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帛画

Search documents
文脉华章·文博日历丨长沙,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Yang Shi Xin Wen· 2025-06-14 01:56
今天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在长沙举行 长沙本身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今天,跟着《文博日历》 开启一场长沙"博物馆之旅"吧! 长沙,期待与你"湘"遇! 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长沙必打卡的8个宝藏地 天上一颗"长沙星" 地上一座长沙城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5万年至2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活动 自秦朝设立长沙郡以来 它的城名、城址未曾改变 长沙见证了 秦朝的烽火、汉朝的繁荣 唐朝的辉煌、宋朝的文艺、明清的变迁 直到现代的崛起 当你漫步于长沙的山水洲城之间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定让你目不暇接 今天 带你打卡长沙的8个宝藏地 国宝云集的"展厅" "长沙必看顶流国宝清单"快收藏! 如果说 长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那么 数十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就是 一个个分门别类的"宝藏展厅" 长沙拥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32座,非国有博物馆20座。 "宝藏展厅"中藏着许多惊世国宝 其中有不少还是 《文博日历》"亲测款"哦 "长沙必看顶流国宝清单" 请查收 湖南博物院 必看国宝一:素纱单衣 素纱单衣仅重49克,透光率达75% 文博日历丨汉服时尚 ...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
券商中国· 2025-05-17 23:20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绮地"乘云绣"实为坐垫 T形帛画发现改痕 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保存完好的女 尸、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等数以万件的精美文物, 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喻燕姣介绍,辛追墓中出土的随葬品部分有遣册或 木牌登记名录,绢地"乘云绣"出土时覆盖在药枕上,为双层的绢地"乘云绣"面,周缘镶以几何纹绒圈锦和淡黄 色绢,里层为素绢。有遣册记之为"乘云绣枕巾"。 而绮地"乘云绣"被发现时压在一件夹袍的下方。 "当时,由于专家们一直没有找到绮地'乘云绣'对应的遣册,且两物外观和纹样形似。所以尽管绢地'乘云绣'绣 工精致,而绮地'乘云绣'绣工较粗糙,两者材质不同,大家也都认为绮地'乘云绣'应该同样是枕巾。"喻燕姣 说。 但为何有两件"枕巾"?这一疑问一直萦绕在喻燕姣心中。通过深入研究北边厢出土陈设情形的老照片,喻燕姣 想到:一直被误认为是"枕巾"的绮地"乘云绣"会不会是"坐垫"? 喻燕姣赶紧翻阅遣册,果然发现了一个此前没有对应实物,名为"白綃乘雲繡郭中絪度一,赤掾"的遣册。"茵 ...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绮地“乘云绣”实为坐垫 T形帛画发现改痕
Xin Hua Wang· 2025-05-17 07:24
新华社长沙5月16日电 题:马王堆汉墓新发现:绮地"乘云绣"实为坐垫 T形帛画发现改痕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薛宇舸、戴斌 但为何有两件"枕巾"?这一疑问一直萦绕在喻燕姣心中。通过深入研究北边厢出土陈设情形的老照片,喻燕姣想到:一直被误认为是"枕巾"的绮 地"乘云绣"会不会是"坐垫"? 喻燕姣赶紧翻阅遣册,果然发现了一个此前没有对应实物,名为"白綃乘雲繡郭中絪度一,赤掾"的遣册。"茵即褥子,同'絪''裀',茵和褥是同义 词,因此并称'茵褥',遣册上记录的白绡也能和绮地'乘云绣'的原外观对应上。"喻燕姣说,专家此前整理遣册的过程中也发现多处"错别字"。"茵 席就是坐垫,所以我们认为,这一遣册记录的'茵度'很可能是笔误将'席'写成了'度'。" 这一发现纠正了最早专家们的发掘报告。喻燕姣说,当时的发掘报告编号将覆盖漆几的"几巾"和夹袍下的"枕巾"编反了,此次发现绮地"乘云 绣"实为"茵席",又进一步完善了发掘报告。 这是5月16日在湖南博物院拍摄的绮地"乘云绣"茵席。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湖南博物院16日举行发布会,公布多项马王堆汉墓研究成果:此前被认为是"枕巾"的绮地"乘云绣"实为坐垫,这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丝制坐 ...
数字化,让文物迸发丰沛的生命力
Ren Min Ri Bao· 2025-05-16 22:12
正如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所言,那件被无数次扫描的素纱襌衣,实体或许脆弱,但数字世界赋予了它 永恒的轻盈与文明的坚韧。数字化,让两者在一代代文博工作者的掌心内碰撞,迸发出更丰沛的生命力 ——这或许正是博物馆的未来。 除激光投影与巨型球幕的视觉硬件加持外,展厅还搭建了全景声学系统,将编钟、编磬、丝竹、管弦等 传统乐器的声音与自然界各类采集的音频结合,创造出与场景相得益彰的声音空间。我们从"时空""阴 阳""生命"三大数字空间出发,逐步揭开马王堆的神秘面纱。"时空"揭示了马王堆汉墓的神秘结构,呈 现了埋藏地底的千年文物,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丰盈而浪漫的世界。漆器、帛书悬浮流转,化为数字日月 与星河;编钟低鸣,揭开序幕,丝竹轻跃、鼓乐奏响,弦音随星象攀升,化为渺渺余响。在名为"阴 阳"的数字空间,漆器上的云纹于纱幔处流淌成星河,阴阳双龙破幕冲天。匿身于象征天圆地方的"生 命"球幕空间之中,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T形帛画在此展开"地、人、天"三界的巨幅;帛画中的飞升仪 式,恰是汉代人对生命"化入苍穹"的浪漫想象。 湖南博物院还将"元宇宙展厅"搬到了长沙市五一广场地铁站内,让通勤者与"西汉宇宙"不期而遇。这场 数字沉浸展览,以数 ...
马王堆汉墓文物T形帛画首次发现多处改绘痕迹
Xin Hua She· 2025-05-16 02:48
记者从湖南博物院5月16日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湖南博物院专家通过多模态图像信息采集手段(包括多光谱—高光谱成像、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 像)首次发现馆藏国宝文物T形帛画上有多处改绘痕迹。 发现改绘痕迹的T形帛画出土于马王堆一号墓,墓主是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辛追。这幅布景壮丽、想象奇特的帛画,被誉为湖南博物院"镇馆之 宝"之一。 图为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湖南博物院供图) 喻燕姣说,T形帛画用毛笔绘制,先勾勒线条再进行绘画着色等,改绘有可能是作画者在绘画时的常规操作,但原本绘有底稿的玉圭没有利用, 则有可能是T形帛画准备时间较早,到辛追夫人去世时,礼仪已经发生改变所导致。"在T形帛画上绘制的门吏是守卫天门,同时承担迎接辛追夫 人灵魂升天的职能,其手中执玉圭是一种非常高的觐见礼仪,多用于春秋战国时期,也许到汉代这一礼仪发生了改变,觐见时已不需要手执玉 圭。" 图为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有改绘痕迹的部分示意图。(湖南博物院供图) 图为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有改绘痕迹的部分示意图。(湖南博物院供图) 此外,专家还通过多模态图像信息采集手段发现了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的《车马仪仗图》右下方14列威武的骑兵方阵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