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
icon
Search documents
感受商业航天的“北京速度” 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Xin Hua Wang· 2025-06-20 18:52
据了解,此次动力系统试车采用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九机并联总推力达7542千牛。试验全面覆盖箭地测发流程,验证了从发动机到发射支 持全系统的匹配性与流程合理性,标志着我国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在多机同步起动、多级推进剂分配与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6月18日,一名记者在蓝箭航天公司内拍摄朱雀系列运载火箭的模型。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感受商业航天的"北京速度" 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陈旭、宋晨 目前,北京拥有国内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 这是记者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 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北京"火箭街区"的蓝箭航天,从展厅内我国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回收残骸,到大厅中央1:1复刻的九台发动机 并联的朱雀三号尾部模型,无不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民营火箭企业加速奔跑的蓬勃活力。 从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到百台液体发动机批量交付,蓝箭航天接连取得新突破。6月20日,由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 火箭成功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Xin Hua She· 2025-06-18 11:09
6月18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夏东坤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媒体介绍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近年来,北京市发挥航天领域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目前,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 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半壁江山。北京的商业航天,涵盖了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产业链条国 内最全,且"南箭北星"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聚集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商业火箭整箭 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北星"以海淀区为主,集聚了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制造企业,形成了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 能力全国领先。 这是6月18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航天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月18日,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6月18日,一名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任务徽章。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
自研火箭发动机可回收复用达25次 看我国空天产业如何逐梦星海
Yang Shi Xin Wen· 2025-06-14 08:01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火箭发动机,叫作"苍穹",是这家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首款液体燃料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液氧和煤油,在这发火箭上会搭载8台这 样的发动机。 其实,过去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固体燃料火箭,并且已经实现了量产和高密度发射,而且它们生产的火箭能同时兼顾陆地、海上两种发射平台。截至目 前,这家企业已成功完成了19次运载火箭商业发射交付,将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在很多人眼里,"造火箭"是一项尖端技术,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随着一系列支持发展商业航天的政策出台,我国商用火箭行业飞速发展。这段时间,位 于安徽池州的一家商用火箭生产基地,正在对年底即将试飞的一款新型号火箭进行安装调试。 总台记者 吴俊:我现在是在这家企业的火箭总装车间,在我身后的就是代号为"智神星一号"的中大型、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近期,这台火箭要进行点 火试车实验,所以目前的安装工作还是非常紧张的。咱们现在看到的,是火箭的二级推进器部分,昨天下午刚刚完成了发动机的吊装,今天正在对管路和电 气进行安装调试。整个火箭全部组装完成后,就是一个长度50米,直径3米多的庞然大物了。这款火箭目前已经完成了反推火箭方案验证、发动机可靠性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