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ware Development

Search documents
市场首例!金智教育两次过会却两次撤单,不想上市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10:35
Core Viewpoint -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has terminated the IPO review of Jiangsu Jinzhi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 Ltd. due to the company's withdrawal of its application along with its sponsor, Guotai Junan Securities [2][3] Group 1: IPO Application History - Jiangsu Jinzhi Education has attempted to go public twice, successfully passing the review both times but ultimately failing to register, making it the first company in the market to have two successful reviews without successful registration [3][5] - The first attempt was for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where the company submitted its application on September 24, 2020, and received approval on February 5, 2021, but withdrew the application on January 7, 2022, due to issues related to its Sci-Tech attributes [4][5] - The second attempt was for the ChiNext board, where the company submitted its application on June 30, 2022, received approval on July 13, 2023, and subsequently withdrew its registration on June 13, 2025 [5] Group 2: Financial Information - The company aimed to raise 6.97 billion yuan during its first IPO attempt but reduced the target to 5.77 billion yuan for the ChiNext application, primarily decreasing the investment in the "Product R&D and Technology Upgrade Fund" from 3 billion yuan to 1.8 billion yuan [5] - Revenue figures for the years 2020 to 2022 were 475 million yuan, 492 million yuan, and 455 m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while net profits were 71.58 million yuan, 80.32 million yuan, and 78.26 million yuan [7] - As of December 31, 2022, the total assets of the company were 751 million yuan, with a net profit of 77.55 million yuan and a debt-to-asset ratio of 24.87% [8] Group 3: Business Operations - Jiangsu Jinzhi Education specializes in provi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fer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SaaS service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and system integration [6]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the "Today Campus" app, a mobile service platform for college faculty and students, which has faced regulatory scrutiny regar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usage [9][11]
因“过于痴迷”AI,50+岁程序员被公司开除:全靠Copilot写代码,还恐吓新人将被AI取代
3 6 Ke· 2025-06-16 12:23
【CSDN 编者按】在AI席卷开发领域的今天,从"拥抱 AI"到"被 AI 吞噬"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我们 不再讨论"要不要用 AI",而是在重新审视"怎么用 AI"。本文讲述了一位资深工程师因过度依赖 AI 最终 被公司解雇的真实案例。这引发了开发者们的讨论:当你花更多时间在"教 AI 写代码"而不是"自己写代 码"时,是否也正在亲手削弱自己的职业价值? 在 AI 浪潮汹涌的当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因为过于沉迷 AI,结果被公司开除了? 我们公司是一家正处于扩张阶段的创业公司,主营产品虽然不具备什么"革命性技术",但确实解决了客 户的核心问题,因此在行业中具备一席之地。 对我们来说,稳定、高效地推进开发任务尤为关键。 但公司里有位同事,他却一直像个"追风少年",总是被各种新技术吸引。他经常提出一些我们根本不需 要的"解决方案",要用全新的工具、框架去应对并不存在的问题。 这本来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更何况他还是一位有 30 年经验的老程序员——年过五旬,按理说应该更 成熟稳重才对。客观来说,他写代码的水平还不错,系统设计也有一手,过去我们都挺信赖他。 但现在,他已经"走火入魔"了。 PR 全靠 Cop ...
深度|GitHub CEO :真正的变革不是程序员被AI取代,而是写代码的起点、过程与目的正在被AI重构
Z Finance· 2025-06-15 02:05
图片来源: Matthew Berman 当 Thomas Dohmke 第一次看到 GPT-3 生成 Python 代码时,他的反应是: " 这不可能奏效。 " 作为 GitHub 现任 CEO 、前 Copilot 项目负责人,他曾是代码世界里最冷静的现实主义者。但在 2020 年那个夏天, Codex 完成了一个排序算法 —— 没有编译器支持,却语法完美,那一刻,他意识到软件开发的未来已 经到来。 本次访谈中, AI 产品专家 Matthew Berman 与 Thomas 展开了一场极具穿透力的对话,回顾了从最早的 代码自动补全、到今天多模型 Agent 协作的全过程。他们探讨了一个关键问题: 当 AI 不再只是建议代 码,而是开始主动设计、修改和验证系统时,软件开发者的角色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还首次透露: GitHub Copilot 将正式开源,这是继 VS Code 之后又一次对开发者生态的深度承诺。他 坚信,未来的代码是由人类的创意、 AI 的算力和 Agent 的系统能力共建的。 "AI 不会消灭开发者,只 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 Thomas 的经历横跨编译器开发、开源运动、 A ...
