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轴承

Search documents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Ren Min Ri Bao· 2025-06-15 21:52
在河南双鹤华利药业有限公司,调研组看到,注射剂一体化生产线上,制坯、吹瓶、灌装及封口等多步 工序仅十几秒便可完成。调研组获悉,企业强化数智技术赋能,科研成果产业化效果明显,通过智能制 造项目的建设,工厂单条生产线灌装速度提升至800瓶/分钟,生产效率极大提升。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 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 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调研组赴河南、山东两地,围绕"强化科 技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就科技创新如何推 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深入一线调研,掌握发展实情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调研组先后来到山东青岛、泰安、济南,以及河南平 顶山、洛阳、郑州等地。从企业展厅到生产一线,从科研院所到座谈会场,调研过程中,每到一处,调 研组成员都与相关企业和单位负责人、科研人员深入沟通交流,详细掌握相关科技创新成效经 ...
了不起的河南“智”造——从洛阳透视科技赋能河南现代制造业
He Nan Ri Bao· 2025-05-25 23:41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洛阳考察的首站,便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54年始建以来, 洛轴从一家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相继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如今,洛轴高端轴承产值占总产值比 重达70%,"十四五"期间已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它的发展历程已然成为中国制造业蓬勃发 展的样本。 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洛阳勇立潮头,以攻关利剑劈开创新之路:中信重工、轴研科技推出世界最大智 能化自磨机,以及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等尖端设备。"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 月、"北斗"组网等大国重器闪耀"洛阳创新"之光。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升至 55.8%,产业持续向高向新向优。 中钢洛耐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普莱柯落成中部最大生物安全P3实验室,龙门实验室创新运营机制, 伊滨智慧岛跻身全省前列,350余个创新平台如春笋破土,让洛阳创新平台总量跃至3949家……如今的 洛阳,创新浪潮奔涌不息,点亮发展新图景。 此外,2024年,洛阳技术合同成交额193.23亿元,同比增长25.2%;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3.47%,连续6 年蝉联全省榜首,5次超越全国均值……这亮眼数据的背 ...
在新征程上锻造“中国工业关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回访记
He Nan Ri Bao· 2025-05-21 00:0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 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习近平 轴承,作为机器运转的"精密关节",既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尺。 5月19日下午,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集团")全体职工无比激动——"习近平总书记来 到我们的智能工厂,来看我们了!"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5月19日摄)。 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 转型升级:"工业关节"展示中国制造硬实力 走进洛轴集团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一个个轴承如同工业文明的精密艺术品整齐陈列。从内径几厘米的 机器人轴承、新能源汽车轴承,到外径数米的盾构机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这些"工业关节"生动展示着中 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形,洛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莹难掩兴奋。他说,总书记对现代制造 业的关心,让洛轴集团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将在海上风电轴承、高速铁路轴承和新能源汽 车轴承等方面进一步布局,坚定不移发展高端制造业"。 世界上能转的机器,都离不开轴承。 洛轴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