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遗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古建新声
Jing Ji Ri Bao· 2025-07-12 01:32
原标题:古建新声 暮色初染,飞檐环抱,北京通州燃灯塔下,一声运河船工号子"喂,嘿,喂!"率先震撼全场。琵琶弦 急,金戈迸发,《十面埋伏》在斗拱间回旋。紧接着,塔布拉鼓点如骤雨般倾泻,与琵琶弦音碰撞,交 织共鸣。马头琴声悠远,伴以深邃低沉的呼麦,钢琴版《彩云追月》恰似星河垂落塔檐……此刻,千年 古塔在乐声交响中被重新唤醒。这场以"融"为名的音乐盛宴,就此拉开了2025年京津冀古建音乐季的序 幕。 在古建音乐季主理人姚瑛看来,古建是承载历史文脉与天地哲思的独特音场。乐声响起,在光影、微风 与自然天籁的环绕中,古建化作与之共振的容器,引领观众步入一场时空漫游。音乐旋律所承载的情感 力量,总能超越语言直抵人心。 古建音乐季秉持"艺术+古建"理念,自2021年于北京创办,4年间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上演数百场演出。如今,古建音乐季的演出形态日益丰盈,古典、现代、民族、世界音乐乃至非遗 跨界实验异彩纷呈,专业讲座、创意市集等配套活动愈加丰富。 "今年,我们精选京津冀三地四城10处文保单位,以音乐串联文物资源,引导更多人了解古建、爱上古 建、保护古建。"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室主任昌硕说。 每处古建都是独一无二 ...
当历史风貌与人间烟火融合在一起
Ren Min Ri Bao· 2025-07-11 22:21
游客在河北正定古城南城门游览。 张晓峰摄 地处上海五街交会处的武康大楼。 王 初摄 良渚博物院。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供图 英歌舞表演惊艳潮州古城。 陈宏文摄 河北正定 古老韵味触碰现代繁华 邵玉姿 热浪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华灯亮起,河北正定古城更热闹了:五彩灯带映照下,人们或漫步于古城墙 上,或欢聚在古街区中,或嬉戏于阳和楼下。古老的韵味触碰现代的繁华,迸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古城新生,非一日之功。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古建艺术宝库"之称,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10处,馆藏文物7000余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正定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文物保护措施,建立 利在长远的文物保护机制。 山西平遥古城航拍。 马梦迪摄 "2012年以来,我们对全县文物全面'摸家底',进行大规模修复和保护,仅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就实施了 16项。"正定县文物保管所项目科科长王素辉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6年,见证了全县文物保护的点点滴 滴。"正定古城保护名录制度建立后,县内每处文化遗址、每座古建、每件文物均纳入名录管理,每家 文保单位常驻一支巡查队伍,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巡查。" 《正定县(正定新区)总体规划及古城风貌恢复与提升 ...
城市文脉 隽永长存
Ren Min Ri Bao· 2025-07-11 22:21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首先要搞清楚保护对象。目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深入进行,按照"应保 尽保"的要求,将全面摸清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分布、价值特征和保存现状,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 资源总目录。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才能确保它们在城市更 新、商旅开发中不受损,也为全面保护、整体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数十年来城市化进展飞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保护好有价值的古建筑和 历史街区,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 当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城市的每一寸肌理都充盈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城市将充满烟火气, 焕发新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2日 08 版)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才能让其永续留存。应在确保其核心价值不受损的前提下,拓宽思路,探 索遗产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利用,使其再次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与城乡共同发展的一部 分。如今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曾经破败的杂院,曾经萧条的老街,在修缮并赋予合适功能后,成 ...
新华鲜报|第60项!“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Xin Hua She· 2025-07-11 14:55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第60项!"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徐壮、杨湛菲 塞纳河畔,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再迎"高光时刻"。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 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喜讯传来,无数关心"西夏陵"申遗工作的人欢欣鼓舞。长期研究西夏文化的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 院院长杜建录说:"西夏陵申遗历经14年不懈努力,此次申遗成功,向国际社会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多 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令我们宁夏人民倍增文化自信。" 西夏,由党项族建立,与辽宋长期并立,在中国历史上存续近200年。他们留下的西夏陵,如今静 静伫立在宁夏银川西郊,同巍峨苍茫的贺兰山融为一体,引人遐思无限。 鉴往知来,西夏陵如今向世界讲述着什么故事? 它是雄奇的历史遗存——西夏陵坐落于贺兰山山脉南段东麓,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 包含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势共同 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 它是宝贵的历史见证——西夏陵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直接 为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多场平行论坛
Da Zhong Ri Bao· 2025-07-11 00:59
金融文化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为主议题,探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路径,以金融文化引 领金融实践创新发展。 围绕"诚实守信 以传统文化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守正创新 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依法合规 构建现代金融发展新秩序"三项分议题,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新华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杨 玉成,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招银国际首席执行官霍建军作主旨演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 涵的金融思维,解析中华文化基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两河对话,让古老智慧焕发生机 黄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都是大河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上,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以 考古、科技、人文为经纬,进行了深入交流。 山东大学在章丘焦家遗址发现的"黄河下游最早史前城市",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黄河样本;卢克索文 物局局长阿卜杜勒加法尔·瓦格迪则展示了科技赋能的考古新范式:通过3D光影重现卡尔纳克神庙内部 结构,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时代生机。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认为,文明互鉴需走向现实维度,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发 展方案,让古老智慧照亮前路,共同讲好人类故事。从北京语言大学设立"埃及汉学家理事会",到山东 大学与开罗大学联合培养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良渚遗址:高科技呵护文明圣地光彩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华社杭州7月8日电一款"良渚植物精油",曾是良渚文保工作者克制苔藓的利器,但是试用两年多后, 苔藓对它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近段时间,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和浙江大学文物保护 材料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直在调整配方,要研究"良渚植物精油"的"2.0版"。 图为文保 工作者在良渚古城南城墙展示点喷洒可抑制苔藓和霉菌的纯天然植物制剂。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 监测管理中心供图 "第一款精油原来能管用六个月,现在只有四五个月的效力。"高海彦说,无论是良渚古城的城墙,还是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水坝,其主要建筑材料都是土,苔藓在遗址土体上生长蔓延,不但会影响参观 者的视觉,它所分泌的酸性物质对土体也会产生腐蚀性。 高海彦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业,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良渚遗址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如何让良 渚遗址"延年益寿",她说:"良渚遗址是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对它的保护并没有先例可循,需要不断 摸索。" 图为文保工作者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老虎岭坝址进行灯光物理法防治苔藓霉菌的试验。杭州良渚 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供图。 图为文保 工作者在实验室里仿制良渚先民用于堆筑城墙和水坝 ...
