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蔬菜种植与加工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三地三代科研人接力种出新滋味
Bei Jing Wan Bao· 2025-07-11 05:51
7月的河北沽源,千亩生菜迎来采收高峰,从田间直供全国肯德基餐厅。与此同时,一筐筐新鲜蔬菜在鲜切菜加工厂"变身"轻食餐盒,走上都市白领餐桌。 在天津武清区,草莓西红柿、精品小黄瓜等新品种,主打高端市场。在京郊房山韩村河的大棚中,一场农旅实验正在展开…… 从上世纪90年代,顺义企业将第一棵生菜种到坝上,到如今青年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三代科研人接力扎根田间,用科技与智慧让田野焕发生机,共同种 出京津冀农业"新滋味"。 第一代 拓荒 从顺义到坝上 一棵生菜种出新希望 走进顺义杨镇的裕农公司基地,300亩头茬生菜已于5月完成收割。400公里外的河北沽源,生菜正陆续成熟,即将供应肯德基餐厅,成为汉堡中清脆爽口的 配菜。鲜为人知的是,如今绿意盎然的坝上,曾是"刀耕火种"的寒凉之地。30多年前,一粒来自顺义的种子悄然改变了这里的模样。 精耕 大数据把脉菜田 科技成果带动新产业 郭松岩:生菜像是一个火种,给当地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我们在坝上种下了第一棵生菜,改变了当地单一的土豆种植模式。"裕农公司全国蔬菜基地副总经理郭松岩在办公室内拿起泛黄的照片回忆道。时间倒回上 世纪90年代初,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从北京农学院毕业的郭 ...
一根黄瓜撬动百亿市场,临沂小县城何以创造奇迹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08 15:3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七月,沂南县的露地黄瓜迎来采收高峰期。这里的黄瓜凭借着独特的品质,既能在鲜食市场"大放异 彩",又能在酱菜领域"闯出一片天",深受市场欢迎。 历经80余年种植技艺的传承积淀,沂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秋黄瓜生产基地,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百 亿元。通过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产业升级集群发展,沂南黄瓜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 农民富的生动答卷。 小黄瓜结出百亿金链条 "这是我们的新品种——中农脆玉3号小黄瓜,别看它个头小,但它口感脆甜,而且所含'丙醇二酸'是大 黄瓜的3倍-5倍,对减脂美容非常有帮助……"在山东省沂南县辛集镇房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谢吉海的手 边,一盘翠绿的黄瓜水灵灵地摆在桌面,让人垂涎欲滴。 "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感谢黄瓜!"谢吉海拿起一根黄瓜向记者展示,"这小小的黄瓜,可是我们的'致 富瓜'!" 种植户谢吉安就是受益者:"俺种了1亩地的温室黄瓜,这几年行情好,每年能卖6万多!种黄瓜可比种 别的作物收益高,日子都跟着有盼头!" 说起沂南黄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4年,当地农民首次尝试种植黄瓜,开启了沂 南黄瓜产业的发展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期, ...
中国北疆“小毛葱”出口 年产值超5亿元人民币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05:10
中新网哈尔滨6月22日电(记者王妮娜)21日,中国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分蘖洋葱(毛葱)全产业链 示范观摩及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黑龙江省举行,作为中国最大的毛葱产区,小毛葱已销往全球,年 产值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 黑龙江省海伦市中际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作为东北地区唯一毛葱深加工出口企业,年加工毛葱能力达 3.1万吨。"去年,企业出口900多万美元。目前,我们正与国外客商建立联系,今年出口情况会好于去 年。"该公司负责人敬红波说。 据中国国家特色蔬菜长春实验站站长王学国介绍,毛葱在中国种植大约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每年的产 值已达5亿元人民币,经过精深加工的葱油产品价格比初级加工品要高3至8倍。 此次论坛上,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联合开展毛葱选育品种工作,从黑龙江省280多 个品种里选育出来一个品种,命名为"中际101",该品种适合在黑龙江、吉林种植,比其他品种产量提 高14.78%以上。(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目前,中国最大的毛葱产区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种植面积约15万亩,吉林省种植面积约12万 亩。 近年,黑龙江省毛葱加工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全链条产值持续稳步提升,毛葱产业 ...
产值近700亿元!全国冬节瓜产业聚力升级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1 12:31
产值近700亿 元!全国冬节瓜 产业聚力升级_ 南方+_南方plus 冬瓜夏熟抱瓮 饮,绿树团阴把 钓归。夏至已 至,来一碗清凉 解暑的冬瓜汤再 合适不过。在广 东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柯木塱示范 基地,一场专属 于冬节瓜的产业 盛会拉开序幕。 汇集行业力量, 助力产业升级。 6月20日至21 日,第五届全国 冬瓜大会在广东 广州举行。大会 聚焦冬瓜全产业 链升级,来自全 国各地的专家学 者,企业代表, 种植大户齐聚, 共同探索冬瓜种 业与产业融合新 路径,合力助推 我国冬瓜产业高 质量发展。 大会由广东省农 业技术推广中 心、广东省农业 科学院提供技术 支撑,广东省农 业科学院蔬菜研 究所、国家大宗 蔬菜产业体系广 州综合试验站、 南方农村报社、 农财宝典、广州 骄阳农业有限公 司主办,广州种 子商会、广东省 良种引进服务公 司、广东科农蔬 菜种业有限公 司、广西桂研种 业有限公司协 办。 第五届全国冬瓜产业大会现场 打破产业链环节 壁垒 全国冬瓜产业综 合产值近700亿 元 作为全国第二大 瓜类蔬菜,冬瓜 年产量持续攀 升,从田间地头 到预制菜生产 线,从县域经济 支柱到乡村振兴 名片,产业版图 正向智能化、 ...
