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

Search documents
蒙草生态:态构建“保·育·繁·推”一体化体系 以草种创新驱动生态修复与草业高质量发展
Quan Jing Wang· 2025-07-12 01:23
交流会中,问及蒙草生态在2024年构建了"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内容及优势,蒙草生态董事、董 事会秘书邓一新表示,公司专注草种科技创新,已经建立起草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 种质 资源是优质种源保障的基础。公司历时20余年,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国家重要野生植 物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在北方重要典型生态区建有荒漠区沙生、盐生植物种业研究院、黄灌 区耐盐碱植物种业研究院、耐冷寒植物种业研究院、草原生态种业研究院等18个专业研究院,采集驯化 耐旱、耐风沙、抗逆性强的植物种质资源,构建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保护体系。目前收存 植物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涵盖生态修复、饲草、道地中草药、特色作物等; 土壤样本165万份。 公司拥有多个应用广泛、商业价值突出的草品种权。公司依托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 开展科研攻关,突破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关键基因挖掘、高效基因编辑与遗传转化体系等技术瓶颈,形 成优质草种选育技术体系。选育295种乡土植物,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的草品种,获7项国 家植物新品种权。选育与转化的16个苜蓿品种已覆盖国内 ...
平谷这处占地1.6万平方米的“植物梦工场”建成
Xin Jing Bao· 2025-07-07 12:49
另悉,除智能育苗工场外,桃源里欢乐田园项目还包含农文旅全季温室集群"桃趣魔方"、复合商业空 间"农业中关村零号店"、桃源花海景观、游客集散中心、林下休闲空间、稻田游览空间、农业中关村国 际交流中心等业态内容。目前,桃源花海景观、游客集散中心已全部竣工,全季温室集群"桃趣魔方"一 期、农业中关村零号店计划9月底完工,林下休闲区已启动给水、电路等施工建设,预计8月份完工。项 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农旅休闲、汉风体验、田园度假、和美乡村"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集群。 智能育苗工场深度融合荷兰文洛型温室技术与本土气候特点,配备先进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及环境调控 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动态优化,确保四季稳定产出。 工场建设两个单体温室,为草莓育苗、蔬果培育、本草种植等提供广阔空间。夏季室内温度可精准控制 在15-28℃之间,最高不超过30℃,为作物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温室凭借卓越的保温、降温及环境调 控能力,完美支持春、夏、秋、冬四季的高品质种植,彻底突破季节限制。无论是草莓育苗、蔬菜盆 栽,还是特色造型栽培,都能在这里高效生长,实现生态友好型生产。温室还配备水肥一体化控制、通 风、多功能 ...
辽宁再增三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圃)
Liao Ning Ri Bao· 2025-05-29 00:46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四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第一批国家草种质资源圃,我省新增 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圃)3处,分别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辽宁省森 林经营研究所辽东楤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态草种质资源圃(沈阳)。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完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加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圃)建设管理,指导国家 种质资源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目标树种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工作,切实提高我省林草种质资源库(圃) 建设发展水平。 据介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总面积318亩,收集、保存来自全国及 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李、杏种质资源1840份,在提升李、杏种质资源多样性保育能 力、推动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东楤木国家林木种质资 源库总面积690亩,目前已收集保存辽东楤木种质资源252份,选育的"棉龙"品种已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 定,不仅经济价值突出,对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也有着积极影响。沈阳农业 大学国家生态草种质资源圃(沈阳)以收集保存辽宁省及周边地区的野生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选育 品种 ...
蒙草生态(300355) - 300355蒙草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15:32
3、请问蒙草是不是内蒙最大的生态环境上市公司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草种科技为核 心,立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专业从事草种业和生态修复业 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生态修复类上市公司。谢谢! 4、请问公司未来有没有并购重组的想法?或者潜在标的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重大事项 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披露,请您关注公司公告。谢谢! 5、高管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 他主要企业的业绩表现?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以草种科技创新为核心,持续构 建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推广、生态技术输出为一体的全产业 链服务体系。依托全国布局的草种良繁基地,为"三北"工程、 退化草原修复、沙地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提供适配种源保障,重 点参与防沙治沙与风光电一体化协同生态治理工程,助力国家 "三北"工程三大战役全面实施。与其他生态修复类企业相比, 公司已经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土种源保障+生态大数据导 航"的蒙草生态修复模式。 在生态修复领域,公司深耕西北地区生态修复多年,在乡土 种源保障、智能机械装备、创新防沙治沙产品和荒漠化治理集成 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在国家全面推进"三 ...
呼伦贝尔市首次发布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07 01:46
近日,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历时5年的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阶段性 成果。此次普查覆盖全市12个旗市区及6个直属林业局,投入15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布设171条样线, 调查线路长达6.38万公里,覆盖超80%面积。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技术,本次普查精准记录维管植物114科470属1229种,其中草本植物967 种、木本植物262种。包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25种,发现古树群2处、珍稀植 株1400余株,全面揭示了呼伦贝尔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家底,绘就其林草资源"全景图"。 5年来,共收集植物标本1255份、种子1060份,录入信息12158条,拍摄照片2.2万张,为全区种质 资源库分库建设提供关键素材。 在成果转化上,呼伦贝尔市打通"保护—利用"链条,将收录的1229种植物细分21个专项名录,发布 《植物简志》,对植物形态、经济价值与保护建议进行系统解析。这两项权威性成果发布,兼具科研参 考和科普价值,推动呼伦贝尔市构建其保护利用新体系及绿色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呼伦贝尔市将深化数据应用,接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信息平台,为生态修复、种业创新提供 支撑;强 ...
我国草原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4-30 03:37
草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自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将草原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过6年多的努力,我国草原 生态保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尽管全国草原生态状况已走出低谷,实现了由本世纪初的"整体恶化"到当前"整体改善"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高 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修复治理难度大,目前仍有约7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草原保护修复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为统筹推进草种业全链条发展,国家林草局将草种业发展纳入《"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和《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启 动了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首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成立了国家林草局第一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建立起国家和省两级品种 审定制度,确定了30处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新建近60万亩的草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良乡土草种近2.5万吨,有力地支撑了"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草种需求。形成了青海20 万亩披碱草种子、内蒙古10万亩羊草种子等大规模优良草种扩繁基地,涌现出一批草种业龙头企业和亮点项目。 当前,我国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