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与养殖
icon
Search documents
苗乡山村气象新
Jing Ji Ri Bao· 2025-07-04 03:49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近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走马乡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过去,这里是武陵山深处一 个环境差、矛盾多的落后小山村。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改善、基层治理创新和产业发展,乡村面貌焕 然一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走马乡把抓好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打造文明村镇的首要突破口,创新建立了"六干净一规范"标准,将 人居环境细化为"院坝、房间、厨房、厕所、床铺、个人卫生干净+物品摆放规范"的具体规范准则。同 时推行"积分制",村民通过打扫卫生、参加"德润苗乡"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米、 油、香皂等生活用品。 "'积分制'等一系列举措的有效实施,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从'政府要求干'到'村民自觉干'的彻底 转变,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大幅提高,乡村'颜值'有了极大的提升。"王松说。 在村民淳秋发家中,院坝里摆满了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的花台、花盆和装饰,整洁又美观。"以前没 事就打牌消磨日子,现在一有时间就整理院坝,拾掇花草。居住环境搞好了,不仅住着安逸,还能攒积 分换东西,一举两得。"淳秋发说,自从乡里实施环境卫生整治以来,各家各户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 强,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比以前更高了。 " ...
签约79个合作项目 甘肃武威农产品组团进京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29 09:27
武威地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的最佳区域,是甘肃传统农业大市和国家商品粮基地,被誉为中国蜜瓜、人 参果、茴香、食用菌、高原夏菜、肉羊之乡。近年来,武威市精心勾勒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 业带",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倾力打造西部现代寒旱农业示范区。武威市用全省不到6%的 粮播面积,贡献了10%的粮食产量,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连续四年全省第一,筑牢了"藏粮于地"的坚实 底盘。全市农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羊、猪、奶牛存栏量和蔬菜、食用菌、蜜瓜、藜麦、茴 香等特色农作物产量均居甘肃第一,牛、禽存栏量位居第二。打造了49个"甘味"品牌、316个"三品一 标"农产品和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通过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农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 的品质飞跃。全市年产优质蔬菜320万吨、瓜果110万吨,畜禽年出栏量超1400万头(只),"高原夏 菜""民勤蜜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年均向北京新发地输送农产品12.45万吨。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武威城市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已吸引187个京津冀企业项目落户,总 投资177亿元。未来,武威市将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 ...
新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程质量 控制体系等要求实施生产与管理,具有一定规模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批准的种植区域或养殖 场所,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对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 大。 新疆各地按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在组织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等多个关 键环节同步发力,对产地环境、质量追溯等进行严格管理,稳步扩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 模,筑牢绿色食品原料基础。目前,已建成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涉及小麦、玉米、苹果等多 种各地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作物。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在对原料基地加强监管之余,围绕绿色食品标志许可 审查要点等,面向绿色食品生产者和原料基地管理者进行培训,提高绿色食品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内部 监管和品牌化经营水平。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足资源环境优势,稳步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截至目 前,已累计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3个,总面积达1500余万亩,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 列。 新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以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基础,以"优化 ...
黑龙江农产品走向“全国名特优新”之路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公告,公布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下简称"全国 名特优新")名录,黑龙江省呼兰寒地鸡、桦南紫苏油、齐齐哈尔白鹅入选其中。 据了解,本次全国共有251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均是经地市级、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农 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业务技术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 认,并在部农安中心官网公示,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要求。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5个产品 纳入名录,16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获得标识使用授权,其中齐齐哈尔鲜食玉米、齐齐哈尔白鹅、双鸭山 鲜食玉米、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5个市域级产品纳入名录。已纳入名录的产品从粮食、食用菌、杂 粮,扩展至冷水鱼、油料、蔬菜、果品、畜禽、禽蛋、蜂产品等12个品类。 何为"全国名特优新"? 此次入选的齐齐哈尔白鹅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报告》中,也一样是"营养又好 吃":鹅瘦肉呈淡棕色,皮下脂肪偏淡黄,表面有光泽,煮熟后,汤汁清澈,油滴团凝聚于汤汁表面, 味道鲜美,具有鹅肉特有的鲜香味,肥瘦适宜,组织致密 ...
