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Search documents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来,共推动17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Xin Jing Bao· 2025-06-19 14:13
加速推动罕见病用药等临床急需药械产品可及。2024年,市药监局会同卫健、海关等部门共同建立具有 北京特色的临床急需药械进口审批绿色通道,并以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方式,在缩短时间、数量保 障、全程追溯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罕见病等临床急需药械保障机制,推动"人等药"向"药等人"的转变。 一年来,北京市累计获批临床急需药品进口23个品规(含20款罕见病药品),惠及患者2000余名。 国家试点政策提速审评审批。两项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试点措施落地见效。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 通过前置沟通、并联审查,将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临床试验启动时间缩至12周内,11个项目纳 入试点,最快18个工作日获批、3周启动试验;药品补充申请审评试点通过前置服务,使重大变更补充 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到60日,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迭代升级,保障临床用药。目前,共接受企业 申请26件,3个品种获批,最快用时19个工作日。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6月19日,在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科技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药监局副局 长、新闻发言人屈浩鹏介绍,五年来,北京共推动了包括全国首个干细胞治疗药物在内的17款创新药、 54款国家三类创新医疗( ...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17款创新药、54款三类器械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9 11:49
6月19日,在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科技创新专场发布会上,市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屈浩鹏介 绍,按照市"两区"办的统筹部署,2021—2022年,市药监局会同18个市级部门、8个区政府组成生物医 药专班,编制实施《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从市场准入等5个方面提出17项共50条 具体发展措施。目前,各项任务均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首创设立了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还 出台了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对创新药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制 剂调剂使用,为创新成果转化与产品上市按下"加速键"。 创新药械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市药监局联合多部门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械重点品种清单,涵 盖了从研发到应用各个阶段品种240余项,实施"提前介入、一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定制化项 目制管理,合力加快重点创新品种上市应用。五年来,共推动了包括全国首个干细胞治疗药物在内的17 款创新药、54款国家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提升临床急需药械产品可及性方面,2024年市药监局会同卫健、海关等部门共同建立了具有北京特色 的临床急需药械进口审批绿色通道,并以罕见病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