载栉风沐雨,展现广西海洋生态监测的使命与担当。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下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四十载锲而不舍坚 守,基础建设由"弱"到"强",人才队伍由"少"到"壮",忠诚守护着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域生态安全,支撑保障着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改善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广西已经初步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形成陆海统筹新格局 ...
有公司出具222份假报告被判刑,最高法:严惩环境监测造假
第一财经· 2025-06-05 05:43
这些报告涉及陕西省西安市、榆林市、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等五个地市44家委托单位,涵盖能 源、化工、钢铁、机电、汽修、医疗、餐饮及科研院所等多领域、多部门,涉及废气、废水、土壤、 饮食业油烟等多个监测项目,违法所得76万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对该公司和责任人员一并定罪判刑,判决某检测公司犯提供 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罚金20万元;石某涛等6人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 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并禁止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一审判决已生 效。 最高法在阐述上述案例典型意义时指出,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被告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并对实施数据造 假的相关人员采取行业禁入措施,对其他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强有力的警示作用。同 时,人民法院结合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经营乱象,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 议,助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025.06. 05 本文字数:124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然然 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及 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 ...
有公司出具222份假报告被判刑,最高法:严惩环境监测造假
Di Yi Cai Jing· 2025-06-05 05:31
最高法在阐述上述案例典型意义时指出,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被告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并对实施数据造假 的相关人员采取行业禁入措施,对其他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强有力的警示作用。同时,人 民法院结合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经营乱象,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助力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人民法院坚持依法严惩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据《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最高法 会同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 题专项整治工作,专题发布3个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各地法院联合生态环 境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近年来,人民法院扎实推进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 机构、组织2424个,其中30个高级人民法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及 201个中级人 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6700多人,审判辅助人员9400多人。 2024年底,全国已有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或民事、行政案件归口 审理。各地法院不断优化环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Yang Shi Wang· 2025-06-05 02:52
二是以高质量审判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民法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妥善化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企业发展等重 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如案例4,人民法院贯彻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在处理案涉合同纠纷中综合考虑企 业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投入、后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府院联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提出科学合理 解决方案,通过添加发酵菌剂编制牛用铺垫、肥力还田、与生物质燃料公司合作制作生物质颗粒等方 式,促推露天堆积的7000余吨牛粪再利用,一体做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 三是践行生态环境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人民法院坚持保护优 先、预防为主原则,围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加大审判力度,通过适用禁止令保全 措施等方式,预防、避免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发生和扩大,有力支撑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 格局。如案例5,人民法院运用预防性司法措施,对破坏新发现珍稀物种长兴水韭生存环境的行为适用 禁止令保全措施,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