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投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增信+投资”助力耐心资本 科创债精准滴灌硬科技
证券时报· 2025-11-25 03:49
在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指导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债券(下称"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下称"风险分担工具")的使用。11月24日,4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在北 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开展专场路演,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合计9.3亿元。记者了解到,这是今年第二批获 得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项目,标志着更多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在政策支持下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 债券市场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今年5月7日,央行、证监会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 创新领域投融资。截至11月21日,交易商协会累计支持276家企业发行科创债超5300亿元,涵盖230家科技型企 业和46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规模占同期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全部发行规模的比重首次超过10%,较科创 债推出之前提高5个百分点。 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科技板"发行长期限债券融资,央行会同证监会创设了风险分担工具,同时与地方政 府、市场化增信机构一起,采取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共同参与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还 ...
第二批来了!4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拟发科创债9.3亿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1-25 03:23
11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科创债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开展专场路演,并将于11月 26日至28日在银行间市场陆续发行。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交易商协会积极推动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使用,继6月18日首批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 构成功发行科创债之后,11月24日,第二批4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进行了发行路演。这4家民营股权投资 机构完成发行后,募集资金将继续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创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科创债期限能够和我们的需求相匹配。"王启文介绍,近年来该公司重点投资领域为硬科技、先进制造 及医疗健康三大行业。此次即将发行的科创债期限长达10年,能够匹配该公司管理的科创基金5至10年 的期限,为其带来了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 在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支持下,基石资本的科创债发行额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未来两年我们设立的 科创基金有了基本的资金保障。"王启文表示,此次发行其资金成本也有望大幅降低。 据介绍,此次参加路演的4家企业中,3家由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提供增信,1家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 份公司提供市场化增信;此外,风险分担工具还将积极参与全部4家企业科创债的投资,充分释放"政策 性+市场化"、" ...
护航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债券发行 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运用稳步拓展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11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科创债开展专场路演,与投资人充分交流后,即将于11月 26日至28日在银行间市场开启发行,进一步拓宽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资本来源,助力硬科技企业发 展。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风险分担工具,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 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发展壮大。 四家机构拟发债合计9.3亿元 其中,中科创星募集资金超1亿元用于果栗智造、沃飞长空等自主技术研发领域尖端企业;东方富海将 1.8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国家中小国家级基金,已投项目超50个,政策性支持工具已成功撬动上百亿社会 资金协同投入。 科创债发行的带动效应明显。中科创星总经理助理、财务部负责人郭一凤介绍,以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 资基金为例,科创债的发行显著加快了其设立和出资节奏,保障资本能迅速匹配到具体的科创企业。先 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签约26.17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对36家硬科技企业的投资。 多位民营股权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近期科创债完成发行后,募集资金将继续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各 类创新主体的科创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激发市场活力 自5月科技创新债券推出以来,市场活力 ...
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运用稳步拓展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11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科创债开展专场路演,与投资人充分交流后,即将于11月 26日至28日在银行间市场开启发行,进一步拓宽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资本来源,助力硬科技企业发 展。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风险分担工具,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 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发展壮大。 记者了解到,自6月五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完成13.5亿元科创债发行以来,截至目前已将近50%的募集 资金实际使用,撬动资金规模上百亿元,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有 效发挥了"以债促投"杠杆效应。 其中,中科创星募集资金超1亿元用于果栗智造、沃飞长空等自主技术研发领域尖端企业;东方富海将 1.8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国家中小国家级基金,已投项目超50个,政策性支持工具已成功撬动上百亿社会 资金协同投入。 科创债发行的带动效应明显。中科创星总经理助理、财务部负责人郭一凤介绍,以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 资基金为例,科创债的发行显著加快了其设立和出资节奏,保障资本能迅速匹配到具体的科创企业。先 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签约26.17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对36家硬科技 ...
“增信+投资”助力耐心资本 科创债精准滴灌硬科技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24 19:03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市场创新部负责人杜海均进一步指出,风险分担工具还将积极参与全部4家企业科创债 的投资,充分释放"政策性+市场化""增信+投资"协同发力的驱动效应。 "这批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拓宽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的长期资本来源,助力硬科技企业发展。"杜海均表示,交易 商协会将深化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持续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科创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取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渠道,使得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在风险分担工具支持 下,我们的发债规模、债券评级和资金成本全部都得到改善。"基石资本执行总裁兼合伙人王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表示。 风险分担工具不仅确保了债券发行的安全性,也将支持发债期限进一步拉长。盛景嘉成总裁、联合创始人刘昊飞 对记者说,发债周期的拉长是本次发行的重要突破点。早期股权投资周期都较长,通常5年起步,常规情况可能需 要8到10年。政府引导基金往往是10年乃至更长期限。因此,发债期限与早期投资周期一定要匹配。 6月18日,首批运用风险分担工具的项目正式落地,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成功发行科创债13.5亿元。自5家机构完 成发行以来,截至目前,已有将近 ...
