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Guang Wang
Search documents
河南南召:柞蚕产业破茧成“蝶”
Yang Guang Wang· 2025-03-27 08:05
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蚕菌发展中心第二原种厂,"沉睡"的蚕蛾纷纷破茧而出,工人们小心翼 翼地把蚕蛾分拣至箩筐,送到产卵室孵化蚕卵。 当前,正是春蚕繁种的关键时期,蚕种本身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南召县蚕菌中心 制定柞蚕生产的技术质量标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培养高水平科研队伍,投入先进的检验设 备,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 近年来,南召县围绕蚕业发展实际,坚持品质优先,狠抓培育、引进、推广,实现了以良种促进产业 高产稳产。同时,进行养蚕实验与示范,柞蚕品种由单纯的黄色柞蚕发展到七色彩蚕,从单纯的放养 增收扩展到乡村旅游休闲观光,走上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柞蚕产业成为乡村振 兴的新引擎。 南召县蚕菌中心一级主任科员张德森表示:"我们把柞蚕放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政策倾斜 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示范基地促动,经营大户拉动等措施,建成放养示范基地30万亩,发展柞 蚕专业村10个,带动广大蚕农增收致富。" 南召县蚕菌中心第二原种场副场长张万松说:"蚕卵孵化大概20至25天,需要经过暖种-拾蛾-选蛾-装 袋-产卵-镜检-浴种-催青等一系列过程,现在我们正在春季制种,二十五天左右我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千年农耕遇上数字变革 “六情哨兵”守护中原粮仓
Yang Guang Wang· 2025-03-27 06:49
央广网新乡3月26日消息(记者张羲轮)豫北平原的春风掠过麦田,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高标准农田里,智 能监测站的指示灯与返青的麦苗辉映。在中原农谷核心区,传感器替代了老农布满厚茧的手掌,数据流重构 着"看天吃饭"的千年经验,万亩农田正演绎着科技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科技赋能春管 新乡小麦返青拔节稳产有"数" "2024年冬季播种时气温适宜,土壤湿度合理,所以今年新乡地区整体苗情非常好。"在返青拔节的关键期, 平原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植保人员薛胜军一边手持监测终端查看数据,一边向记者介绍道。田间矗立的六情监测站 会回传数据,苗情、灾情、病情、虫情、墒情和肥情六项指标实时更新,让春季管理实现了从"凭经验"到"靠数 据"的转变。 田间矗立的六情监测站(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在他身后,智能喷灌系统正精准作业,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在这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科技元素已 深度融入生产环节。"返青水和返青肥的精准施用,直接关系小麦分蘖成穗率。"薛胜军指着智能喷灌系统介绍, 以前都是大水漫灌每亩耗水量大。现在多用喷灌、滴灌,减省了好多人力物力。 根据河南省政府2024年10月发布的数据,全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已达800多万亩,6 ...
博鳌面对面丨专访张亚勤:未来十年机器人的数量或将超过人类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13:44
博鳌面对面丨专访张亚勤:未来十年机器人的数量 或将超过人类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过去一年,各行各业大 模型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技术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进化,而随着大模型与更多实际场景相结合,相关应 用也在悄然渗透进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来机器人数量会超过人类吗?人工智能到底有多"智能"?当 AI 浪潮席卷世界:我们该如何与 "智能伙伴" 共舞?《博鳌面对面》,本期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 张亚勤。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 今年,人工智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可以说是众多媒体关注的话题,多家媒体纷纷向张亚勤院士 抛出专访的橄榄枝。结束了一轮采访后,他马不停蹄地坐到记者面前,聊起这些年他参加博鳌亚洲论坛 年会的经历。 张亚勤表示:"记得我第一次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时候,当时我们讨论3G,后来又讨论互联网技 术,再后来讨论'智能+',更多的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这些所谓的感知人工智能,但是现 在AI发展得很快。" 十年后机器人数量将超人类,并非天马行空 当下,从工厂里那些灵活调整生产任务的柔性 ...
中国改革现场丨“学校食堂大厨都习惯了在监督下工作”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11:47
余锋说:因为上次纪委暗访过,有些问题,虽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按程序回访一次。 督导组进入学校食堂检查,并翻阅账目,确认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又指出了一些新的细节问题。比如后厨部分货架靠墙太近,下水道的不 锈钢盖板踩踏变形产生缝隙等。在一个存放食材的房间,余锋根据窗户朝向提出建议。 余锋:西边要加个遮光窗帘,因为气温升高以后,容易导致大米水分蒸发引起变质。 中国改革现场丨"学校食堂大厨都习惯了在监督下工作"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范存宝 欧阳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 项整治正在纵深推进。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日走访全国多地,了解"校园餐"整治改革中的探索和成效。 2024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协同发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小学"校园餐"专项 整治正是其在集中整治中直抓的两个全国性整治项目之一。 三月的一个周一上午,由纪检监察机关、市场监管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省级督导组突然到访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几所学校。第一督导小组组长,江西省市 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余锋向一位校长说明来 ...
AI能否解决停车难题,未来停车会是什么样?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08:14
AI能否解决停车难题,未来停车会是什么样?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相信每位车主都曾遇到过停车难问题,特别是没有固定车位 的老旧小区、周末的热门商圈、工作日的CBD等等,经常是"一位难求"。甚至会有几位朋友去饭店吃饭,朋友先下车点单,都快吃完了,但车位还没找到。 AI停车给出的相关方案 侯长春介绍,目前停车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供给侧的信息化水平不够,导致空余的停车资源与亟需车位的用户之间有不小的信息差,他们正在尝试利用 AI技术解决这一痛点。 这个问题,也许AI能帮忙,近日有企业推出"AI+停车"开放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助力解决停车资源错配难题。 "这是我们家附近的停车位情况,停在这里是不会被贴罚单的,但要收费的。对于我们这些住在'老破'小区业主的问题是,我想停在花钱的车位,但是 没有位置,其他地方贴罚单。今天下班六点半,我绕了三公里才找到一个花钱的位置。"一位小区业主提到。 相信这位业主分享的情况并非孤例,那么这一困境有望通过AI技术解决吗?近日有企业宣布利用AI技术来优化停车体验,该公司产品总监侯长春向记 者介绍,停车最大的痛点在于车位信息 ...
