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气管道
icon
Search documents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贯通投产
Ke Ji Ri Bao· 2025-07-04 00:24
本次投产的甘宁段管道长1162公里,起自红柳压气站,止于中卫联络站,与西部原油管道、西部成品油 管道、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4条油气管道长距离并行敷设,交叉穿越点密集。管道沿线地质条 件复杂,地貌以戈壁荒漠为主,自然环境恶劣。近70公里管道横贯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寒 暑温差可达80摄氏度,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0多倍,生态异常脆弱,给工程建设与投产带来多重考 验。 面对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条件,国家管网集团开展技术创新、施工创新、管理创新。据悉,项目全面推 广和应用管道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在沿线7处地震断裂带采用管径1219毫米、X80高钢级的大应变钢 管,有效提高大输量长输管道在复杂地区应对地震变形的能力。项目大规模推广应用18米等规格加长 管,与使用常规钢管相比,合计焊口减少6000道,焊口降幅达28.5%。项目全面推行全自动化焊接、全 数字化检测、全机械化防腐,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较传统手工焊接效率提升3倍,焊缝成型精 度、管道测径数据精度、施工质量效率均有效提升。 记者7月1日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十四五"石油 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
以科技之力 守护荒漠中的能源“动脉”
Xin Hua Wang· 2025-07-01 09:12
Core Viewpoint - The National Pipeline Group is leveraging advanc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operations,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West-to-East Gas Pipeline Phase IV i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1][10]. Group 1: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 The National Pipeline Group showcases various high-tech equipment at the media open day, emphasizing its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oil and gas pipelines [1]. - The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an intelligent patrol system and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smart pipelines, which includes risk perception, data analysis, and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capabilities [7][9]. - The use of four-legged and humanoid robots in emergency response enhance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llowing for rapid transport of materials and precise tasks in hazardous environments [5]. Group 2: Project Details - The newly launched Gansu-Ningxia section of the West-to-East Gas Pipeline measures 1,162 kilometers and traverses complex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1]. - The Gansu company manages a total of 52 oil and gas pipelines with a combined length of 11,841 kilometer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ing to energy supply in the region [9]. Group 3: Operational Impact - The compan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energy supply networks, directly impa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opulation by providing essential energy resources [10]. - The Gansu company is actively pursu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omestic upgrade of key equipment, which enhance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safety [9].
国家管网集团多点发力提升质效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据了解,驻国家管网集团纪检监察组已连续四年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及上一轮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针 对评查中发现的线索处置、措施使用、定性量纪、处分执行等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对下指 导,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提级审查审理。 除年度评查外,驻国家管网集团纪检监察组还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案件集中统一管理,案件审理人员可 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调取所属单位纪委已办结案卷材料开展评查,实现动态监管。 为深化案件质量评查成果运用,驻国家管网集团纪检监察组坚持个案督导、类案指引、实务问答相结 合,推动"发现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拓展。 驻国家管网集团纪检监察组制定涵盖34项监督内容的"清单式"监督检查表,围绕举报受理、线索处置、 措施适用、定性量纪等环节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已赴14家所属单位纪委开展监督检查,共 发现和纠正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处分执行等问题49项。 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是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的重要举措。不久前,驻国家管网集团纪检监察组向30家所属 单位纪委一对一反馈2024年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并指出问题,督促全面整改。 "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我们对所属单位纪委2023年11月以来办结的案件进行质量评查, ...
广西实现管道天然气“市市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5 15:07
中新网崇左6月5日电(记者黄艳梅)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下称"国家管网集团广 西公司")南宁—凭祥支线(南宁—崇左段)工程5日宣告试运投产成功,广西崇左市首次连通国家天然气主 干网,广西实现管道天然气"市市通"。 图为作业区员工在开展日常巡检(资料图)。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供图 崇左市毗邻越南,是中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南大门"。实施前述工程, 对于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据悉,南宁—凭祥支线(南宁—崇左段)工程全线位于南宁市和崇左市境内,工程线路长度约114.76公 里,设计压力为6.3兆帕,设计输量7亿立方米/年,管径457毫米。 在崇左输气站场,中新网记者观察到,该站通过集成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一键启停、自动分 输、主备智能切换、故障模式自保护"四位一体的智能控制系统。站场还创新搭建多源感知综合报警平 台,搭载激光云台式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系统,泄漏检测精度达到ppm级(百万分率级别)。 目前,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运营管理油气管道5203.9公里,管道年输送能力为:天然气330亿立方 米、成品油2300 ...
