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产业

Search documents
从竹编手包到爆款潮玩,非遗如何紧跟市场与潮流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5 14:34
杨昌芹的公司从以前的工坊到现在的公司化运营,每年的营收在2000万元左右,还建成了竹编非遗展示 基地、展示中心以及非遗工坊,带动了当地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的灵活就业,民族村的村民也实现 了年终分红。 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来源:国新网(徐想摄) "非遗+产业",让竹编手艺人走上了致富路,而"非遗+跨界",让小竹编融入大市场。为了让竹编更快和 一线市场接轨,杨昌芹先后跟二十余家企业洽谈,谈成合作,拿到了订单。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比如 像赤水是全国的优秀旅游城市、竹乡,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下功夫,打造了一系列"竹旅游"研 学精品线路,也让更多到赤水旅游的游客走进竹编工坊、竹编展示中心和基地,体验竹编文化,把竹编 产品带回家,每年有2万人左右来到基地。 6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这些年来,随着文旅消费越来越热,"文旅+非遗"的模式也越来越受游客喜欢。 在见面会现场,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自己戴 的耳环、 ...
煌上煌荣获“荣昌卤鹅推广企业”
Zhong Guo Zhi Liang Xin Wen Wang· 2025-04-30 07:34
4月30日,千年荣昌·2025年荣昌卤鹅非遗美食消费季系列活动在重庆荣昌区人民广场开幕。煌上煌凭借强大的销售网络、完备的生产线以及推广卤鹅产业发 展的使命感,被授予"荣昌卤鹅推广企业"荣誉。 荣昌卤鹅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卤香风味与精湛工艺闻名遐迩。煌上煌重庆荣昌基地是公司全国八大基地之一,占地120亩,年产1万吨 卤制品生产线,是国内酱卤行业智能化程度高、服务质量优的标杆型食品生产车间。此次合作中,煌上煌凭借30多年卤制食品研发经验及智能化生产线,在 保留荣昌卤鹅传统配方精髓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确保每一只卤鹅品质稳定、风味纯正。同时,煌上煌将采用冷链物流技术,确保产品的新 鲜度和品质,让这一地方美食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重庆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鹤鸣现场对荣昌卤鹅全国推广计划进行了陈述。煌上煌将打造"从荣昌到全国"的燎原式销售网络。线下以重庆荣昌为核 心,荣昌门店首发荣昌卤鹅专区售卖,根据试销反馈,在重点城市增加荣昌卤鹅产品销售,打造品牌形象。线上借助煌上煌现有的电商平台,开设荣昌卤鹅 专区,进行线上销售和推广。并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营销 ...
潍坊非遗食品首航新西兰:农业开放新高地新跨步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05:04
鲁网4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4月27日上午,潍坊市非遗食药同源食品首次出口新西兰启运仪式举 行,两集装箱由黄元御(潍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芝麻丸等产品将通过陆路、海路,发往新西 兰。这标志着潍坊在农业对外开放领域再添新成果。 去年以来,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潍坊海关等共同促成密州酒业清香型白酒首次出口韩国、阳春啤酒 首次出口古巴、惠发鸡肉首次出口尼日利亚、广华肉类预制菜首次出口朝鲜、圣沣烤鸭首次出口乌兹别 克斯坦、京琪鲜食葡萄首次出口新加坡等,今年又实现山东骨明胶产品首次出口土耳其,首次在全国实 施葡萄糖出口"批次检验"业务,为外贸保稳提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潍坊国家农综区作为全国首个农业对外开放综合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此次食药同源 食品顺利出口,得益于农综区与海关联合推出的通关便利化措施。近年来,潍坊国家农综区优化实施45 条支持政策,设立种质资源进口、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行出口食品"即报即放"、鲜活农产品"即 验即放"等创新举措,将进出口业务办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企业成本降低30%;推动 山东匠造检测有限公司与新日本检定协会签约,首次实现中日农食产品检验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