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保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织密农业减灾防灾“金融安全网”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9 04:53
"我们这边的苹果普遍在3月中下旬开花,到10月份收获采摘,中间要经历6到7个月的时间。在此过程 中,各种自然灾害和异常天气都可能影响苹果最终的产量和品质。造成风险概率最大的是冰雹,会影响 任一生长关键点;花期遭遇霜冻可能干扰疏花定果;如果膨大期遇上旱情,苹果品质也会受到较大影 响。"在采访某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时,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之后的 实地调研中记者发现,不同苹果种植主体应对自然灾害可能造成风险损失的理念和举措有所不同。在地 方财政的补贴支持下,遭遇灾害相对频繁、通过农险赔付重获生产经营能力的农业主体,多数已培养起 投保政策性种植险的意识;前期投入较大的规模化种植主体更倾向于在信贷资金支持下搭建防雹网,以 物理方式降低冰雹灾害影响;当地中小银行机构也会在灾害发生后阶段性推出增信和续贷服务,支持更 多农户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拼好农业应灾资源"拼图" 随着金融助力农业减灾防灾的举措越来越丰富,如果只是"加大力度",那么相应的投入产出效率只会走 低。如何配置好金融体系和非金融领域的农业应灾资源,是下一步要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在近几年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基于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及极端 ...
苏州112.8万亩小麦上保险
Su Zhou Ri Bao· 2025-06-16 21:47
苏州市财政局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探索更多"保险+"创新产品,构建 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为苏州市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保险力量。 此外,创新抗旱资金使用,苏州统筹应急资金1530万元,实施叶面肥喷施217.1万亩次、人工增雨6 次,抗旱补水6.34万亩,各承保机构投入防灾减损资金52.23万元,凝聚起"政保协同"的抗旱合力,推动 我市小麦试验田单产逆势提升,张家港市攻关田更创下685.51公斤/亩的江南麦区新纪录。 苏州还致力打造智慧农险平台,创新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实现 风险管控精准化、理赔服务高效化。比如,运用卫星遥感对小麦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灾害识别准确率 达92%,较传统人工查勘效率提升4倍;创新"无人机+AI"定损模式,在9.73万亩受灾区域应用无人机航 拍,定损精度达95%;构建智慧预警网络,通过微信服务号、短信平台向2.3万农户实时推送气象预警 及减灾减损建议,为农户争取黄金抗灾窗口期。 夏粮生产是保障全年粮食安全的"第一仗",农业保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苏州市财政局消 息,今年苏州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达112.8万亩, ...
从农田到云端:人保财险全链护航新质生产力四川样本|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2 10:56
20 23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 念,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基于改革开放积累 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我国生产力实现新跃迁的重 要体 现。服务 好新质 生 产 力的 发 展, 是金 融支 持高 质量 发展 的关 键 着力 点,也是实现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面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 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该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四川以国家战略 为导向,聚焦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通过产品创 新、科技赋能,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的风险保障体系,为四川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护航"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飞行活动包括警用航空、海关航空、通用航航空以及部分的军用航空。低空飞行器类别主要包括: eVTOL ( 300-1000 米)、工业级无人机和部分载人飞行器( 120-300 米)和消费级无人机及部分工业级无人机( <300 米)。低空航空器与物联网、数字智能化 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带动民用航空 ...
河南: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
news flash· 2025-05-20 00:38
河南: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 智通财经5月2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 施意见》。其中提到,落实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全链条监测分析预警,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 制机制改革,统筹做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工作。继续推动省级化肥政府储备,完善农资保供 稳价应对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落实粮 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实施产粮大 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落实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政 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