因“过于痴迷”AI,50+岁程序员被公司开除:全靠Copilot写代码,还恐吓新人将被AI取代
猿大侠· 2025-06-14 03:09
【CSDN 编者按】在AI席卷开发领域的今天,从"拥抱 AI"到"被 AI 吞噬"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我们不 再讨论"要不要用 AI",而是在重新审视"怎么用 AI"。本文讲述了一位资深工程师因过度依赖 AI 最终被公 司解雇的真实案例。这引发了开发者们的讨论:当你花更多时间在"教 AI 写代码"而不是"自己写代 码"时,是否也正在亲手削弱自己的职业价值? 原文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ExperiencedDevs/comments/1l8rd86/anyone_have_a_colleague_thats_been_fired_for/ 作者 | Mindless_Tangerine32 翻译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 AI 浪潮汹涌的当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 因为过于沉迷 AI,结果被公司开除了? 我们公司是一家正处于扩张阶段的创业公司, 主营产品虽然不具备什么"革命性技术", 但确实解决了客 户的核心问题, 因此在 行业中具备一席之地。 对我们来说 ,稳定、高效地推进开发任务尤为关键。 但 公司里 有位同事, 他 却一直像个" ...
CSDN 创始人蒋涛:“码盲”消失,新程序员崛起
AI科技大本营· 2025-06-13 07:51
责编 | 王启隆 出品 | AI 科技大本营 (ID:rgznai100) 蒋涛看到的,是在这股浪潮之下,压在我们头顶沉甸甸的"三座大山": 这不仅是中国的困境,也是所有非英语世界、所有不愿将自身数据和命运完全交由他人的国家、企业 和个人的共同困境。 为了破局,只能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栈。这对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影响,而 蒋涛也对此做出了 一个激进 却清醒的预 言: 「 "码盲"会逐渐消失,新程序员将随后崛起。 」 当写一个 App 像写一篇文章那样简单,当一个大厂产品经理能独立开发出冲上 App Store 付费榜的 应用,当过去"传话游戏"般的开发流程被彻底颠覆……一个属于全民创造的时代,才真正露出了它的 第一缕晨光。 以下为 CSDN 创始人蒋涛的演讲实录,他将为我们揭示,如何在这场巨变中,翻越山丘,找到自己 的位置。 以 CUDA 为代表的"算力霸权"; 以封闭模型为代表的"模型霸权"; 以英文语料为代表的"数据霸权"。 一个时代正在更迭,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 "ChatGPT 用史上最短时间达到了八亿用户,一枝独秀。 但 DeepSeek 登顶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带 来了全球性的平权化。 " COPU 副主 ...
速递|AI辅助编程Linear,80人团队挑战Atlassian完成8200万美元C轮融资
Z Potentials· 2025-06-13 03:17
图片来源: Linear 企业软件开发商 Linear 本周宣布完成 8200 万美元 C 轮融资,本轮由 Accel 领投。该公司产品与 Atlassian 旗下多款产品存在竞争关系。 据 Crunchbase 数据显⽰,本轮参投⽅还包括 01A、红杉资本、Seven Seven Six 和 Designer Fund, Linear 估值达 12.5 亿美元,融资总额累计 1.34 亿美元。 总部位于旧⾦⼭的 Linear 专注于开发帮助开发者分类软件缺陷与功能需求、管理产品开发流程,以 及利⽤ AI 辅助编程的⼯具。 ⽬前 Linear 团队约有 80 名成员,其中多数采⽤远程⼯作模式。 这家初创公司声称拥有超过 1.5 万家企业客⼾,包括 OpenAI、Scale AI 和 Perplexity,并透露去年 利润增⻓达 280%。 我们正在招募新一期的实习生 Linear ⾸席执⾏官 Karri Saarinen表⽰,新⼀轮融资将⽤于扩展公司产品组合并吸引更多⼤型企业客 ⼾。 -----------END----------- 我们正在寻找有创造力的00后创业者 关于 Z Potentials 参考资 ...