晶采观察丨民营企业向“新”发力 “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04:46
在上海,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解锁"多个新技能,可以在搭建的奶茶店内送餐,还可以在厨房间 执行清理任务;在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一台台机器人正被有序组装,订单还在不断增长。湖 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最近更是热闹了,机器人可以引导游客检票乘车、互动留影。对此,租赁公司负责 人表示,这台人形机器人自今年2月收到货以来,租赁订单一直不断,档期已经排到了5月。 有需求才有市场。人形机器人订单爆发式增长,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消费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多样化 应用服务的需求,也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全国许多地方的创新中心也在密集出招,为民营企 业助力,支持当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升级。 这也要求企业紧跟市场需求,快速迭代产品,以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要,也为我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晶采观察,下期见! 这两天,人形机器人首次"鲤鱼打挺"的视频很火,你看了吗? 这段视频里,人形机器人G1平躺在地,随后凭借自身爆发力,仅用几秒就完成了直立动作,整个 过程一气呵成,也引发了大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烈讨论。很多网友留言称,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无限 可能,有更多网友也提出期待,"家用人形机器人何时上市?" 从"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02:25
当前,各地正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自主研发的全国首辆"氨-氢"燃料电池客车已实地行驶1000公里、最新研发的氨氢动力船舶预计年 底正式下水……通过产业人才、科研人才协同攻关,福州大学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以氨为储氢介质的"氨- 氢"储能与发电技术路线。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科技创新靠人 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 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罗宇:我们依托校企融合的研发攻关平台,把相对成熟 的技术通过企业模式快速转化。我们也了解企业需求,发挥教育优势,不断为企业输送高层次的科研人 员。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越来越多的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 汇的"发动机"。与此同时,很多科技成果在校企科研合作中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福建,已有67家 高校、954家企业入驻"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启 向世界传递亚洲声音、贡献“博鳌智慧”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02:18
林桂军:在全球价值链中间品的贸易中,亚洲居首占41.17%;在数字贸易上,亚洲很多国家发展 速度非常快,可以说在世界是最快的一个档次,为亚洲区域合作提供了特别重要的机会。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希望 通过年会向国际社会传递保持信心、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强烈信号。 25日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两份权威报告。其中,《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指 出,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增至4.5%,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亚 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增至48.6%。对外经贸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表示,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 国、东盟继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在经济增长、货物与服务贸易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成为稳定和 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基石。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启 向世界传递亚洲声 音、贡献"博鳌智慧" 张军:亚洲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展现出光明前景。世界有理由对亚洲的未来充满希 望,亚洲也有理由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丁飞 刘宏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 ...
各地上新丰富多彩的春日文旅活动 推动“春日经济”焕发新活力
Yang Guang Wang· 2025-03-26 02:18
各地上新丰富多彩的春日文旅活动 推动"春日经 济"焕发新活力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各地上新丰富多 彩的春日文旅活动,推动"春日经济"焕发新活力。 华灯初上,春风沉醉,河北石家庄正定古城里灯火辉煌,游人如织。正定荣国府景区推出"夜游荣 府·寻梦红楼"春日赏花季主题活动,金陵十二钗扮演者身着华服随古乐惊艳亮相,以快闪表演拉开序 幕,随后沿宁荣街缓步行进,与游客共赏春色。 游客朱佳蒙:进入荣国府景区之后,我领到了葫芦灯小礼品,今天真的是幸福感满满。 赏花季期间,荣国府新增体验环节,打造12处金陵十二钗主题场景。 眼下,湖北武汉的樱花迎来盛花期。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樱园里,许多游客身着汉服,来 一场古风与樱花的邂逅。 除了赏樱、拍景,今年,武汉文创产品设计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国潮元素。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一 家文创店店长余文杰介绍,今年店里上新了一百多种国潮文创,一款融合了黄鹤楼和樱园元素的冰箱 贴,一天就卖出了近千件。 余文杰:我们的品类现在有100多款,比如扇子、杯子等,还有香包、香囊,都是国潮风与樱花园 的结合。 这两天,浙江桐乡乌镇西栅景区的龙形田上, ...
【央广时评·提振消费④】协调秩序与温度 优化消费环境需“软硬”兼施
Yang Guang Wang· 2025-03-25 09:39
【央广时评·提振消费④】协调秩序与温度 优化消费环境需"软硬"兼施 快递员分拣快递 此外,《方案》关于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的内容也备受关注。"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等措 施,将让广大劳动者有更足底气休假、更多时间享受生活,进而在文旅、休闲、餐饮等消费领域"激荡一池春水"。 市场秩序是消费信心的根本保障,消费设施的完善程度则直接影响消费体验。只有当市场秩序与服务温度二者相协调时,才能真正激活人们的消费潜 能。优化消费环境不仅是提振消费的短期刺激手段,更是出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思考。相信未来随着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必将更好促进供需之间的双向奔 赴和循环畅通,释放更加充足的消费潜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内生动力。(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毛同辉) 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消费环 境改善提升行动作为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举措纳入其中。 在消费过程中,包括供给质量、市场秩序、维权效能、物流配送等在内的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有着直接影响。为改善提升消费环境,《方 案》既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