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Search documents
中共中央统战部: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10 11:46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at unity and struggle are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rogress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1][2][3] - The current period is critical for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requiring tighter unity and stronger efforts from all Chinese people [2][3] - The concep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s highlighted as a collective endeavor that involves significant risks and challenges, necessitating a unified and determined approach [2][3] Group 2 - Unity and struggle are deemed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arduous reform tasks, with over 300 important reform measures outlined by the Party's 20th Central Committee [3][6] - The article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unity as a lifeline for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with a focus on foster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the Chinese nation [5][14] - The need for a strong political cohesion to effectively address complex challenges and risks in the current global landscape is emphasized [5][6] Group 3 - The article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unity and struggle, asserting that the Party has been the backbone of the nation for over a century [6][7] -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deepening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a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unity and struggle,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8][9] - The necessity of aligning efforts with the central goals of the Party to ensure effective unity and struggle is highlighted [9][10] Group 4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role of the united front in promoting harmony among various social strata and enhancing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new social groups [17][18] -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hared national identity [14][15] - The need for effective engagement with overseas Chinese and maintaining strong ties with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is also discussed [18][19]
曲青山: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10 11:3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emphasizes that unity and struggle are essential for the Chinese people to creat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s articulat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1][13] - The concept of unity and struggle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ve effort in overcoming challenges [5][6] -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wcases a continuous pursuit of unity and progress, which has been a driving force behind its achievements [8][9] Group 2 -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is identified as a core element of the national spirit, fostering a deep emotional connection to the country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4]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portrayed as the vanguard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Chinese people, emphasizing its role in leading the nation towards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 [5][16] -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re framed as a result of collective struggle and unity, which have been pivotal in shaping modern China [10][12] Group 3 - The narrativ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history is marked by significant milestones that reflect the theme of unity and struggle,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9][10] -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eriod is highlighted as a transformative era that propelled the nation towards moder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driven by collective efforts [11][12] - The current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newed focus on 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a call for unity and struggle to meet future challenges [12][13]
学有所悟丨书写无愧于青春的答卷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7-10 00:19
以创新实干笃行,在攻坚克难中突破自我。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创新实干是青年担当的必备素质,也是 勇立潮头的坚实支撑。面对全球竞争的挑战,唯有以创新破局、以实干开路,才能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在航天领域,神舟载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为33岁,他们夜以继日扎根实验室,时刻不停监测 数据,以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嫦娥"落月、"神舟"问天,推动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前列。在乡村振兴一线, 基层青年干部深入调研,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创新打造农产品直播带货、乡村文旅融合等产业模 式。他们逐户动员村民,耐心传授技术经验,用沾满泥土的裤脚和布满老茧的双手,为乡村发展注入生 机活力。新时代青年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奋 进,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以开放包容致远,在文明互鉴中拓展格局。在全球化浪潮下,开放包容是青年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在 文明互鉴中拓展格局的前提。年轻博主用短视频向世界展示传统榫卯技艺的精妙,以生动语言讲述书 法、武术、刺绣等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中华文明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青年留学生们跨越山海,走进异 国课堂,不仅汲取西方文明,而且积极分享东方智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国 ...
正义之声 和平之声 人民之声(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特别策划)
Ren Min Ri Bao· 2025-07-05 22:02
图①至图③为观众留言簿上的留言。 图④为"80件抗战文物 80载民族记忆"系列海报(部分)。 图为"80件抗战文物 80载民族记忆"系列海报(部分)。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我们都是中国人,千千万万的我们倒下去了,千千万万的我们又站起来" 也许一张纸就写完了革命先烈匆匆而短暂的一生,却永远写不尽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向死而 生、气壮山河的光辉一生! 两年之后,重游故地,又受教育,感慨甚多。尤其馆内所展示的手印一览,非常有意义。我们作为新四 军的子女,代表老一辈感谢你们,我们还会带着下一代回来参观。 ——一名新四军后代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的留言 展厅里的照片和实物,我觉得触目惊心。看到抗联战士的破棉衣,我非常难过。历史书上的文字都活 了,我要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一名中学生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时的留言 这是去过最安静的博物馆,大家都默契地沉默不语,甚至能听到轻轻的啜泣声和愤慨声。走得很慢,记 得很多!最后展馆出口犹如一束光打进。"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 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 ——一名浙江观众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时的留言 我的太爷爷也是八 ...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汲取团结奋斗力量
Ren Min Ri Bao· 2025-07-05 22:0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数观众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回 到那慷慨悲壮、气吞山河的民族大抗战的现场。 80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读一 读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里的中外观众留言吧,这是正义之声、和平之声、人民之声。 来到展馆结语处,总有几本观众留言簿写满字迹,这是大家共同书写的"听课笔记"。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刻意的升华,却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或工整或稚嫩,横竖撇捺间流淌的是真挚的感悟、深刻的 觉悟,一部赓续伟大抗战精神的民族记忆史摆在眼前。 一句留言,就是一次历史的教育。"勿忘"二字反复出现,是自省,更是与同行者、后来人共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有学生写道:"以前觉得抗战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故 事,现在站在这里,突然明白课文里的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当展柜里的家书、旗帜、军功章,化 作观众笔端的所思所悟,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身影便不会远去,而是与当下的人们隔空对话、产生共 鸣。留言中,满是对胜利的纪念,对侵略者的谴责,更多的是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铭记历史不是 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 ...
