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购物服务

Search documents
香港商铺结业潮远比想象中严重
Hu Xiu· 2025-06-30 06:0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宋无衣港漂生活随记,作者:宋无衣,内文图片及头图均来自:作者拍摄 香港商铺关门结业潮远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 昨天陪老人在筲箕湾逛街,妈妈说楼下空了好多铺面,哪几个铺面从去年结业到现在就空置了。哪家准备结业现在打折甩卖,哪家已经结业一直没租出 去,我妈对筲箕湾铺面结业情况门清。 我这才留意到,确实如此。 这一轮北上消费潮和超额地租把香港实体店铺逼上了梁山。现在拼多多、淘宝、京东攻港,香港实体零售商恐怕难以维系,只有闭店一条路。 部分商家已经先人一步转型做了两送饭,特价超市等等。有部分高才老板拿身份后开的加入这些还能尚存行业竞争,恐怕激烈程度不止一点点。 看着一排排空置的铺面,满大街的两送饭快餐、茶餐厅。心里蛮不是滋味。这跟我很多年前对香港的印象相去甚远,也不应该是香港应有的样子。港风从 来都不是这样的。 非常明显,香港商业面临重新洗牌。消费者从来都是趋利的,不能批评消费者不对。是什么东西出了问题?很多人归根于超级地租,导致高租金导致这一 切。有一定道理,也不是全部。总之香港商业或许面临一轮腥风血雨。 狼来了,不是说说而已。 新港人与JD、PDD的习惯和喜欢是源于十多年的使用习惯。如果有一 ...
县域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无限值得深耕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24 02:57
刚刚公布的京东"618"数据显示消费趋势出现新变化,其中一个是下沉市场消费活力十足,县域农村地 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30%,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40%。南昌市南昌县、菏泽市成武县分别成为京 东"618"消费力最强、消费力增长最强区县。很多人不太关注的县域农村地区,已经成为消费潜力巨大 的市场,值得深耕。 我国城镇化率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县域农村依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大的人口规模就意味着庞大 的消费需求。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到提升生活品质的家电、数码产品等,县域农村的消费需求旺盛。而 且,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消费需求还在不断升级和多样化。过去,县域农村消费可能主要集 中在基本的生活物资上,如今,人们在健康、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也逐渐增加。这种需求的多样性 和升级趋势,为企业和商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可否认,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县域农村的消费能力与大城市相比曾有明显差距。但近年来,乡村振 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让县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的明显提升, 直接带动了县域农村消费能力的大幅增长。来自县域农村的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低价商品,而是开始 追求品质、品牌和个性化。这种 ...
线上消费投诉频发,监管质量受到质疑
Sou Hu Cai Jing· 2025-06-18 18:12
近期,正值电商平台618大促,网上购物纠纷常见,当消费者与商家有矛盾时,通常会找电商平台介入,解决不了的话,才会向市场监管部门或12345投诉举 报。然而近期,我们梳理12345市民热线却发现,直接投诉监管部门在解决消费纠纷过程中不公平甚至不作为的也不少见。背后原因到底何在呢? 比如我们就了解到,某电商平台注册所在的一个街道市场所,一年接到的消费投诉超过8万件,占全区投诉总量的76%,而该所却只有3名干部专职处理消费 投诉。另一个所的基层干部告诉我们,该所2名干部和4名辅助人员6个人,每天要面对1400件来自某一个平台的投诉工单,而这个市场所管辖的平台并不止 根据所在地管辖原则,平台企业的投诉,无论来自全国哪里,最终都会集中到平台所在省市的注册地,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来处理。比如:全国消费者对拼 多多的投诉,都会集中到长宁区市场监管局;而针对抖音商城的投诉,则由杨浦区市场监管局来管。最极端的情况,可能是全部投诉最终都会集中到一个街 镇的市场所来处置。 在上海12345市民热线系统内,出现了大量涉及线上平台消费纠纷的投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投诉针对的不仅是平台或商家,而是明确将市场监管部 门作为投诉对象。 我 ...
购物节“脉冲式”营销不可继续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3 10:25
毫无悬念,今年的618电商购物节再次刷新促销周期长度:从5月13日开始,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启了618 大促销的活动。 618和双11是一年中两个最重要的电商购物节,大促销已经从最初的购物节当天,延至如今的跨度1个月 之久,今年更是拉长到了5周。 促销季的集中销售,也对后面整个生产、物流链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促销期间订单暴增必然导致供 应链承压,而日常订单量萎缩使得资源利用率波动剧烈。物流企业在大促销后常面临设备闲置和人力过 剩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促销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抢夺有限的流量和营销入口,头部品牌有资源优势抢占流量, 平台的机制也将流量向头部商家和有增长潜力的商家倾斜。但中小商家该怎么承担高额营销成本去抢占 流量? 算一笔账就知道大促销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以美妆类目为例,平台对品牌销售额的抽成在8%左右, 当然不同类目商家与平台的抽佣并不一样,而且抽成比例还跟GMV(商品交易总额)阶梯挂钩。另外还有 一笔很大的费用是平台的站内投放,包括投站内流量端口以及品牌露出,比例大概占GMV的20%—30% 左右。 对于很多品牌来说,线上销售正在变得无法自拔,低价集中大促销带来的销售额,使得品牌方为了市场 份额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