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多措并举备战汛期大考
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广西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正式进入"龙舟水"降雨集中期。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以下简称"广西 公司")坚决贯彻"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工作要求,通过科学统筹、精准防控,织密防汛安全防护网,确保所辖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压实责任体系 强化隐患排查。广西公司将防汛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构建"公司—作业区—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领导班子包片、技术骨干包段、巡 线人员的网格化管理。针对桂林龙胜山洪泥石流灾害教训,公司立即开展全域隐患排查,重点对山区管道、河道穿越段等高风险区域实施"雨前排查、雨中 巡查、雨后核查"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200余人次,排查风险点210余处,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目前,广西公司所辖管道全线运行正常。公司表示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守安全底线,为广西能源动脉安全度汛提供坚实 保障。(王立明 常赛) 图为北海作业区员工正在开展应急演练 图为黎塘作业区员工正在加固输油站防护堤 编辑:赵鼎 图为来宾作业区员工正在开展汛期巡护 科技赋能监测 完善应急机制。公司组织专家对1097公里 ...
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亮相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邓志强 报道:5月26日-28日,中国航油携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等亮相了第三届民 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此外,此次展会中,中国航油展出了智慧航油建设、航油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研发以及人工智能应用3 大类共16项科技成果,彰显中国航油以数智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以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编辑:许浩 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 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在2023年第二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上首次亮相,经过两年的升级迭代,长输管 线智能巡查系统最新成果再次亮相2025年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该系统新增了无人机自动机巢、 摄像机与无人机的实时智能识别、管道巡检App、地质滑坡监测模块等全新内容,实现了无人机机巢自 动化作业与实时预警、摄像机实时预警、管道巡检任务下发与闭环、地质滑坡监测模块等功能,实现了 航油长输管道智能巡检从2.0时代向3.0时代跨越,对航油长输管道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此次展会中唯一一项横跨油气管道、民航两大行业的创新成果,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吸引了众多 观众驻足。通过无人机实物展示、摄像机AI智能识别模型、宣传资料上墙、宣传视频滚动播放等形式 全方位宣传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 ...
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
news flash· 2025-05-22 22:40
智通财经5月23日电,据了解,自2020年我国主要油气管道实现并网运行以来,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 立方米,日最高输气量突破11亿立方米,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 ...
11万小时“超级长跑”:戈壁“钢铁心脏”守护西气东输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2 01:29
关雪昭 新疆哈密戈壁深处,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正通过三台"钢铁心脏"昼夜不息地被输往东部地区。燃驱压缩机 组被喻为天然气管网的"心脏",在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新疆输油气分公司烟墩作业区,三台国产 CGT25-D型燃驱压缩机组自2015年陆续点火试验成功以来已累计运行11万小时,创下国内同类型机组 最长运行纪录。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 "过去,我国燃驱压缩机组长期依赖进口,常常陷于'受制于人'的被动情境。"烟墩作业区副主任李朝伟 指着远处的大型银色设备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台机组是我国工业燃气轮机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该机 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批30兆瓦级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单台功率相当于每小时可发电3万度。 在设备运行初期,技术团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当时发现润滑油消耗异常,每天要用掉200升,远 超进口机组3.5升左右的正常水平。"李朝伟回忆说,技术团队最终发现是油气分离系统故障导致润滑油 5月19日,烟墩压气站西三线国产燃驱压缩机正在运行。关雪昭 摄 进入烟道。"我们把油气分离器更换后,又改造了排气管道,最终使油耗降至与进口设备相当的水 平。"通过各项技术优化改造,机组故障停机从最高峰的每年13次降至 ...
哈密烟墩作业区引入无人技术巡护油气管道
news flash· 2025-05-21 06:34
据环球网消息,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新疆输油气分公司哈密烟墩作业区自2024年起采用无人机和 无人驾驶车巡护油气管道,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巡护模式。烟墩作业区负责891公里的管道及相关设 施,通过无人机实时采集画面,提升巡护效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无人驾驶巡护车目前处于试运行阶 段,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巡护效率,还为巡护人员提供了更多时间提升业务技能。 ...
多项技术成果亮相世界燃气大会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0 05:56
5月19日至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国家管网集团互动体验区,一套覆盖全国油气基 础设施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引人关注。据介绍,该交易平台能够实现"需求发布——路径智能匹配"全 流程快速响应,依托于"一票式""一站式"服务,可撬动油气市场主体迅猛增长,助力管网下游用户达到 1300家,托运商客户增至882家,中小托运商服务量增长近10倍,一次入网量由1570亿立方米增至2400 亿立方米。 国家管网集团科技部总经理赵赏鑫表示,科技创新是重构行业生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作为规模全球领先的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国家管网集团愿同全球合作伙伴共筑技术创新联盟、共建绿 色发展生态、共拓全球市场蓝海,谱写能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油气管道行业正面临安全绿色发展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任 务。此次大会期间,多项来自国家管网集团的创新技术应用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大型长输天 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破解了制约我国大型油气管网的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的空白, 保障了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为智能管网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此外,LNG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