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

Search documents
国奖风采录丨南京理工大学陈翔:深耕人工智能,追求科技报国,争做新时代青年学术新星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11:33
National Scholarship 国奖风采录 陈翔,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致力于恶劣环境下计算机视觉增强技术研究,以 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8篇,研究成果在谷歌学术中被引用900余次。获评华为终端Camera学术之星(全球仅14人),直通华为天才少年面试计划。 斩获PBDL低光SRGB图像增强算法大赛全球冠军等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入选中国宇航学会高水平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国家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CASC公益奖学金、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校长奖章等。 心怀科技报国,在深耕科学研究中砥砺奋进 2022年,陈翔怀揣"科技报国梦",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后,连续两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CASC奖学金、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校长奖章等荣誉,入选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培养对象"。 在潜心科研的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国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号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他致力于构建"空天地海"全方位应用体系。当前国际局 势动荡,战争频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增强国防军工成为了他在科研路上前进 ...
AI研究必备!施普林格·自然AI资源与服务指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6 08:32
过去几年来,人工智能( AI)风潮席卷全球,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GenAI)激发了各行各业对 这个领域的极大热情,并对众多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界的研究人员也在积极探索各种 AI工具来提高 自己的科研效率 。 与此同时,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大幅增加, 对 AI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 ·自然也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趋势, 出版 AI领域扎实和有深刻见 解的科研成果 ,推动思想和信息的全球交流。同时,其以科技赋能科研为导向, 探索多种方法开发 AI工 具和服务 ,以可持续且符合伦理的方式发掘并发挥 AI的潜力,服务广泛的学术界和产业界。 施普林格 ·自然拥有哪些AI资源和服务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进行汇总,快来一睹为快吧! ▍ Springer 人工智能图书合集 该合集为施普林格・自然于 2025年推出的全新图书合集,内容涵盖从预测人类行为的机器学习算法,到深 远影响医疗保健等行业的神经网络研究。合集收录了相关领域丰富的资源且图书类型多样。专著和精选会 议论文集提供大量有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教科书和手册则可作为学生的入门读物,或为 希望全面了解这一 ...
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申请:人工智能与编程的前沿突破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04:42
此外,奥克兰大学为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校内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拥有高性能计算集群、虚拟现实设备等,满足 学生进行复杂编程实验和人工智能项目开发的需求;学校还与众多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 的商业项目,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申请要求:明确标准,做好准备 从智能语音助手的精准应答,到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决策,人工智能与编程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学术实力强劲的高等 学府,其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聚焦前沿技术,为学子搭建探索科技奥秘的优质平台。如果你怀揣着对人工智能与编程的热爱,渴望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所建 树,那么了解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的申请要点,将是你开启科技梦想之旅的第一步。 专业优势:卓越学术资源,接轨前沿技术 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拥有卓越的学术资源与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的计算机科学学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科研成果丰硕,在人工智能、数据科 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处于行业前沿。学院的教授团队均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斐然,发表了众多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与谷歌、微软 等国际科技 ...
半世纪计算机理论僵局被打破!MIT科学家偶然发现:少量内存节省大量计算时间
量子位· 2025-05-25 03:40
白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一个计算机领域的著名问题,在停滞50年之后终于有了进展。 MIT科学家威廉姆斯一次偶然发现:证明内存比大家认为的更强大。在所有可以想象的计算中, 少量的内存与大量的时间一样有价值 。 时间和内存(空间)是计算中最基本的两种资源 ,每个算法都需要一些时间来运行,并且在运行时需要一些空间来存储数据。迄今为止,已 知的算法里所需的空间与其运行时间基本上都成正比,研究人员认为没有更好的办法。 但现在威廉姆斯证明,存在一个数学程序,可以将任何算法转换成「占用更少空间」的形式。 由于想法过于不可思议,他当时第一想法是: 大概是自己疯了吧 。 于是开始着手证明自己错了,但想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出任何瑕疵:没准万一真就自己对了呢。 经过几个月的整理和推敲,最终将成果po到网上,没想到收获大家一种好评。 一华盛顿大学科学家表示: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结果,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 困扰计算机科学家的半世纪难题 先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如果用大白话来讲,这个问题其实源于我们一种直觉: 你可以重复使用空间,但不能重复使用时间 。 算法可以反复使用同一小块内存,而时间却不那么宽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