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icon
Search documents
拉索发布新成果,发现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
Xin Jing Bao· 2025-11-16 22:49
此次研究发现,PeV能段的宇宙线质子主要来自微类星体这类"新源",它们具有明显高于超新星遗迹的 加速极限,能够产生超过"膝"的高能宇宙线。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发布最新成果。研究发 现,拍电子伏(PeV,10的15次方电子伏特)能段的宇宙线质子主要来自微类星体这类"新源",为理解 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曹臻解释称,黑洞是宇宙中最具吸引力的神秘天体之一,处于双星系统中的黑洞在吸积伴星物质时可产 生相对论性喷流,形成"微类星体"。拉索首次系统性地探测到来自五个微类星体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这 使得微类星体成为银河系内非常重要的一类PeV粒子加速器。 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这些来自天体的"信使",带着其诞生地的天体物理环境信息来到 地球。通过对宇宙线的研究,可以了解星系、恒星等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在宇宙线能量分布图上,有一 个关键转折点,大约在3PeV(千万亿电子伏)处,宇宙线的数量会突然急剧减少。这个拐点因为形状 酷似人的膝盖,被形象地称为"膝"。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由中国科学家自主设计、建设并运行。凭借在伽马天文探测的高灵敏度 ...
敢想 敢干 敢当
Ke Ji Ri Bao· 2025-06-23 00:53
如今,"拉索"产出的多项成果,突破了过去的理论极限,更新了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正在书写中 国人自己的宇宙观。 现在,目光从西南高原移向东北平原。 主题宣讲中,梁爱珍带来的故事,和黑土地有关。梁爱珍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 所。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去克服,再困难还要去克服,克服就是要去做这个做不了的事。"6月19 日,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的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在北京举 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战在讲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时,回忆起 了"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的这句话。 经历4代人接续奋斗,"拉索"在四川稻城海子山建成,使得中国宇宙线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预研到立项再到建设,科学家团队长期坚持,克服重重困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敢想、敢 干、敢当"的"海子山精神"。 2009年,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建设"拉索"设想。但是,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工程能否完成,科学目标 能否实现,都是问号。但曹臻坚信,只要探测灵敏度能上去,就一定会有重大发现。 建设开始后,挑战更是一个接一个。 "拉索"建在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