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天期通知存款
icon
Search documents
【理财锦囊】 “双节”期间,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9-29 22:27
目前,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均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以工银 理财为例,其9月25日发布的"节前理财攻略"显示,投资者若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现金管理类 或开放式理财产品,9月30日即可确认份额,从而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9天假期收益。招银理财则在 9月24日的公告中建议,可通过"现金理财+短债理财"组合实现"人闲钱不闲"。现金理财方面,9月29日 24:00前买入24小时营业的现金类产品,可多享9天收益;短债理财方面,9月30日17:00前买入招银短债 理财,同样能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不过,假期理财需警惕三类风险,避免收益不及预期。首先是募集期收益损耗风险。处于募集期的理财 产品,资金在募集阶段仅按活期利率计息,而非产品标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以"双节"为例,若某产品 募集期包含整个假期,投资者看似"提前布局",实则假期期间仅能获得活期收益,需仔细计算募集期与 计息期的时间差。 其次是流动性匹配风险。部分产品在封闭期内无法提前赎回,投资者需提前梳理假期资金使用需求,若 有旅游、消费、应急等支出计划,应优先选择开放式、申赎灵活的产品,避免因资金锁定影响使用。 平安理 ...
“双节”期间,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Sou Hu Cai Jing· 2025-09-29 22:16
此外,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的"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也值得关注。具体操作分为两步:9月 29日15:30前买入9月30日资金可用的国债逆回购产品,获取一笔收益;9月30日15:00前再将可用资金买 入T+0类ETF,叠加享受假期票息收益,实现"一份本金、双重收益"的配置效果。 除理财产品外,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也是稳健型投资者的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保本保息,当前 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适合短期闲置资金存放。若投资者已开通证券账户, 可参与国债逆回购,操作便捷且风险较低,同样能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不过,假期理财需警惕三类风险,避免收益不及预期。首先是募集期收益损耗风险。处于募集期的理财 产品,资金在募集阶段仅按活期利率计息,而非产品标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以"双节"为例,若某产品 募集期包含整个假期,投资者看似"提前布局",实则假期期间仅能获得活期收益,需仔细计算募集期与 计息期的时间差。 李凤文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8天长假即将来临,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假期收益"的营销活动持续升 温。各类"9天收益计息""14天收益连享"的宣传话术密集出现,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 ...
【理财锦囊】“双节”期间 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9-29 18:23
不过,假期理财需警惕三类风险,避免收益不及预期。首先是募集期收益损耗风险。处于募集期的理财 产品,资金在募集阶段仅按活期利率计息,而非产品标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以"双节"为例,若某产品 募集期包含整个假期,投资者看似"提前布局",实则假期期间仅能获得活期收益,需仔细计算募集期与 计息期的时间差。 其次是流动性匹配风险。部分产品在封闭期内无法提前赎回,投资者需提前梳理假期资金使用需求,若 有旅游、消费、应急等支出计划,应优先选择开放式、申赎灵活的产品,避免因资金锁定影响使用。 最后是市场波动风险。无论是短债理财还是债券型产品,均受市场环境影响,长假期间宏观经济数据、 政策变化等因素可能引发市场波动,进而影响产品收益。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收益预期,避免因短期波动 产生情绪波动,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而非盲目追逐"高收益"宣传。 李凤文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8天长假即将来临,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假期收益"的营销活动持续升 温。各类"9天收益计息""14天收益连享"的宣传话术密集出现,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推出专属产品 等方式争抢闲置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假期理财新选择。 目前,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 ...
1年期跌破1%、活期降至0.05%,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5-20 04:58
本文字数:142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2025.05. 20 作者 | 第一财经 亓宁 存最高仅为1.3%,即按照挂牌利率不上浮,继续保持倒挂状态。 此次存款利率调整已在市场预期之内。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降准 降息,同时提到央行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20日出炉的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显示,5年期以上LPR为3.5%,上月为3.6%;1年期 LPR为3%,上月为3.1%,均下行10BP,与此前逆回购利率调整幅度一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3.75%的历史 低位,商业银行净息差也回落至1.43%的低点。"本轮LPR降息落地后贷款利率料将进一步下行;本 轮存款降息和LPR调降同步落地,是在利率自律机制影响下,商业银行主动稳定息差的举措。"明明 说。 从调整范围和幅度来看,此次大行活期存款利率降幅与去年10月调整时降幅一致,3年期以下定期存 款利率降幅较上次收窄10个基点,3年期及5年期品种利率降幅与上次一致,均为25BP。有行业人 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定期存款仍是压降负债成本的重要方向。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