2025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
Xin Hua She· 2025-07-03 16:01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视频致辞表示,青年是两岸未来的希望,鼓励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看看,也欢 迎更多大陆青年来台湾走走,两岸青年互相学习,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此次峰会以"携手绘青春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将举办主论坛、分论坛、科技文化融合成果展等交流活 动。7月至8月,还将举办京台青年交流营等活动。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爱青年成长,强调"青年是国家的 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两岸青年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 者,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活力、贡献青春力量。两岸青 年要秉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 来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推进祖国统一。两岸青年要勇于担当、携手打拼,志存高远、脚 踏实地,积极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中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彰显青年担当。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承昊)2025两岸青年峰会3日在京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年代表700 余人出席开幕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开幕式 ...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2:19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 人、热心人、引路人。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真挚期望下,亿万中国青年奋发进取、拼搏奉献,迸发出为中国式现代化 挺膺担当的青春豪情。 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 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关心青年" "都是年轻人啊!""都来自哪里?"2024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看望"澳科 一号"项目团队的师生们。 大家纷纷自报家门,青年才俊来自大江南北。听闻团队里一名助理研究员是甘肃定西人,博士毕业后来 到澳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欣慰。他勉励这群逐梦苍穹的青年人:"我看好你们,一定会作出更大的贡 献!" 青年,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深入青年,"同广大青年打成一片""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我到任 何一个地方都关心青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总书记常常讲,也身体力行 去做。 中国人民大学静谧的校史展展厅,有一张老照片格外醒目:照片拍摄于河北正定县政府招 ...
焦点访谈|正青春!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阔步新征程
Yang Shi Wang· 2025-07-01 13:3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潮涌东方起宏图,百年大党正青春。今天(2025年7月1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最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 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从50多人发展到了过亿人,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带领人民乘 风破浪、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从不断磨砺中逐渐壮大成为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壮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顽强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郝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是勇立潮头,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状 态引领着伟大的社会革命,铸造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树立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一亿多名党员都是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答案正是先锋。回溯历史,一百多年来,党在不同时 期吸收党员的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始终冲在最前,勇当先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社 ...
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1 02:12
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中共中央统战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取 得成功、未来我们接续前进的力量所在。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进入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用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统一战线因团结而 生,靠团结而兴,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征程上,统一 战线要持续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 心圆。 一、认清历史方位,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慎终如始;任务 越艰巨、挑战越严峻,越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更加紧密、奋斗更加有力。 团结奋斗是如期实现宏伟远大蓝图目标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近代 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Xin Hua Wang· 2025-06-30 16:40
音乐会将于7月1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6月30日晚8时,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 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部分"七一勋章"获得者、"时 代楷模"、最美人物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同首都各界群众800余人现场观看 演出。 音乐会通过交响乐及混声合唱、民族器乐演奏等形式演绎了17首音乐作品。管弦乐序曲《红旗 颂》、交响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保卫黄河》、管弦乐《人民的胜利》 等,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80周年;童声合唱《我们的田野》歌唱田野风光,表达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管弦乐《千里江山》《清风云月》抒发了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器乐联奏《和美家园》以民族乐 器展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特色,赞美民族团结和睦;民乐与乐队《焕彩国风》以年轻人喜爱的 旋律为基础进行融合改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歌剧选段《珊瑚颂》、京歌 《圆梦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