云南大理保鲜蔬菜实现首次出口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5 06:24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大理州共出口农产品10.2万吨、货值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 和107.9%。 为帮助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出口市场,大理海关构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快速通关"的全链 条服务体系,深入辖区蔬菜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重点解读出口检验检疫规范、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及通 关监管要求,强化农业化学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监管,确保源头质量可控。 "针对出口蔬菜时效性强、鲜活易腐的特点,我们还依托大理州鲜活农产品出口'一站式'服务中 心,通过'预约查验+绿色通道'模式实现保鲜蔬菜的快速查验放行,像西兰花这类时鲜产品全流程通关 时间可控制在2小时内,整体通关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00%。"大理海关稽查科科长赵怡航说。 中新网昆明6月4日电 (吴圯 蒋泽华)昆明海关4日消息,随着一批重43.31吨的西兰花近日经昆明海关 所属大理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再经保鲜加工、打包后出口至俄罗斯和马来西亚,标志着大理州保鲜蔬菜 实现首次出口。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横断山脉南端,是大理州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这里典型 的高海拔冷凉气候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造就了该县西兰花鲜脆甜嫩、纤维细腻 ...
云南陆良农商银行“全链式”金融服务护航蔬菜产业发展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3 07:45
本报记者余连斌 在云南陆良县田间地头与城市餐桌之间,一条由金融力量编织的"全产业链服务网"正悄然运转。今年以 来,云南陆良农商银行以"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金融服务为脉络,累计向蔬菜产业注入3.66 亿元专项信贷资金,串联起104家专业合作社、50家企业的生产脉络,带动全县40万亩蔬菜种植基地蓬 勃生长。 这组跃动的数字背后,是金融"毛细血管"与产业"神经末梢"的深度融合,从田垄上的种苗到冷库里的蔬 菜,从农贸市场的扫码支付到餐厅后厨的菜单革新,每个环节都涌动着金融赋能的温暖脉动。 田垄上的"金融育苗" 精准滴灌激活种植业"最初一公里" 在陆良湾湾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百亩蔬菜地里,滴灌管道正滋润着新栽的菜苗。 "以前种菜是'三看'——看天、看价、看脸色;如今种菜是'三有'——有技术、有销路、有底气。这全靠 陆良农商银行的金融'及时雨'。"该合作社负责人计乔书望着整齐的菜地,向记者感慨道。 陆良县青山工业园区的蔬菜冷库里,三号库恒温0.5℃,流水线上的蔬菜正经历"剪根、清洗、分拣"三 关。 "这批蔬菜要赶凌晨的冷链运输车,能让蔬菜'睡着觉'奔赴市场。"冷库管理人陈主任的工作日志里,记 录着陆良农商银行 ...
事关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14项技术成果通过验收
Bei Ke Cai Jing· 2025-05-14 04:39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5月13日,新京报记者获悉,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第二批技术成果 报告会暨验收会近期在重庆召开,本次验收通过14项具有行业共性难点和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 据悉,此次会议标志着覆盖重庆市梁平区、江津区、綦江区、潼南区、荣昌区等重要蔬菜优势产业集群 区县的,以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的集群科研攻关工作,进入成果转化与应用阶段。 编辑 李严 校对 付春愔 据悉,加上本次通过验收的14项具有行业共性难点和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重庆蔬菜优势产业集群高质 量发展科研工作取得的技术成果增至23项。与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认为,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 发展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重庆食农产业一线,从生产实践的实际需求出发,做问题导向的科研攻 关,突破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共性技术难题与技术瓶颈,为科技服务产业、科技人员嵌入产业问题提供了 新路径、新样板。 此外,为高效推进相关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近期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和上海 技术交易所合作开发运行的"技术成果托管服务系统"平台、微信小程序"淘技术",对这些成果给予免费 上线入库交易的支持。 相关人员介绍,此次验收通过的技术成果,具体 ...
链上聚合力 产业添活力
Ren Min Ri Bao· 2025-04-26 21:58
产业链党委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西蓝花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如今在响水县,从业主 体有275家,年产量达13.5万吨、产值超13亿元。29个经济薄弱村由党组织牵头,通过土地规模流转、 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全产业链综合配套服务等形式发展西蓝花产业,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7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这款西蓝花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日前,江苏省响水县西蓝花产业链党委委员、旭泽农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陈永俊正熟练地在电商平台直播销售西蓝花。 作为一家链上配套企业,该公司每年收购4500吨西蓝花进行加工处理,线上线下销售,短短两年就成为 当地集优质蔬果种植、冷藏、初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年创收300多万元。 地处黄河故道的响水县,沙壤土质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西蓝花种植。为摆脱长期以来西蓝花种植"靠 天吃饭"的困境,响水县创新思路,整合县镇部门、村(社区)、企业、行业协会等力量,探索把党组 织建在产业链上,推进党组织与富民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党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每月召开联席会 议,共同商议发展难题,变"单人拉车"为"集体推车",凝聚起"攥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