Builder.ai 破产背后:700 名工程师伪造 AI 是假,重复造轮子及财务造假是真
Founder Park· 2025-06-12 18:10
上个月,印度 AI 独角兽 Builder.ai 破产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因是「用 700 名工程师假装 AI」。 本周,科技专栏《The Pragmatic Engineer》在跟 Builder.ai 的几位员工沟通之后,发表了一篇辟谣的文章。 大概事实如下: 听起来,这个故事从创业的角度来看,似乎更合理一些些。我们对文章进行了简单编译处理。 原文:https://newsletter.pragmaticengineer.com/p/the-pulse-137 进群后,你有机会得到: 01 B uilder.ai 并未 「用 700 名工程师伪造 AI 」 过去一周,媒体与社交网络广泛传播着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Builder.ai 破产的背后,是公司雇佣了 700 名印度工程师「假扮」AI。 经过与多位 Builder.ai 前工程师交流,我可以确认:这一说法并不属实。 但我们不妨做个思想实验,假如真要让 700 名工程师假扮 AI,2024 年能否实现?类似的骗局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设计挑战:如何让 700 名开发者假扮 AI ? 超 4000 人的「AI 产品市集」社群!不错过每一款有价值的 ...
Z Product|Lovable背后关键产品,YC校友Supabase再融两亿美元,Vibe Coding的全栈开发工具
Z Potentials· 2025-06-12 04:24
图片来源: Supabase Z Highlights 01 Vibe Coding 大火背后: Supabase 兼顾效率与安全,便捷实现全栈开发 繁琐的后端配置往往并不是产品创新的核心,但却耗费开发者众多精力,这一 " 技术门槛 " 也让很多人对开发与编程这件事望而却步。随着 AI 的发展,它 有可能降低创作过程中让开发者体验感大打折扣的 " 间接成本 " 吗? Vibe Coding 这一热词最先由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 Andrej Karpathy 提出,指代近年兴起的 AI 编程新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以自然语言驱动编码,由 AI 生 成原始代码。换言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们不再受制于编程语言的限制,反而将重点转移到产品创新以及用户体验等 " 氛围 "(vibe) 之上, AI 实时将 其转换为可执行代码。 在传统编程领域中,后端搭建过程中的 API 开发、数据库管理、服务器配置等问题通常是一项既复杂又耗时的任务。为加快开发进程, Google 推出 Baas (后端即服务)产品 Firebase ,帮助开发者快速解决后端搭建过程中的 API 开发、数据库管理、服务器配置等问题。 Supaba ...
TypeScript“杀疯了”!60% 到 70%YC 创企用它构建 AI Agent,超越 Python 有戏了?
AI前线· 2025-06-10 10:05
作者 | 冬梅 近日, Mastra AI 创始人 Sam Bhagwat 在 X 上发布了一条推文,称其中提到大约 60~70% 的 YC X25 Agent 公司正在使用 TypeScript 构建他们的 AI Agent。 这个数据让人很惊讶,因为像 LangChain 这样的早期框架最初都是 Python 优先的。那么,为什么 现在要转向 TypeScript 来构建 AI Agent? 外界猜测,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许多早期项目专注于整合工具和 API,这吸引了大量已加入 TypeScript 生态系统的前端 / 全栈开发人员。此外,原因还包括: 的确,TypeScript 最近几年的受欢迎程度日渐上升。 去年年底,JetBrains 在《2024 年开发者生态系统状况报告》中引入的 "编程语言前景指数(是一个 用于评估编程语言未来潜力的综合指标)"显示,微软的 TypeScript 编程语言前景指数位居榜首。 在快速迭代复杂逻辑、链接工具或调用 LLM 时,TypeScript 的静态类型和 IDE 集成可极大地提 高生产力。 此外,正如 Sam 指出的那样,全栈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TypeSc ...
速递|"氛围编程"热浪:瑞典Lovable以15亿估值融资,13万付费用户推动ARR6100万
Z Potentials· 2025-06-10 03:38
成立于 2023 年的 Lovable ,其技术帮助毫无编程知识的人构建应用程序和网站。它是日益增多的所 谓 " 氛围编程 " 服务商之一,已引起投资者和客户的浓厚兴趣。 开发热门 AI 编程助手 Cursor 的 Anysphere 近期融资 9 亿美元。 而据彭博新闻社报道, OpenAI 正 洽谈以约 30 亿美元收购 Anysphere 的竞争对手 Windsurf 。 Lovabl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安东·奥西卡表示,其初创公司正获得投资者 " 前所未有的关注 " , " 我 们目前资金充裕,并不急需现金, " 他在采访中表示, " 当前市场环境对我们非常有利。 " 这家 28 人规模的初创企业营收增长迅猛。奥西卡五月在 LinkedIn 上发文称, Lovable 首款产品推出 约六个月后,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突破 5000 万美元。他在采访中透露,目前公司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达 6100 万美元。 与 Anysphere 瞄准软件工程师不同, Lovable 更侧重于服务普通用户。 奥西卡表示,约三分之二的 Lovable 用户 " 几乎没有 " 编程经验。 该公司称已拥有 13 万付费客户,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