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骨面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多半” 商标引争议 白象食品品牌声誉与业绩受考验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13 09:11
近日,白象食品因 "多半袋面"、"多半桶面" 系列产品的商标问题陷入舆论风波,相关话题 #白象多半 桶方便面的多半是商标# 一度冲上热搜榜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6 月 6 日晚间,白象食品进一步决定即日起将原 "多半" 系列产品更名为 "面饼 120 克"、原 "多一半" 系 列产品更名为 "面饼 110 克",本月内停止生产原包装产品,后续终止使用 "多半""多一半" 产品名。 此次商标争议事件,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公司危机应对能力不足,在事件发酵后,如何挽救品牌声誉, 考验着管理层。 梳理白象食品的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其曾在市场竞争中历经起伏。2003 年推出 1 元大骨面火爆出 圈,成为 "骨汤方便面" 品类开创者,但长期走低端路线,在农村市场与今麦郎等竞争。转机出现在 2022 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 "土坑酸菜" 事件,白象凭借 "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的回应迅 速走红,收获大量消费者青睐,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借助这波热度,白象推出 "中国面" 系列等新品, 销售金额快速攀升。2023 年,其全年销售额达 91.75 亿元,超越今麦郎跃居行业第三;2024 年销售收 入超过百亿大关,超越 ...
白象,被“流量”反噬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11:04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俗话说"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近日被誉为"国货之光"的白象食品(下称白象)旗下"多半袋"产品遭到了网友的质 疑,称包装上的"多半"为注册商标,并非指面饼多一半,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情怀背后的好业绩 提起白象这个品牌,很多人都不陌生,更是中原地区80后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自1997年创建至今,白象走过了28年 的风风雨雨,凭借扎实的产品力,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一跃成为国内最大民族方便面企业。 据河南省工商联发布的数据,2023年白象实现收入91.75亿元,距离百亿大关咫尺之遥。今年2月,白象食品研发副总裁 徐庆在接受《食品万里行》专访中透露,2024年方便面业务同比增长了20%以上,营收冲至120亿元左右。 要知道去年统一方便面业务收入仅为98.49亿元,这意味着白象在方便面市场已经超过统一,仅次于康师傅,来到了第 二的位置,并且早已把第四名的今麦郎甩在了身后。 在方便面逐渐失宠的当下,白象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的呢?一切始于一场发于本心的善举。2021年7月,河南中北部突 然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白象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为附近受困的市民免费提供补给食 ...
白象,不老实
凤凰网财经· 2025-06-07 12:53
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李含章 盐财经 .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南风窗》旗下专业财经媒体。 继"千禾0"酱油,"壹号土"猪肉之后,消费者又迎来了"多半"袋面,而这次的文字游戏的主角,是 有着"国货之光"滤镜的白象。 6月初,有消费者发现,白象"多半袋面"的"多半"为商标名称,而非"更多分量",其面饼仅比基础 款多25克(增幅29%),与"多一半"的常识认知相差甚远。 消息一出,马上登上热搜第一。不少网友对此评价"跟消费者抖机灵""不老实",但也有人表示谅 解,认为"差不多就行了"。 白象随即发布声明,表示"多半"系列产品是基于原70克面饼基础上推出的110-120克面饼的大分 量产品,"多一半"系列是基于原60克面饼推出的100克面饼产品。"多半"商标申请的初心是为了与 常规分量产品做出区分。 白象发表声明 不过,有记者发现,白象经典款的大骨面、猪骨面系列,面饼重量在60-75克之间,而康师傅、统 一等没有加重的经典款,面饼重量分别为80-85克与82.5克,且价格相差无几。 商标争议并非偶然。天眼查数据显示,白象自2018年起系统布局"多半袋""一半袋"等擦边商标。 商标虽注册成功,但组合"袋/桶"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