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保护芯片

Search documents
兆易创新赴港 IPO,一年狂卖 43 亿颗芯片
是说芯语· 2025-06-21 01:55
从细分龙头向综合型半导体平台跃迁! 6 月 19 日,国内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递表港交所,拟 "A+H" 上市。 兆易创新 2024 年销量 43.62 亿颗芯片,收入 73.56 亿元,NOR Flash、SLC NAND Flash 等多项 产品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全球唯一在 NOR Flash、SLC NAND Flash 等领域均进全球前十的 IC 设计 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 34 亿元,技术员工占比超七成。具体如下: 一、存储芯片龙头 "A+H" : 一年卖43亿颗芯片 作为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领域的标杆企业,兆易创新于6月19日正式递表港交所,启动"A+H"双资本平台 布局。 这 家由清华校友朱一明于2005年创办的企业,已形成覆盖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 基型DRAM、MCU及传感器芯片的全产品矩阵。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兆易创新在NOR Flash(全球第二、国内第一)、SLC NAND Flash(全球第六、国内第一)、MCU(全球第八、国内 第二)等领域均跻身全球前列,成为国内唯一在四大细分市场均进入全球前十的IC设计公司。 以下文章来源于芯榜 ,作者芯榜 ...
国产芯片并购,加速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6 01:12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过去几年,科创板经历了一轮"放水提速"后,监管节奏趋于收紧。以芯片企业为代表的硬科 技板块,IPO审核门槛明显提高,估值中枢逐步回归。在此背景下,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实现 资本化、产业协同的新路径。 尤其是在2024年6月,《八条措施》《创投17条》相继出台,监管层明确释放出支持硬科技企业通 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政策信号,同时配套构建了包括"定向可转债"等在内的金融工具体系,显 著提升了并购交易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市场波动带来的估值博弈风险。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至2025年,发生了不少并购案例:思瑞浦并购创芯微、纳芯微吞并麦歌恩、 南芯科技收购昇生微,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杰华特收购天易合芯,乃至信邦智能"跨界"控股英 迪芯微,国科微收购中芯宁波。。。。。 科创板企业普遍具有研发导向强、成长性高的特点。在当前"技术壁垒"与"盈利可持续性"成为资本 关注核心的环境下,并购对被收购方而言,是一条相较IPO更高效、更确定的资本路径;而对收购 方而言,则是补齐技术短板、拓展产品矩阵的关键举措。 此前纳芯微的主要布局是在电流传感器,麦歌恩的磁传感器产品线覆盖磁开关、电 ...
南芯科技(688484):端到端全链路产品布局 汽车/工业产品加速放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5 02:31
南芯科技收入规模位居国内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前列,且以消费类产品为稳定盈利基石。近年来,公司在 深耕智能手机等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宽产品能力边界,向汽车、AI 服务器等领域拓展,挖掘增 长新动能。管理层具备较强的产业洞察力,战略布局贯穿产业机遇,同时深入一线参与研发销售与供应 链管理。 汽车电子:2024 年汽车电子芯片收入为0.86 亿元,同比增长179.07%。 公司以车载充电类产品为先锋,快速拓展至电源管理和智能驱动产品,面向车载充电、智能座舱、智能 驾驶、车身控制以及三电等应用重点布局。 目前产品覆盖智能座舱的升/降压的DC-DC 芯片、线性电源LDO、智能负载开关;ADAS 的电源管理芯 片如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的电源管理芯片和主控里的MCU、SOC 电源管理芯片;车身控制相关的高 低边驱动控制芯片、eFuse、马达驱动芯片、带功能安全的电源管理芯片等。2025 年4 月,公司推出车 规级高速CAN/CAN FD 收发器SC25042Q,适用于12V 和24V 汽车系统,可直连3V-5V 的微控制器,支 持高达5Mbit/s 数据传输速率。 有线充方面,公司有线充电方案覆盖10W-300W 的充电功 ...
南芯科技(688484):2024年营收实现高增 多元化布局已显成效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2 00:32
研发投入维持高位,产品矩阵日益完善。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37 亿元,同比+49.25%,研发人员数 量增至567 人,较上年同期增长50.00%,占公司总人数68.40%。高研发投入下,公司不断丰富各下游产 品品类。移动设备领域,公司不断丰富端到端全链路的产品矩阵,除了核心产品有线充电方案不断推陈 出新以外,公司还推出多款应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并实现锂电保护芯片的量 产,报告期内新品销量均增长迅速。智慧能源领域,公司自研的全集成反激方案 POWERQUARK?能够 进一步大幅减小适配器体积的同时提高转换效率,报告期内完成客户应用,未来有望持续贡献收入。通 用产品领域,公司在储能、光伏、通信等应用领域也推出了多款充电芯片,同时布局机器人、AI power 等新兴应用领域,积极拓展工业应用市场。汽车电子领域,公司重点投入资源,不断拓展产品品类,目 前产品覆盖智能座舱应用领域的升/降压的DC-DC 芯片、线性电源LDO、智能负载开关,ADAS 应用场 景的电源管理芯片如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的电源管理芯片和主控里面的MCU、SOC 电源管理芯片, 车身控制相关的高低边驱动控制芯片、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