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

Search documents
汇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观沧海)
Ren Min Wang· 2025-07-12 22:10
张 烁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北平的夜空,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由此 拉开。回望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全体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勇御外侮,海外侨 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翻看一张张图片、一封封侨批,泛黄的史料记录下那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澎湃涌动着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捐款,捐物。"中国是我的母亲,人类是没有不爱其母亲的……只要中国不亡,我愿意捐献最后一元钱 以拯救祖国。"正如美国华侨简夫人所言,海外侨胞以义捐、义演、义卖、侨汇、认购国债等方式捐款 捐物,其中有富商巨贾,也有卖瓜子的小贩、洗衣的佣工,有捐出全部养老钱的老人、卖冰淇淋筹款的 孩子,只因"能以区区微金,敬献祖国,实是无上光荣"。 回国,参军。3000多名南侨机工毅然回国,在滇缅公路上克服路险、雨滑、疟疾乃至敌机轰炸等种种艰 难险阻,不舍昼夜地将45万吨作战物资抢运到前线,其中1000多人以身殉国。忧心空军力量薄弱,广大 华侨不仅捐赠飞机,还积极举办各种航空学校,输送优秀飞行员回国参战,不少归侨飞行员战功卓著, 有的 ...
这面旗,就是不灭的火种
Liao Ning Ri Bao· 2025-07-10 01:01
如今,校旗已满身风霜,可那些裂痕与破洞,在范丽红眼中都是"会说话的历史"。去年,共有 467.3万人次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其中超过三成是青少年。他们在展柜前细细端详校旗上 的针脚,聆听那些关于"竞存"的往事。留言簿上,有孩子写下:"校旗的破洞像眼睛,看着我们成 长。"还有人画了一面小小的红旗,旁边写着:"长大后,我来守护祖国。"这些话语,恰似旗上"竞 存"二字穿越八十余载风雨的回响,清晰昭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学生模仿着车向忱的笔体,将"东北竞存中学校"七个字绣在白布上。这面象征"白山黑水"的校旗, 从此成了流亡师生的精神图腾。它见证了学生们走街串巷开展抗日宣传,聆听着课堂上孩子们齐声诵 读"还我河山",也望见了大雁塔下他们练习刺杀的身影。车向忱特意借来步枪,告诉学生:"军事训 练,也是救国的本领!" 这所诞生于流亡中的学校,与民族救亡的脉搏同频共振,更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深深契合。车向忱 欣然接受地下党员到校任教,让他们以教师身份开展工作;从八路军办事处请来教官,为学生讲授游击 战术课。1935年到1945年间,5000余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去,许多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奔赴延安,心里揣 着 ...
真实见证全民抗战(以物鉴史)
Ren Min Ri Bao· 2025-07-07 22:28
"七七"献金运动作为全民动员劳军运动之一,在战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该运动通过募集 专项款项,不仅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激励和物资支持,还通过发放军属抚恤金等措施,缓 解了抗战将士家庭经济困境。 这件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不仅以直观的实物形式见证了抗战期间普通民众踊跃出资支援抗 战、社会各界团结御侮的爱国行动,更是以微观视角生动诠释了全民动员对国家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 力增强的巨大作用,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全国抗战爆发后,利用各种 纪念日和节日开展捐献活动,是当时的一种主要抗日救国募捐形式。每逢"九一八""八一三""七七"等重 大纪念日,大后方和抗日前线都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各地群众爱国热情高涨,踊跃 参与。 (作者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8日 16 版) 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 谭利刚供图 从1938年至1945年期间,每年"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以追悼 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同时,各地普遍设立"献金台",号召民众捐资,用于"慰劳及抚恤伤亡将士及其 家属", ...
历史的回响 和平的宣誓——中国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Xin Hua Wang· 2025-07-07 16:00
这是7月7日拍摄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历史的回响 和平的宣誓——中国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罗鑫、李建华 7月7日,北京西南郊,阳光普照。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当日上午在这里举行。人们向抗战英烈默哀、敬献鲜花…… 仪式上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慷慨激昂,让人们回想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 88年前,卢沟桥畔一声枪响,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烟,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7日起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的5.7万余件第七批馆藏档案资料中,一份通电记录了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 国发出的抗战檄文:"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如今,宛平城的城墙上弹痕依旧清晰,卢沟桥下的永定河静水流深,附近的京广高铁线上列车往来穿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将举行包括阅兵式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活动,纪念规格高、涉及面广、注重群 众参与。在 ...
台湾多个政党团体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要求当局正视台湾人民抗日史实
Xin Hua She· 2025-07-07 12:35
新华社台北7月7日电(记者李建华、李悦)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劳动党、统 一联盟党等10余个政党团体7日在台北冒雨集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呼吁"尊重抗日史实、反 对媚日史观",要求民进党当局正视两岸共同抗战及台湾人民抗日史实。 历史学者周涌、夏潮联合会秘书长林声洲、《两岸犇报》网络主编陈崇真等台湾青年代表分别从台湾人 民抗日史实、家族抗日斗争故事和反对"台独"分裂的角度,阐述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的现实意 义。 "我们今天来到民进党中央党部,就是要提醒民进党当局,台湾同胞素有爱国主义传统。希望当局停止 一切'台独'分裂行径,回到历史正轨,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大局。"《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说。 劳动党荣誉主席、新竹县议员罗美文表示,在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后,许多新竹在地的客家乡亲都 立刻恢复宗祠和祖先牌位的祭祀,代表这些乡亲即便在日据时期也心向祖国,台湾光复后终于可以做一 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副总会长许育嘉认为,今天举行纪念活动就是要告诉民进党当局,中华民族 抗日的历史是团结一致对抗外族入侵和压迫的正义历史,赖清德所谓的"团结十讲"包藏"台独"分裂图 谋 ...
