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

Search documents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7月15日起施行
Ke Ji Ri Bao· 2025-06-24 09:27
Group 1 - The "National Network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Measures" will be implemented on July 15, 2025, and consists of 16 articles focusing on four main areas [1] - The measures clarify the concepts of national network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ices, network numbers, and network certificates,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 and usage scenarios [1] - The management emphasiz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national network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internet platforms regarding data security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1] - Special provisions are made for minor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and use of national network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ices [1] Group 2 - The management adheres strictly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s,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s [2] - Internet platforms are prohibited from requiring users to provide explicit identity information unless legally mandated or with user consent when using network numbers and certificates [2] - The national network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operates on a "minimization" principle, providing only necessary verification results to internet platforms without retaining leg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nless specifically consented by the user [2] - The platform aims to reduce the collection and reten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hile allowing users to apply for and use network numbers and certificates through a dedicated app [2]
下月起,施行“新身份证”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7 21:25
网购时要用到实名信息 公安部展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公共服务平台 引发广泛关注 这个"数字保镖" 每天能减少2000多万次 但又不想透露个人隐私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烦恼 近日 身份信息泄露风险 ↓↓↓ 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 7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 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管理办法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 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的 效果,同时也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投入成本。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 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身份申领攻略 申领需要一部 支持NFC功能的手机 应用商店搜索 并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推广,将如何助力个人信息保护?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6 06:06
日前,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 法》),定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根据《管理办法》,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以自愿向网络身份 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体系带来的一大变化是,以往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可被所有互联网平台收集,但现 在用户能选择经由国家背书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证明"你是你"——互联网平台仅得到一个验证"是"与"否"的 信息,这就减少了明文身份信息在多个平台暴露的风险。 需要重视的是,人们习以为常给出的公民身份号码,其实可从中解析出诸多个人信息。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长期从事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研究。据他介绍,公民身份号码共有18位数字:前六 位是地址码,代表居民所在的省份城市;随后8个数字代表出生年月日;第15-16位可知所在地的派出所;第17位 表示性别;尾号为校验码。 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公民身份号码即可知道某某人户籍所在地、今年多大岁数、是男是女;如果再匹配上手机号 等个人信息,要锁定"你是谁"并非难事。而为了在网络空间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和识别,现在很多互联网服务均需 提供个人实名 ...
不得强制刷脸!新规施行:人脸信息存储达10万人的,需备案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5 00:30
小区、写字楼强制使用"刷脸"才能通过门禁,多地售楼处记录购房者人脸信息用于"杀熟"定价,公共卫 生间"刷脸"才能免费领厕纸……近年来,越来越多生活工作场景开始使用"刷脸"识别个人信息,"人 脸"逐渐成为人们第二张"身份证"。然而,"刷脸"方便快捷的背后,也暗藏着不少隐私安全担忧。 6月1日,国家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公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施 行,其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处理规则、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规范、监督管 理职责等作出规定,"刷脸"这一身份识别方式被施上"紧箍咒"。 据了解,该App上线于2023年6月,目前已对接400余款App。个人用户可下载该App,使用法定身份证 件在该平台上申领网号、网证。今后在互联网平台接受服务、从事相关活动,若依法需要登记、核验真 实身份信息,可以不再向平台提供详细的个人身份信息,而是出示国家统一认证发放的网号、网证,以 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近年来,各类侵犯个人隐私的偷拍事件屡见不鲜,已成为公众的一块"心病"。《办法》明确,在公共场 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依法合理确定人脸信息采集区域,并设置显著 ...
百亿信息安全市场迎大催化!六部门联合发文,网号+网证有望进入大规模推广时期
Xuan Gu Bao· 2025-05-25 23:14
5月23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5月23日联合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 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 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相对应,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 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资料显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由公安部主导研发,整合法定证件与国家人口数据库,重构身份认证 逻辑。它凭借加密身份标识体系、动态身份核验等核心技术架构,以及三重认证、隐私保护等多重安全 防护措施,在政务、金融等诸多高频场景落地应用,从源头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 新大陆:唯一的可信数字身份二维码安全芯片供应商,同时入选模组供应商,具备卡位优势。 盛邦安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试点阶段已接入198个互联网App,互联网接入该公共服务时需特定网 关产品支持,该业务将成为公司增长推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东吴证券表示,由于全国个人 ...
网号网证新规出台:强调使用自愿性,细化服务平台安全责任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4 04:21
5月23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自7月15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首先明确,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网 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该办法。 《管理办法》解释了"网号""网证"等概念的含义。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下称"公共服务"),是指国家根据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 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下称"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 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相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 凭证。网号、网证可用于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服务中非明文登记、核验自然人真实身份信息。 《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平台接入公共服务后,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并通过验证的,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 身份信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
“网号+网证”给你的身份信息“加密”!怎么申领?梳理↓
Yang Shi Wang· 2025-05-24 02:38
央视网消息:记者5月23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 理办法》),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管理办法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 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 《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充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从而减少互联网平台收集个人身份信息带来的安 全风险。同时,《管理办法》也明确,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按照"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信息,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 必要的信息,不得收集其他信息。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是通过"网号+网证"双轨机制,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进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 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 ...
【财闻联播】天津,发布重大行动方案!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17 12:44
★ 宏观动态 ★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明确工作目 标:充分发挥本市信创链条完备、应用场景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一体推进研发攻关、应用示范、产业集聚, 打造"人工智能(AI)+信创"新优势,形成"底层技术引领、应用场景开放、产业生态健全"的发展环境。到 2027年,攻克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在图形处理器(GPU)、AI操作系统、AI服务器、具身智能等领域技术水 平位居全国前列,培育30个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场景,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形成3至4 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将本市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创新策源地和赋能应用引领区。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来了! 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公安部展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据悉,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由公安部主导研发,整合法定证件与国家人口数据库,重构身份认证逻辑。它凭 借加密身份标识体系、动态身份核验等核心技术架构,以及三重认证、隐私保护等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在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