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竹编手包到爆款潮玩,非遗如何紧跟市场与潮流
杨昌芹的公司从以前的工坊到现在的公司化运营,每年的营收在2000万元左右,还建成了竹编非遗展示 基地、展示中心以及非遗工坊,带动了当地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的灵活就业,民族村的村民也实现 了年终分红。 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来源:国新网(徐想摄) "非遗+产业",让竹编手艺人走上了致富路,而"非遗+跨界",让小竹编融入大市场。为了让竹编更快和 一线市场接轨,杨昌芹先后跟二十余家企业洽谈,谈成合作,拿到了订单。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比如 像赤水是全国的优秀旅游城市、竹乡,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下功夫,打造了一系列"竹旅游"研 学精品线路,也让更多到赤水旅游的游客走进竹编工坊、竹编展示中心和基地,体验竹编文化,把竹编 产品带回家,每年有2万人左右来到基地。 6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这些年来,随着文旅消费越来越热,"文旅+非遗"的模式也越来越受游客喜欢。 在见面会现场,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自己戴 的耳环、 ...
解锁“流量密码”!英吉沙非遗电商培训赋能产业新生态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10:20
学员带着直播案例向老师请教 (张素玮 摄) 近年来,英吉沙小刀、土陶等特色产品虽已开启线上销售模式并初显潜力,但受制于营销经验不足、运营技巧欠缺等因素,线上销售成效未达预期。在此次 培训中,商户们将直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交给讲师,讲师针对各问题逐一剖析并现场指导调整优化。 某商铺直播负责人阿斯耶姆·麦麦提说:"现在学会了用抖音直播正确介绍刀具工艺,今后直播中我会规范自己的用语,争取更好的直播效果。" 此次培训由英吉沙县文广旅局组织开展,全县非遗项目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南湖旅游度假区、小刀村、土陶村相关工作人员及部分主播参加培训。通过系 统培训赋能,拓展英吉沙小刀、土陶销售渠道与市场空间,深入推动非遗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打造文旅融合IP。 "邀请专业公司来'传经送宝',培养一批'会直播、能运营、懂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户。"英吉沙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阿米娜·纳麦提表示,下一步 将打通"生产—销售—体验"全链条,联合各商铺进行线上销售。(张素玮) 5月6日,新疆英吉沙县"非遗产品漫步云端"电商培训活动在县国学书院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通过系统化教学,指导非遗传承人运用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 数字化手段,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