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

Search documents
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突破3100℃,中国空间站“炼丹炉”刷新世界纪录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25 03:28
1.【突破3100℃,中国空间站"炼丹炉"刷新世界纪录】8月24日消息,近日,在距离地面大约400公 里的中国空间站,一台现实版的"炼丹炉"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这台藏在中国空间站的"太空炼丹炉",其实就是位于天和核心舱里面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上天四年 来,它一直忙着"炼丹",只不过炼的不是长生不老的丹药,而是能扛住火箭发动机烈焰的钨合金、铌 合金等"耐热高手",以及一些新型材料。(光明网) 2.【今年前7个月中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8月24日消息,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以 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 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汽车 制造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1%。(央视新闻) 3.【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启用】8月24日消息,全球首个超阶零 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之所以叫"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这个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 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 ...
新华财经早报:8月25日
Xin Hua Cai Jing· 2025-08-24 23:37
今日央行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8月MLF净投放达300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国家能源局:7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 暑期文旅经济热度持续攀升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破8亿人次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0亿元 国家能源局8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其中,省内交易电量4614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7.3%;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绿电交易电量2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2%。(新华财经) 2025年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记者8月24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8.23亿人次,同比增长 6.4%,日均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新华社) 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考虑到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 期,这意味着8月MLF净投放达到3000亿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符合市场预期。(新华财经)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消息,今年以来,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强调,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加快突破GPU等关键核心技术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8-24 23:01
|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NO.1 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加快突破GPU等关键核心技术 8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熊继军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强调,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 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 算力设施,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加快突破GPU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NO.2 中信证券:此轮行情并不是散户市 8月24日,中信证券发布策略研报称,从各类资金情况来看,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 者并非散户;事实上本轮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都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既然都是聪明的钱入 场占主导地位,就不能执迷于类比过往行情走势。随着2020—2021年发行的产品整体步入盈亏平衡区 域,市场会有个新旧资金接力的过程;未来行情的延续需要的是新的配置线索,而不是拘泥于"钱多"和 流动性。配置上,建议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开始关注化工,逐步增配一些"反内卷+出海"品 种,9月消费电子板块也值得关注。 NO.3 SpaceX"星舰" ...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 成功海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8-24 21:02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8月23日清晨,在南海的晨曦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经 过8个小时作业,从4140米深海凯旋,成功完成海试,我国深海研究又多了一个"科考利器"。 ...
中大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8-24 12:57
南都讯 日前,南海中沙海域,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 (ROV)"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中山大学"号 正式跨入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 "海琴"号下水试验。 连日来,"海琴"号深海ROV完成多个潜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140米,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实况 检测了各项技术指标及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 工程师崔运璐介绍:"开展深海试验前,这套ROV所有零部件在陆上试验环境中都通过了6000米压力测 试,这次海试主要是起到验证作用。按照常规准则,基本上大部分6000米级装备通过4000米级实际海试 验证后,就可判定满足全深度指标要求。 " 这套深海科考型ROV针对深海探测场景研发,由中山大学专项支持,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生产,加 装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船体,可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能近海 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基因获取等深海科考工作,将助力立体化深 海科学研究取得更大进展。 "海琴"号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