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

Search documents
这届毕业展“画风不一般”(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②)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22 22:59
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进入尾声。今年各大毕业展上最"出圈"的作品,莫过于四川美术学院一幅名为 《祷》的油画。这幅画以现代符号解构经典圣母形象,被网友称为重庆人自己的"蒙娜丽莎"。 青春是旷野,有无限可能。18岁的王希孟心怀壮志,绘就青绿山水的不朽经典《千里江山图》;27岁的 海明威写下《太阳照常升起》,把个人经历升华成时代寓言。青年人的赤诚与热情、锐气与灵气,是创 新创造的源源动能。当越来越多青年创作者走出画室书斋,拥抱广阔天地,敏锐洞察生活,深度激发脑 力,更多鲜活生动、触及人心的作品就会在时代的土壤里生长发芽、如花绽放。(赖睿) 一件艺术品的走红有诸多因素,回到作品本身,油画《祷》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作品的艺术形象 具有审美性和感染力。作者以红黄蓝三原色构建强烈视觉效果,极致逼真的细节刻画令人惊叹,许多网 友甚至误以为是手工艺品。另一方面,作品主题引发广泛共情共鸣。画家用气泡膜、纱巾等廉价材料的 密集堆砌,解构"精致生活"的虚假性,表现了在消费主义牵引下人的麻木与矛盾。这一具有普遍性的话 题戳中了看画人的内心,引起人们对消费方式的反思与讨论。 艺术是生活的棱镜,一首诗、一段舞、一幅画,都是艺术家对于生活 ...
文化观察:这些毕业设计为何“火”出圈?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01:28
时值毕业季,年轻创作者们正用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这个时代的思考与表达。 对于聂士昌而言,这波突如其来的流量,着实让他始料未及。这位来自河南的小伙,为了毕业设 计,埋头苦干整整一年。在创作过程中,他遭遇了诸多困难,羽绒服被角磨机卷坏三件,手掌磨出血泡 更是常有的事。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一心只想将心中的创意完美呈现。 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厅内,人群熙熙攘攘,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景观装置硕士研究生聂士昌 的毕业设计作品《滴动仪》前,早已被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只见那不锈钢罗盘上,金属波纹仿若被赋予了生命,层层漾开,涟漪沿着精密齿轮向外不断"扩 散"。一位白发老者掏出手机,连拍十几秒,口中喃喃自语,"老祖宗的罗盘,真被这些年轻人玩出了新 花样"。 这样热闹非凡的场景,并非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的独有风景。 在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设计展上,同样人头攒动。油画《祷》前,观众踮起脚尖,只为能拍下这幅 被网友称为"重庆版蒙娜丽莎"的作品。 油画中,红黄蓝三原色纱巾包裹的木偶面部覆满网购气泡膜……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视觉冲 击力,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诚然,在艺术圈的视角里,衡量作品价值的核心标准是原创 ...
拉动城市GDP的美院毕业展,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蒙娜丽莎”
3 6 Ke· 2025-06-17 01:26
这一波又一波出圈刷屏的艺术品,全部都来自今年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而随着路人观众的不断加入,话题也越炒越热。 这场原本属于小圈层的作品展示,也逐渐演变成了全民参与的野生艺术节,彻底带火了全国的美院毕业季。 01 被"QQ糖"骗进了艺术展 首先打响名声的川美,几天之内迎来了乌央乌央的游客,史无前例地宣布将毕业展延期一周。 年轻的艺术家们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能让一场平平无奇的美院毕业展变成了这个夏天最火爆的文化流量担当? 最近,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群人,他们对着墙上的旺仔泡芙和QQ糖发呆,时不时还发出赞叹的声音。 不要惊讶,他们正在围观一件艺术品。这墙上挂着的并不是什么一元一包的童年零食,而是一比一手工雕刻、上色的木雕作品。 还有另一群人,他们把一幅画围得水泄不通,还戏称它是中国版的"蒙娜丽莎"。 在这幅叫作《祷》的油画作品中,作者用泡泡纸、欧根纱和廉价布料拼出一个"在消费主义洪流中无声祈祷的人",瞬间击中了当代人内心的某种情绪。 始于QQ糖,忠于蒙娜丽莎,陷于"似懂非懂但感同身受"。 这场堪称能拉动城市GDP的美院毕业展,似乎打破了过去大家对于艺术作品"深奥"、"高冷"的刻板印象,反而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跟观众们达 ...
从《祷》的爆火看艺术作品与当下社会的交融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1 04:59
在当前的绘画市场中,优秀的毕业作品正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祷》已确定售出,尽管价格未公开,但 从其火爆程度来看,市场对这类具有创新性与思想深度的作品有着浓厚兴趣。这反映出绘画市场不再仅 仅关注名家名作,那些能够敏锐捕捉社会热点、表达深刻内涵的新兴作品也开始崭露头角。艺术院校毕 业展成为了绘画市场发掘潜力作品与新人的重要平台,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像《祷》这样的作 品走红,也预示着绘画市场未来将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作品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艺术作品 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祷》的爆火只是一个缩影,透过它,我们看到了艺术作品对社会问题的 揭示、自身多元价值的展现以及在绘画市场中的新动向。在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像《祷》这样的作品出 现,在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引领我们对社会和自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原标题:从《祷》的爆火看艺术作品与当下社会的交融) 在当下艺术的多元图景中,四川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上安琪创作的油画作品《祷》以其独特魅力脱颖而 出,吸引了无数观众,在各类大小媒体以及社交平台上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 《祷》这幅作品乍看之下,红黄蓝三原色鲜明夺目,构建出一位正在祈祷的女性形象。她头上戴着耳 机、 ...
四川美院“蒙娜丽莎”和中国美院滴动仪为啥能成爆款?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0 14:47
又到一年毕业季,各大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焦点,由于这些展览也向公众开放,这一艺术专业毕业生们展示学习成果与才华的舞 台,也引发了流量的狂欢:近日,四川美院本科生作品《祷》和杭州中国美院硕士毕业生作品《滴动仪》引发关注,不少观众专程到这两个作品 前去打卡、发帖。 网红效应之外,如何评价这些爆款作品的专业价值?有艺术界专业人士向智通财经表示,美院毕业生的基本功与创新力值得肯定与鼓励,但也没 必要把初出茅庐的作品捧到太高位置。艺术创造需要沉静的环境和时间的沉淀,如何避免被流量裹挟是每个艺术家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四川美院毕业展上的《祷》展出现场 创作者与导师谈国美毕业展上的《滴动仪》 在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毕业展上,作品《滴动仪》吸引了众多目光,在社交媒体也成为爆款作品。 这件展品将自然界中的水波纹与中国古代罗盘进行同构。滴动仪并非静止的、仅供观赏的实体,而是通过内部精密的机械结构,使液体以一种规 律且富有变化的方式滴落,模拟水波纹扩散效果,赋予作品动态美感。其灵感来源的中国古代罗盘元素。另外,边上的《循回仪》,则是通过阴 阳鱼的形式,一条青铜鱼和一条电动鱼的游走,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滴动仪》(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