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Search documents
新华时评|守护一脉文渊 续写百年辉煌
Xin Hua She· 2025-10-10 10:52
守护一脉文渊 续写百年辉煌 新华社记者徐壮、杨湛菲 从"择中立宫""中轴对称"的智慧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和合之道;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坚守中,学 习"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冷板凳精神;从抗战时期"南迁北归,以身护宝"的故事里,理解百 折不挠、赓续文脉的家国情怀;从"太和学者"的对话中,读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 深邃道理…… 偌大宫阙中,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建筑,都蕴藏着无数生动的人和事,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 长卷,启迪着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文化情怀。 文化遗产,保护第一。完整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就要切实维护好故宫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 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同时,加强对故宫文物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 讲出文物背后的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文明高度。 今天,故宫博物院100岁了。这是我国文博界的一件大事。 她是历史的故宫:宫殿建筑始建于600多年前,藏有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195万件(套)国之瑰宝, 经历过抗日烽烟,见证过开国大典,亲历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变迁。 她也是新时代的故宫: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文物医院",每年吸引上千万人 ...
“潮”出消费新活力!文化IP跨界创新赋能传统文化全龄段“活态传承”
Yang Shi Wang· 2025-10-10 02:55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各地的博物馆依托特色展览、精美文创,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旅游地。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服 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提出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鼓励文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数字产品。近年来,各 地博物馆通过开放馆藏资源,携手社会化力量开发文创,让沉睡的历史走出展柜。 在浙江杭州吴越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与设计师、国资企业相关人员正聚在一起,讨论文创产品的后续开发工作。他们根据馆内收藏的 宝贵文物资源,围绕文物自身故事、纹饰纹样提取、文创产品设计等各抒己见。 杭州临安宋元陶瓷工作室负责人徐乔介绍,他们把博物馆这些东西做了一个二次创作,更符合现代人审美跟生活上需求,才能让大家拿到手、 用起来。 在吴越文化博物馆一楼,一家名为"吴越信物"的文创店就凭借着极具吴越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吸引游客们驻足购买。小到钥匙扣、冰箱贴大到 陶瓷摆件、毛绒玩具,每一件都承载着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不仅深入研究博物馆文物本身的器型和纹路,还会根据它们承载的历史故事进行延展创作,让文创产品兼具实用性与文 化内涵。这样的设计理念让文创店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
陕西:人文魅力与经济活力相辉映 暖心服务与有力保障共护航
Shan Xi Ri Bao· 2025-10-09 22:41
国庆又逢中秋,降雨亦难挡出游热情。这个假期,古都西安接待游客逾2000万人次,西安咸阳国际 机场单日旅客运送量创历史新高,三秦大地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花样百出的活动和持续优化的服务吸引 八方来客,绘就了一幅活力满满的流动画卷。 千年古都绽放华彩 "博物馆热"折射文化自信 国庆中秋假期,西安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全市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199.59亿 元。 西安构建以46项市级活动为主导、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与"与辉同行"携 手举办的2025西安中秋月宴直播活动,紧扣"唐诗+中秋+西安"核心要素,在线观看人数超1140万人次。 大唐西市主会场周边设置唐诗文化主题市集,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等"唐诗中秋体验线路"上 线,带动景区客流与二次消费显著增长。 西安市举办"第四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暨第三季非遗购物月"活动,通过非遗与教育、文 创、艺术的深度融合,让民俗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演艺持续升温,21台重点旅游演艺共演出1188场,吸引游客95.2万人次,同比增长7%。《无界·长 安》《赳赳大秦》接待游客同比分别增长68.3%、51%,《西安千古情》创下单日演出20 ...
