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技术

Search documents
共建“一带一路”惠及更多民众
Jing Ji Ri Bao· 2025-06-20 21:58
共建"一带一路"民生项目的参与主体也日益多元。在政府引导下,企业、金融机构、地方医疗机构等成 为民生项目落地的重要力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党、青年、媒体、智库等也积极围绕绿色发展、 减贫等民生议题深化交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中国还与众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缔结友好城市关 系,着力构建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毗邻地区到更广区域的"心联通"格局,主动对接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更多需求,有针对性更新民生项目库,为民生合作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必将进一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与"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拓展与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绿色生态、农业合作、减贫和人道主义等重点领域的交 流合作,打造出一条条凝聚共识、惠及民生的幸福路,让共建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共建"一带一 路"国家人民,为构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小而美"民生项目日益多元,覆盖范围持续拓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重大标志性工程与"小而 美"民生项目协同推进。在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维护与运营过程中,往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民生设 施、为当地人民开展 ...
携手推动绿色发展 共筑生态文明之基
Xin Hua She· 2025-06-05 00:52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飞沙走石的荒原,现在已收获第一批蔬菜。"非洲青年迈杜满眼喜悦。 迈杜曾在中国湖南大学求学,回国后进入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工作,参与了一系列与中国合 作的生态项目。如今,他正带领本地团队,协助中方运用科研试验与社区参与的办法,探索适用于撒哈 拉沙漠南缘到草原地区过渡地带的生态修复方案。 撒哈拉沙漠南缘,热浪蒸腾,细沙飞舞。广袤沙海中,一抹青绿展现勃勃生机:井然有序的田垄内,绿 油油的果树、菜苗茁壮生长;墨蓝色的太阳能板整齐排列,为灌溉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这里是"中非绿色技术公园"毛里塔尼亚示范项目现场。项目毛方协调员图拉德·迈杜告诉新华社记者, 项目实施以来,区域内风沙得到有效遏制,"与中国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荒漠化防治的新路径"。 在平沙万里间绘就生态画卷,是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指引下,中国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以实际行动,与各方携手推动共建一个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以生动实践,增添多国走绿色发展之路信心 "得益于中方传授的滴灌技术和防风固沙体系,我们种植了大量果树 ...
把“幸福草”带到更多地方(绿水青山守护者)
Ren Min Ri Bao· 2025-05-08 22:42
林良辉摄 核心阅读 从国内到国际,把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推广到107个国家;从食用菌转向草,坚持试验助力沙漠变绿 洲;探索菌草的多领域应用,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菌草事业……与菌草结缘20多年,林冬梅热爱菌草事 业,用实际行动为菌草事业发展传承贡献力量。 "我们团队到马来亚大学访问交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通过培训示范、开设菌草学课程、加入联合国 菌草项目等方式,推动菌草技术在马来西亚的创新和应用。"前不久,刚从马来西亚回来的林冬梅,来 不及休息,又投入到录制联合国菌草项目英文教学视频的工作中。 今年50岁的林冬梅,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去年 一年,林冬梅六成时间都在外奔波。"越来越多的国家从菌草技术中获益,我们也要继续提升技术水 平。"她说。 "2005年,在南非工作期间,我第一次意识到,菌草技术能改变当地不少贫困人口的命运——学习掌握 菌草技术,能增加收入,能把孩子送进学校,能在村里开杂货店,还能买车雇人经营运输,改变自己和 家人的命运。"林冬梅说。 从一家一户建菇棚示范推广,到创新"菌草技术国别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再到在非洲 高校开设菌草学课程,林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