从田间到直播间,济南起步区探索“流量”变“销量”新路径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13 10:2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浩 "朋友们,别看我们高温大棚里的西瓜个头小,但是口感好,皮薄瓤甜汁多,看这瓜纹,自然生长、咬 一口甜到心坎里!"近日,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小栏庄村党支部书记吴玉博举着刚摘的"伴春甜"西瓜, 在瓜田里支起三脚架直播。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太平街道的村党支部书记化身"新农人",以直播间为田垄,用手机作农具, 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书写了一幅"流量变销量、屏幕连民心"的鲜活画卷。 田间地头变直播间,特色产品成"爆款" 走进太平街道小栏庄村西瓜种植基地高温棚,放眼望去,满目绿色的大棚内,一个个袖珍的绿皮西瓜悬 挂在藤秧上。村民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摘。"今年头茬西瓜3月中旬就上市了,比往年早,供不应 求。"吴玉博介绍道。 前石村党支部书记郭玉涛瞄准锦鲤养殖市场,引进进口鱼种自主育苗。一到晚上,郭玉涛的鱼塘就热闹 起来,五彩斑斓的锦鲤游弋水中,吸引直播间大批爱好者下单。一场"拍卖会"在直播间火热进行,每天 晚上都有村里的年轻人到这里直播卖鱼,工人们则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忙着捞鱼、装袋、充氧、打包。 "太平宝"西瓜相较于其他品种西瓜,具备独有的特点——上市早,市场供应期长,高温棚、早春大拱 棚、中小 ...
杭州10个名优产品入选新一批省级“土特产”
Mei Ri Shang Bao· 2025-05-08 22:25
建德西红花,从汉晋药用记载到全国唯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其"红色金子"的产业化路径堪称农业文化遗 产活化典范;建德油茶则以古法压榨工艺对接3000家销售终端,实现"一杯茶油香飘20国"的跨越。 创新产品集群 从单一种养到三产融合的突破 商报讯(记者汤佳烨)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浙江省第四批名优"土特产"及浙江省首批"土特产"新 品名单,杭州10个经典产品成功入选第四批名优"土特产"名单,14家企业产品成为首批"土特产"新品, 数量居全省前列,集中展现"浙里优产"的杭州力量,展现出"山水农产"与"产业智慧"的深度融合。 地理标志矩阵 从生态禀赋到产业品牌的跨越 此次入选的名优"土特产"中,余杭甲鱼以3年仿生态养殖周期、钱塘白对虾在盐碱沙地环境中形成的高 蛋白特质,成为杭州水产业"双璧"。富阳鲜竹笋依托"金衣白玉"的千年美誉,将竹林碳汇优势转化 为"舌尖经济";临安高山蔬菜与天目小香薯借势天目山富硒土壤与垂直气候带,构建起"海拔经济"的立 体发展模式。 在人文传承维度,桐庐新合索面的六道手工工序被列入非遗保护,清晨晒面场景成为"诗画浙江"的乡村 美学符号;阳山畈蜜桃在昼夜温差中积累的"甜酸黄金比例"、千岛湖枇杷依 ...
三水农产品北上“蔬菜之乡”架起合作“高速路”
四月的寿光,春风轻拂,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现场热闹 非凡。4月20日,广东三水第二届现代农业好品好企好园区链接会(以下简称"链接会")在菜博会一号 馆举行。这场跨越南北的农业盛会,既实现了三水特色农产品首次规模化"北上"展示,更与寿光达 成"1+3"战略合作。"中国蔬菜之乡"寿光与"中国鳜鱼之乡"三水携手合作,让三水好品、好企、好园区 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随后,三水区乐平雪梨瓜协会与寿光市蔬菜协会、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与三水区农业科创中心、三水 区物资集团与寿光市农控集团分别签署合作意向书。 三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陈勇表示,寿光模式代表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先进模式,尤其是瓜 果、茄果、辣椒的品种多样化、技术先进性以及特色品牌推广等,都很值得三水学习。将结合三水实 际,推动"寿光模式"在三水落地生根,全面提升三水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此次"1+3"协议签订,不仅是两地农业合作的新起点,更展现了三水主动对接外部资源、积极融入全国 农业发展格局的魄力。寿光作为全国蔬菜产业的标杆,其成熟的产业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市场渠道,将助 力三水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