泰柬爆发新争端,佩通坦作出一项决定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9 00:15
泰柬边界争端持续发酵,两国文化领域也发生冲突。据泰国《国家报》7日报道,泰国计划于2026 年提出申请,将其皇家传统服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柬埔寨此前申请将其 婚礼传统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发泰方普遍担忧,据称柬方申报材料中含有泰国服饰的图 片和相关信息。 《国家报》称,柬埔寨婚礼传统习俗申报材料中使用泰国服饰图像,可能会被解读为暗示泰国服饰 是柬埔寨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与柬埔寨文化有联系。 柬埔寨《高棉时报》8日刊登了一位常驻金边的地缘政治分析家的文章称,泰国《国家报》的文章 引起柬埔寨传统服饰传承者和实践者、文化学者、公民和官员的强烈反应,他们普遍认为该文章具有挑 衅性且缺乏见识。文章称,该报道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加剧了邻国之间不必要的紧张关系。 柬方认为,文化遗产不应挑起纷争,而应成为增进理解的桥梁。柬方对其传统婚礼习俗"申遗",并非意 在贬低其他国家的传统,而是为弘扬和保护柬埔寨的独特文化。 另据泰国《曼谷邮报》和泰国公共电视台网站报道,被暂停总理职务的泰国新任文化部长佩通坦4 日以财政预算紧张为由,暂停了原计划于本月归还柬埔寨20件高棉文物的进程。她表示 ...
中国文遗保护案例“AI智慧应县木塔”入选人工智能社会应用典型场景,亮相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
Cai Fu Zai Xian· 2025-07-08 02:51
作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导企业,联想集团不仅前瞻布局混合式人工智能,构建了覆盖终端设备、基础设施 到解决方案的全栈AI能力,还秉持"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提升人类福祉为核心目标开发、应 用人工智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入选的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则是联想集团以"人本智能"为引领,在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 文化记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典型实践。应县木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 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凭借独特的设计、结构与施工,屹立近千年而不倒,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但受地震、风雨、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木塔损伤逐渐累积,加之其结构现状复 杂、零部件数量庞大,亟需通过更加科学、安全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 近日,第二十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在挪威举行。会议期间,清华大学发布聚焦中国智能社会 治理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中国故事》,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城市治理、人工智能 应用等领域的前沿实践与优秀案例,为全球智能社会治理与数字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作为中国文化 遗产数智化保护的代表案例,联想集团"AI智慧应县木塔保护项目"凭借在古建数字化 ...
申遗成功六周年 良渚展现新气象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01:29
于良渚而言,这样的对话已是常态。近年,杭州打造"良渚与世界"对话活动,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和国际交流合作为主线,先后推动良渚与英国巨石阵、希腊雅典卫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等世界文化遗 产开展文明对话。 原标题:申遗成功六周年 良渚展现新气象 2019年7月,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6年来,杭州通过做好良渚申 遗"后半篇文章",让良渚古城遗址及其代表的良渚文化呈现出诸多新气象。 日前,"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罗马古城"对话活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来自中国和意大 利的110余位嘉宾,围绕古城营建、遗产保护和价值再生等展开探讨。 罗马餐饮与旅游协会主席朱塞佩·布鲁诺体验后称赞,"这非常神奇,我感受到了历史穿越的瞬 间"。 类似"文化+科技"的尝试还有很多。良渚博物院应用了AR导览系统,访客戴上AR眼镜能实时看到 眼前藏品的空间视频介绍,甚至可以把藏品"拿"在手上,参观体验大幅提升。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 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车的投用,让游人有了更具科技感的交通选项。 对良渚而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要走进公众。良渚博物院近年推出了针对不同年龄、职 业、身体状况人群的教育活动和出版物 ...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历史文化记忆
随着暑期来临,福建省福州市古厝坊巷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图为6月27日,游客在福州三坊七巷参观。图片来 源:视觉中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明确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 护的工作要求。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在城市更新进程 中,如何既保护好、传承好城市的历史文脉,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对城市更新的促进作用,推动历史文化与 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马 郁葱。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记者:《意见》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 得重要进展""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应如何正确把握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 关系? 马郁葱: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