故宫结缘我之幸(人文茶座)
Ren Min Ri Bao· 2025-10-05 21:52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我比她小9岁,出生在仙境蓬莱一个半山半海的小乡村。父兄在北平做 事,春节回乡探亲,从我记事起就听他们讲故宫的故事。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00天后,我 来到北平。来北平第二天,父亲就带我去参观故宫。故宫之宏伟气象、壮丽宫殿,给我这个乡下小孩以 心灵震撼。这圆了我童年的一个梦。当年夏天,我考入六中读书。同年10月1日,我参加了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的新中国开国大典。这是我人生转变的一个天时。是为我与故宫的天之缘。 我身在北京,住家在西长安街之南侧,学校在南长街之西侧,住家、学校与故宫之间,其南北、东西各 只有一街之隔。这就使我到故宫看典籍、查档案,观文物、会朋友,研讨、请教,路程很近,极为方 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星期日除外)带着窝窝头,赶在故宫西华门开门之前,一开门就进,傍 晚闭馆才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记得一次一位记者问我去过故宫多少次?我说:"超过1000次。"是 为我与故宫的地之缘。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故宫不仅局限于紫禁城内,而且应有"大故宫"的观念。我将故宫 ...
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场馆闭馆
Hai Nan Ri Bao· 2025-10-04 23:43
海南日报海口10月4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劳兰婷)10月4日,记者从海南省博物 馆、海南省图书馆等多家文博场馆获悉,受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影响,多家场馆于10月4日起启动 闭馆措施,并对线下活动进行调整。 省博物馆公告,10月4日17时起闭馆,恢复开馆时间将通过官方渠道另行通知。 省文化馆(省非遗中心)闭馆为10月4日17时起至5日全天。受此影响,2025海口艺术周多场活动延期 闭馆。期间,市民可登录海南省数字文化馆官网,正常享受数字资源服务。 省图书馆闭馆时间自10月4日17时起,所有线下读者活动均延期举办。原定于10月5日15时的"天涯 共此月下琴音"中秋古琴音乐会,馆方调整至10月7日15时举办,地点保持不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自10月4日18时起闭馆。公众可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开馆信息:一是关注该馆 微信公众号推文下方置顶留言,二是拨打咨询电话62605666。 ...
假期文博游火热 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Yang Guang Wang· 2025-10-04 01:02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庆中秋假期, 各地文博场馆推出多场主题展览与特色活动,让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这个假期,"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在北京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备受关注的北 宋《清明上河图》与东晋《伯远帖》、唐代《五牛图》等一批历经流散的"顶流"书画珍品震撼亮相。从 昔日深藏宫禁的帝王私藏,到今日全民共享的文化瑰宝,《清明上河图》见证了"国运兴则文运兴"的历 史真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许彤:在百年院庆中它再次出现,和院庆展的主题、百年院史的历程息息相 关。我们在展厅能看到这样的作品,它背后是非常艰难的。 在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互动体验区里欢声笑语不断。工作人员欧阳子谦介 绍,通过学习和体验六博棋,不少青少年对汉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欧阳子谦:我们会详细介绍游戏规则,游客和我们下一盘棋,我们会发放一些"金币"或者"银币", 可以适当兑换一些奖品。 李磊:我的感受是课本上的文物在这里都能直观地看到,还能亲手体验钻木取火这些神奇的项目。 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马遥:我们升级了研学项目、开发了新的课程。推出好看 ...
文旅消费“热”与最美“中国红”拉满节日氛围感
Yang Shi Wang· 2025-09-28 02:58
当秋日的风开始裹着桂香的甜,秋日的阳光也铺展了人们对国庆假期的期待,拨动心弦。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这两天,在大江南北, 在街头巷尾,正酝酿着盛大的一抹红色。 在山西省太原市,当地的大街小巷被装扮一新,道路两旁五星红旗飘扬,营造最美"中国红",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国庆氛 围,绘就城市里最美的风景线。 这两天,河南郑州街头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39条重点路段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将城市装扮得格外喜庆。 "中国红"还藏在孩子们的剪纸作品里,挂在公园里的红灯笼上,也飘扬在新疆喀什边防巡逻队员的心中。不必说"盛装"与"浓情",只这风 里的香、街头的红,就藏着所有人对祖国最朴素的欢喜,像桂花开得自然,像红旗飘得耀眼,把满心的敬意与祝福都融进了这秋光里的每一处 细节。 在重庆渝中区,当地在长江大桥等20条重要路段以及城市交通要道、旅游景点周边的道路灯杆上悬挂了4000余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整齐 划一,与成荫的绿树和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将城市妆点得格外喜庆。 而在北海公园,一处立体花坛微缩景观复原了昔日皇家园林的殿宇,大气恢弘。这个"一池三山"的主题花坛采用无土装置技术勾勒出三山 轮廓,搭配可控式雾气系统,烘托出云雾 ...
