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edicine

Search documents
部省政策“组合拳”激活新型工业化华东样板
Xin Hua Wang· 2025-05-27 07:12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various policies in the East China region to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igh-tech development [1][20]. Group 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ecome the "intelligent core"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 China, with Shanghai having 60 generative AI service models registered, ranking second nationally [6][20]. - The AI industry in Shanghai is projected to exceed 450 billion yuan by 2024, establishing it as a significa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6]. - Jiangsu province has over 400 specialized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in the AI sector, leading the nation in computing power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models [6]. Group 2: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Growth Metrics - In 2024, Shanghai's industrial added value is expected to grow by 2.2% to reach 1.09 trillion yuan, with industrial investment surpassing 200 billion yuan, marking a historical high [11]. -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Shanghai account for 43.6% of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with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igh-end equipment industries growing by 7.1% and 5.1%, respectively [11][12]. - Jiangsu's industrial added value increased by 8.1% in the first four months of 2024, indicating robust industrial vitality driven by AI [7]. Group 3: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and Innovation - The 178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have become core drivers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tributing 19.3 trillion yuan to GDP in 2024, with a nominal growth of 7.6% [15]. - High-tech industries within these zones account for 24.1%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added value, showcasing their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y [15]. - Suzhou Industrial Park, recognized as the "fourth pole" of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achieved a 10.3% increase in industrial added value in 2024, with high-tech industries making up 74% of its output [16]. Group 4: Policy Synergy and Collaborative Framework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ree main collaborative logics in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practices of East China: policy synergy,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and open empowerment [20].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top-level design aligns with local policies, such as Shanghai's implementation plan supported by 24 incremental policies [20]. -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is crucial, with 70% of national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enters located in high-tech zones [20].
超50项前沿成果亮相!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收官
Sou Hu Cai Jing· 2025-05-23 14:17
自2020年启动以来,"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本届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 相。其中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各赛道前沿成果通过沉浸式路演,直观展现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突 破性进展。 5月23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在深圳科学技术馆 落幕。本场年度盛会以"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汇聚了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见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的阶段性成果,推动"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 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委员、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将和深圳市科协继续加强合作,深耕创投大会, 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体系优势,汇聚更多组织力量和创新资源,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活动现场,宝安区、龙华区 ...
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优先纳入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
news flash· 2025-05-23 09:47
商务部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国家 级经开区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优先纳入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清 单。地方人民政府加大对国家级经开区外资标志性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尽快落地建设。鼓励包括外资 基金在内的各类资金投向国家级经开区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孵化中小企业。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落实好境 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
【新华解读】首批210亿!银行间科创债“开板”亮眼 发行与投资应树立长期理念
Xin Hua Cai Jing· 2025-05-09 13:21
银行间科创债融资需求旺盛首批发行注册规模达210亿元 近年来,银行间市场服务科创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为科创票据,引导大量资金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2025年1月1日至4月21日,在银行间 市场发行的科创票据共计173只,规模为1610.10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5月9日电(王菁)随着债市"科技板"正式出炉,银行间市场积极响应、创新推出科技创新债券,通过丰富支持主体范围、拓宽募集资金用途、 优化注册发行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存续期管理、完善配套机制等多种举措,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间科创债目前致力于鼓励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为高新技术创新引来"源头活水";同时,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股 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培育"耐心资本"。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将助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 随着科创行业的日益壮大、中长期资金需求的逐渐增长,更精准、更期限适配的债务融资需求被业内关注,由此债市"科技板"应运而生。日前,中国人民银 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 ...