财经深一度丨增信“百宝箱”护航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Xin Hua Wang· 2025-11-24 15:36
"这只债券发行5个月以来,显著提升了企业出资实力,加快了旗下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 出资节奏。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完成对36家硬科技企业的投资。"中科创星总经理助理、财务部负责人 郭一凤说,"首期我们成功发行了4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有望撬动数倍的投资额。后续公司还将继续发行 科技创新债券,让金融活水浇灌更多科创高地。" 11月24日下午,一场路演交流活动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4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依次亮相,拟发 行科技创新债券合计9.3亿元。这是第二批获得"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项目,标志着更多 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在政策支持下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 随着债券市场与企业需求的适配性提高,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迎来热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 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11月21日,交易商协会已支持55家民营企业发行1074亿元科技创新债 券。"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机制,提高注册发行效率,持续提升金融支持 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记者任军) 基石资本此次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4亿元,发行期限10年,债项评级达AAA级。"股权投资风险较高, 以前民营股权投资发债需要通过市场化的 ...
市北高新等成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人民财讯11月2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保投信思创(嘉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成立,经营范围包含:股权投资。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市北高新(600604)等共同持股。 ...
“上证鹰·金融资奖”,评选启动!
2025"上证鹰·金融资奖"评选正式启动! 评选注意事项 1、各类股权投资机构报送提供相关信息,将视作授权上海证券报社使用报送信息参评。股权投资机构 应承诺填报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 完整性负责。 2、上海证券报社承诺自参评机构处接收的信息仅用于2025"上证鹰·金融资奖"的奖项评选,不将具体信 息对外进行公开披露或转发。 3、参评机构在数据填报和参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致电021-38967678。 2025"上证鹰·金融资奖",共设有"卓越投资机构奖""卓越投资家奖""精锐投资机构奖""精锐投资家 奖""卓越机构LP奖""卓越政府引导基金奖""最佳并购退出奖""最佳耐心资本奖"八大奖项。 评选流程 2、网络投票。后期,上海证券报将开设网络投票专区,您可对参评机构进行投票,投出股权投资界的 人气王。网络投票结果将纳入评审考核。 3、复核审评。本次评选由定量考核(40%权重)、定性评估(40%权重)、网络投票(20%权重)三部 分组成。上海证券报将根据评价指引对参评机构的募资、投资、管理、退出等数据进行定量及定性综合 考评打分,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202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年会“股权投资机构TOP10”揭晓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11-21 09:55
政策层面也有明显利好。目前,"创投17条"发布一年有余,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支持创业投资、股权投 资的措施,并探索国资容错机制。 今年以来,股权融资市场显著回暖。数据显示,前9月,A股IPO合计受理数量达190家,同比增长超 440%;同期,共有78家企业在A股上市,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 11月21日,202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年会(CFV)在上海举行,会上揭晓了2025第一财经金融价值年 会"股权投资机构TOP10"名单。 受此带动,股权投资市场持续回暖。清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企IPO共102家,背后涉及 562家机构,收获被投企业IPO的机构数量同比增加27.4%。首发融资额方面,同期,VC/PE支持的IPO 中企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987.46亿元,同比上升83.4%。其中,前三季度首发融资额最高的VC/PE支 持IPO是上交所主板企业华电新能(募资额158.01亿元)。 硬科技领域也继续获得政策支持。年中,在科创板六周年之际,科创板"1+6"改革措施推出,包括设置 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等,相关配套业务规则 随之落地。 但另一方面,股 ...
蔡昉、王一鸣、孙学工最新发声!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1-13 14:17
Group 1: AI Investment Trends - The current AI investment boom is seen as unstoppable,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leads to revolutionary advancements or bubbles [2] - AI is viewed as a solution to major challeng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aging population, and is crucial for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2] - China's advantages in AI development include a vast market and diverse application scenarios, which should align with domestic demand [2] Group 2: Financial Support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 There are three main shortcomings in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ufficient origi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reliance on foreign core technologies, and a lack of leading talent [3] - A shift from debt-based to equity-based financial support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recommended to enhance the capital market's role [3][4] - Encouragement of venture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normalization of IPOs and refinancing are essential for stable expectations in the investment market [4] Group 3: Economic Growth Projections - China's GDP growth fo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the year was 5.2%, ranking among the top globally, with a projected annual growth target of around 5% [5] - The goal for 2026 is to maintain a GDP growth rate of approximately 5%, aligning with the "14th Five-Year Plan" [6]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increasing the budget deficit rate to 4.5% and implementing more proactive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to support economic stabilit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