文博讲解不能信口开河
Jing Ji Ri Bao· 2025-09-28 01:10
培育人才,夯实讲解本领。讲解不是机械化"背稿子",也不能一味玩"脱口秀",应基于知识积累与 讲解技巧,以专业性实现文化价值与信息的大众化传递。为此,需要根据当前文博行业对讲解服务职业 的供需现状,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可以推动文博单位与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 合考古学、历史学及大众传播、表达训练等内容,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应建立面向社会的公益 培养体系,组织有兴趣参与讲解服务的各领域人才,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线下文物修复观摩、现场讲解 实习等方式,以扎实本领完成考核后,鼓励其加入文博讲解队伍,为行业注入新力量。 强化监管,护航行业发展。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监管缺位。针对讲解服务的复杂性,可进一步探索 游客反馈、专家寻访、技术筛查等监管机制。一方面,根据游客实时扫码评分,能对文博展馆内各类讲 解服务进行客观判断,再结合专家不定期在现场了解情况,能对不良讲解行为进行纠正。另一方面,要 善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线上不实讲解信息进行自动化筛查,标记虚假或低俗内容后及时处 理。同时,针对讲解效果未达预期、游客付费却被蹭听等情况,应积极探索个性化讲解定制、游客专属 耳机配件等综合举措,保障游客权 ...
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 文旅消费“热”与最美“中国红”拉满节日氛围感
Yang Shi Wang· 2025-09-27 12:34
央视网消息:当秋日的风开始裹着桂香的甜,秋日的阳光也铺展了人们对国庆假期的期待,拨动心弦。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这两天, 在大江南北,在街头巷尾,正酝酿着盛大的一抹红色。 在山西省太原市,当地的大街小巷被装扮一新,道路两旁五星红旗飘扬,营造最美"中国红",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国庆氛 围,绘就城市里最美的风景线。 这两天,河南郑州街头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39条重点路段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将城市装扮得格外喜庆。 "中国红"还藏在孩子们的剪纸作品里,挂在公园里的红灯笼上,也飘扬在新疆喀什边防巡逻队员的心中。不必说"盛装"与"浓情",只这风 里的香、街头的红,就藏着所有人对祖国最朴素的欢喜,像桂花开得自然,像红旗飘得耀眼,把满心的敬意与祝福都融进了这秋光里的每一处 细节。 在重庆渝中区,当地在长江大桥等20条重要路段以及城市交通要道、旅游景点周边的道路灯杆上悬挂了4000余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整齐 划一,与成荫的绿树和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将城市妆点得格外喜庆。 为迎接国庆佳节,当地的商业街区还布置了大量具有国庆特色的景观,通过灯光秀、音乐等元素打造沉浸式节日场景。 在四川绵阳北川新县城,从城市主干道到商业街 ...
“文博热”靠什么走向长红
Jing Ji Ri Bao· 2025-09-26 21:52
国庆假期将至,故宫博物院等热门文博机构再现"一票难求"景象,"文博热"持续升温。国家文物局最新 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从河南博物院"菜市场里的博物 馆"走红,到苏州博物馆"园林主题"文创出圈,各地文博机构积极推动资源转化与创新表达,文博消费 成为服务消费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鼓励文博单位延长营业时 间、开放馆藏资源、创新办展方式,为文博资源转化按下"加速键"。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但部分文博场 馆展陈方式相对传统,互动体验不足,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融合不够,服务 机制、开放时间与公众文化消费需求仍有错位。推动文博消费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型升级,关键在 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 提升文博吸引力,关键在于创新供给、活化资源。文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应 大力支持文博场馆运用数字化、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突破静态陈列局限,打造沉浸式、交互式观展体 验,让厚重的历史可感可知。同时,积极开放馆藏资源,通过授权合作等模式引入社会创意与资本,开 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