外资LP正视“东升西落”
3 6 Ke· 2025-05-07 01:38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东升西落"不再仅是中国内部的战略共识,而是逐渐成为全球资本市 场的现实写照。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不仅未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美国经 济政策的不信任。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和美股高估值的持续,使得美元资产的信用风险日益凸 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以其稳健的经济增长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全球资本寻求避风港的新 选择。外资LP们开始悄然布局中国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投资机会。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全球资本 对中国市场的重新评估,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外资重新"认识"中国 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全球,尤其是中国,发起的关税战引发了广泛的国际抵制。曾被视为"避风港"的美 元资产,如今正面临信任危机。美债收益率飙升、美股高估值泡沫、以及对华关税战的持续升级,使得 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美国资产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以其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科技创新能力,逐 渐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 美国国债市场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标的。然而,美国联邦债务总额激增至36.2万亿美元,其中 约9.2万亿美元将在2025年到期,占GDP的近31% 。这一庞 ...
背靠祖国,港澳科创“振翅起飞”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1:58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大湾区科技创新建 设按下"加速键",香港、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珠联璧合,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汇聚全球创新 资源,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成绩单"。 港澳科创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 创新科技中心,多项中央惠港惠澳科技政策相继落地,为香港、澳门的科创发展提供坚实依托和强大底 气。从中央财政科研经费过境支持港澳科技发展,到多个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向港澳地区开放;从港澳 载荷专家首次入选国家预备航天员,到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获得研究嫦娥月壤的宝贵机会……在发 展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央一直是港澳最强大的后盾和支撑。而这也为港澳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发展新 空间、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香港数码港,浓厚的创新气息扑面而来。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新兴产业初创公司不断 涌现、快速成长,尽显香港科创发展的澎湃活力。 澳门科创,同样好风正起。在中药质量研究、太空科学、健康科学等领域,澳门发展势头正好,高水平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创"成为澳门的崭新名片。 面对科技创新带来的 ...
上海宣布1000亿基金
投资界· 2025-03-26 00:51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周佳丽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由两个500亿基金组成。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上海继续放大招。 3月2 5日,2 0 2 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拉开帷幕。投资界-解码LP从现场获悉,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正式启 动,上海将通过这两只" 50 0亿"基金,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形成3 0 0 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 集聚3—5家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并购基金管理人; 用好1 0 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 0 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 并购基金; 其中,上海将发展并购基金列入今年重点任务,新组建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到5 0 0亿元以上。想起去年底,上海刚刚发布《上 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 0 2 5—2 0 2 7年)》,直到这一次组建总规模5 0 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进一步吹响并购号 角。 目之所及,上海推动重大产业战略升级的决心不言而喻。 上海正式发布两大基金矩阵 总规模超1000亿 揭开面纱。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 0 ...
证监会主席答记者问: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梧桐树下V· 2025-03-07 01:59
文/梧桐小编 3月6日下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吴清指出: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支持科技创新,近年来我们以 科创板、创业板等系列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 比均超过9成,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4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质效明显提升。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聚焦科技创新活跃、体现新质生 产力方向的领域, 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制度,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 市。 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从全球经验看,很多引领性科技企业的崛起,离不开长期耐心的资本投入。只有耐得住"十年磨一剑"的寂寞,才能迎来"一 鸣惊人"的辉煌。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6日(星期四)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 ...
上海国投发布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上海大模型基金,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IPO早知道· 2024-12-31 02:26
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助力上海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苏打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2024年12月30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首批遴选生态合作伙伴签约暨第二 批遴选申报发布仪式在上海举行。 现场, 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共同发布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与徐汇区共同发布上海大模型基金, 旨在发掘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科技创新项目,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助力上海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 地 。 仪式上,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管理公司与首批12家生态合作基金正式签约,共认缴出资67亿,基金 总规模250亿,放大倍数3.73倍。市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遴选申报, 彰显了上海市各相关部门在促进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和创新升级方面的紧密协同和鼎力支持。 部分"上海国投"系基金管理人围绕三大先导产业生态圈建设,分别与相关生态合作伙伴签约,进一 步巩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关系。生态合作基金代表包括启明创投、中科创星、礼来亚洲等。 为贯彻落实11月27日上海市与部分中央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精神,上海国投公司与新华保险、国 开行上海分行、国寿资产、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