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勤蜜瓜
icon
Search documents
签约79个合作项目 甘肃武威农产品组团进京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29 09:27
武威地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的最佳区域,是甘肃传统农业大市和国家商品粮基地,被誉为中国蜜瓜、人 参果、茴香、食用菌、高原夏菜、肉羊之乡。近年来,武威市精心勾勒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 业带",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倾力打造西部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区。武威市用全省不到6%的 粮播面积,贡献了10%的粮食产量,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连续四年全省第一,筑牢了"藏粮于地"的坚实 底盘。全市农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羊、猪、奶牛存栏量和蔬菜、食用菌、蜜瓜、藜麦、茴 香等特色农作物产量均居甘肃第一,牛、禽存栏量位居第二。打造了49个"甘味"品牌、316个"三品一 标"农产品和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通过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农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 的品质飞跃。全市年产优质蔬菜320万吨、瓜果110万吨,畜禽年出栏量超1400万头(只),"高原夏 菜""民勤蜜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年均向北京新发地输送农产品12.45万吨。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武威城市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已吸引187个京津冀企业项目落户,总 投资177亿元。未来,武威市将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 ...
截至2024年底,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一代代治沙人不畏艰难、植树造林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守望·特别策划)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1:52
今年6月17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黄沙退却,新绿涌动。截至2024年底,我国53% 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荒漠化防治离不开全民广泛参与,更离不开治沙人的接力坚守。从挖坑种树到沙漠锁边,逼退了沙线, 却熬白了头发;从"板上发电"到"板下种植",贡献智慧与力量,让防沙治沙更有科技含量;从"沙进人 退"到"绿进沙退",一代代治沙人接续传承,一个个绿色奇迹不断书写。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山 西、内蒙古、甘肃三地的治沙人,听他们讲述久久为功征战沙海、播撒希望的故事。 ——编者 山西右玉县村民王占峰扎根荒山种树40多年 一次选择 就是一生的承诺 本报记者郑洋洋 这是一双粗糙的手。和王占峰握手时,记者观察到,他的手心布满因劳动结下的茧子。王占峰是山西右 玉县牛心乡老墙框村人,30岁那年,他从几公里外的村子跑到石砲沟种树,这一待就是40多年。 "昨晚刚下了一场雨。趁着有水,赶紧上山看看。"王占峰凌晨4点就起了床,扛着铁锹上了山。 王占峰就住在靠近沟边的坡上。从屋门口往远处望去,满眼皆是绿意。绿草、樟子松 ...
沙漠腹地的“中国蜜瓜之乡”科技加持“甜蜜经济”
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地带,年均15℃的昼夜温差和洁净的沙质土壤,造就了独特 的蜜瓜生长黄金带。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勤所产白兰瓜就以肉汁甜爽,味道芳香、大小均匀、易 储耐运而走俏市场,蜚声海外。1984年引进试种成功黄河蜜以来,以黄河蜜为主的蜜瓜生产就成为民勤 经济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总产量45万吨。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蜜瓜扎堆上市,价格"跳水",成为当地蜜瓜产业发展瓶颈。如何打破农产品集中 上市价跌困局,实现效益与增收双赢?民勤县积极探索破局之道,通过引导农民优化瓜业种植结构,精 准对接市场需求,创新采用"错峰种植"模式。 一方面推动春季蜜瓜提前上市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实现秋季延后销售延长供应周期,有效填补市场空 白,逐步构建起四季有鲜瓜的产销新格局,为瓜农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民勤县创新推行"两年五茬"与"两棚轮换倒茬"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穴盘育苗、生物防控等现代农 业技术,配套自动化卷膜通风系统,使温室利用率提升150%。 通过科学规划秋冬茬、冬春茬、越冬茬生产周期,结合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既攻克"连作障碍"难题, 又实现蜜瓜周年化供应,有效缓解市场"旺季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