《黄河大合唱》 音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2:51
图①:李心草在指挥《黄河大合唱》。 中国音乐学院供图 图②③:《黄河大合唱》相关历史资料。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图④:广东深圳宝安区西乡会堂内,《黄河大合唱》演唱现场。 马佳骥摄 6月30日晚,北京音乐厅内,京津冀艺术家会聚一堂,奏响交响音乐会《黄河》;不久前,广东深圳8个 合唱团、300余名歌者共同演唱《黄河大合唱》,吸引近120万网友线上观演……80多年来,从烽火硝烟 中诞生的《黄河大合唱》成为跨越时空的回响,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从主题展览到各类演出, 《黄河大合唱》的每个音符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让我们重温这首抗战歌曲,感受经典作品传承的永恒 力量。 ——编 者 高校师生参观《黄河大合唱》专题展 继续参观,鲁迅艺术学院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华北联合大学师生演奏革命歌曲等一批老照片,吸 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他们昂扬的气质'溢出'照片,我仿佛能听到穿越时空的歌声。"大二学生王粒沣 说。 "当时用了能找到的所有乐器,提琴、二胡、军号等一起演奏。"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执行策展人刘春荣 介绍,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同年5月11日,陕北公学大礼堂,歌曲 再次上演。当《怒吼吧 ...
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反法西斯及红色题材系列演出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2:51
本报北京7月1日电 (记者王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期,中 国国家话剧院推出反法西斯题材及红色题材系列演出,受到观众欢迎。从6月到10月,话剧《红色的起 点》《三湾,那一夜》《铁流东进》《抗战中的文艺》《直播开国大典》等剧目会相继上演。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2日 12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红色的起点》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舞台表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程。《三湾,那 一夜》以艺术化手法生动再现了"三湾改编"这一历史事件,阐释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 等"。《铁流东进》以小说《最后的电波》为蓝本,将一段鲜为人知的新四军通信兵战斗史搬上舞台, 让观众得以了解战士们的平凡与伟大、热血与忠诚。《抗战中的文艺》再现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的 求索、挣扎、奋斗,寻找文艺救国路径的艰难历程。该剧通过投影技术,将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融入戏 剧表演中,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直播开国大典》情节紧张、扣人心弦,舞美设计 运用简洁视觉装置与即时拍摄技术,将宏大历史背景与紧张叙事融合,讲述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此外,经典剧作《哥本哈 ...
两岸人士成都共话抗战精神:铭记历史 携手传承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4 01:1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四川、重庆作为抗战 大后方,在抗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座谈会上,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庆成讲述了祖父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誓死捍卫家国 的壮烈事迹,带领与会者走进那段气壮山河的战火记忆。他表示,正是无数将士的牺牲,筑起了中华民 族的血肉长城。 中新网成都6月23日电 (记者 王鹏岳依桐)"虽然台湾人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但我们不是日本的'狗崽 子',而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23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座谈会 上,台湾梅花新闻网副总编辑宋秉忠动情发言,引发在场两岸人士深深共鸣。 当日,来自两岸的抗战将士后代、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以及台湾青年齐聚一堂,共同缅怀抗战先烈,追 寻民族记忆。 "台湾也曾是中华民族反抗外辱的重要阵地。"宋秉忠追溯自甲午战争至抗战胜利的历史脉络,指出台湾 抗日志士曾在关键时刻奋起反抗。他强调,历史真相不容扭曲,台湾同胞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中 付出了巨大代价。"两岸应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团结一心,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未来。" 图为座谈会现场。记者 刘忠俊 摄 台湾青年邱庆龄 ...
香港将举行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Xin Hua She· 2025-06-23 14:40
他强调,活动重点面向青年,通过让他们了解抗战历史,明白国家走向富强的路绝非容易,从而增强他 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并广泛动员市民参与,包括推动并支持社会不同团体组织纪念活动。 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表示,工作小组下设的四个分组早前已分别召开会议,从学校教 育、本地社区、历史政经文化,以及传媒宣传四个板块提出有关纪念活动的计划和建议。 目前,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分别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筹 办大型的专题展览;香港电影资料馆也联同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和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于今年八月底至九月初举办电影观赏活动,让市民免费观赏以抗战为主题的电影。 同时特区政府还与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共同筹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专题展览及研习计划,预计为至 少100间中小学的师生提供展览导赏和不同形式的学习体验,并将举办专题讲座、书籍展览和图片展览 等,让市民了解抗战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身兼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主席的陈国基表示,要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 来"为核心精神,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基础,展开纪念活动,让市民全面深 ...
重读吉鸿昌家书(重读抗战家书)
Ren Min Ri Bao· 2025-06-22 22:10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将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写下一首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 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壮烈牺牲时,他才39岁。今天,重读他的这首绝命诗,重读他在走上刑场前 几个小时写下的家书,字字都能感受到他对祖国的眷恋、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岁月,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战场,在 战火纷飞的年代流血牺牲,在战斗的间隙写下了一封封情深意切的家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有抗 日名将吉鸿昌的家书。 吉鸿昌,生于1895年,河南扶沟人,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 斯大同盟。他用实际行动和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今天,重读吉鸿昌的家 书,字字滚烫!"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是的,他是为时代而牺牲的英雄。这些文字穿越历史的 长河,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每一封抗战家书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都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承。它们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 故事,传递着永恒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知道教育的责任。在这个和平年代,青春的热血与理想应该继承,要让孩子们理 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