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监管

Search documents
面向北向投资者,沪深交易所发布
Jin Rong Shi Bao· 2025-07-12 03:38
7月1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沪股通投资者程序化 交易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引第3号——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以下统称 《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对沪深股通程序化 交易投资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报告路径、管理要求等作出细化规定。 整体来看,沪深交易所对沪深股通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报告要求与内地现有程序化交易报告的有关规定 保持一致,同时兼顾香港市场实际情况,对部分条款及填报字段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并为市场预留了较 为充分的准备时间。据悉,《报告指引》将于2026年1月12日起正式实施。正式实施后3个月内,存量投 资者应当完成报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报告指引》的发布是落实《证券法》《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 下简称《管理规定》)以及相关实施细则中有关规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易监管基 础,更好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进一步明确细化要求 沪深交易所表示,《报告指引》在全面吸收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深港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实际作出适 应性调整, ...
刚刚,沪深交易所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13:16
程序化交易又有重磅监管措施出台。 7 月 11 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规则适用指引第 2 号 —— 沪股 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引第 3 号 —— 深股通投资者 程序化交易报告》(以下统称《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 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导读】事关程序化交易监管!沪深交易所联合发文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报告指引》将于 2026 年 1 月 12 日起正式实施。正式实施后 3 个月内,存量投资者应当 完成报告。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沪股通、深股通投资者纳入报告管理范畴,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 易监管的基础,全面掌握程序化交易情况,更好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 序和市场公平。 沪股通、深股通投资者 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为了明确沪股通投资者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进行程序化交易的报告要求,加强对程序化交 易的管理,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上交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规则适 用指引第 2 号 —— 沪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对沪股通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报告内 容、报告时限、报告路径、管理要求等作出细 ...
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新规落地
财联社· 2025-07-11 12:07
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上报,明年1月12日实施 早在今年4月3日,沪深交易所就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指 引在报告内容、报告时限、高频交易报告要求、联交所参与者职责、交易所监督管理等方面, 均与境内报告要求基本一致,确保所有在沪市开展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按照相同要求履行报告 义务,摸清程序化交易情况,充分体现了内外资一致原则。 交易所在充分听取吸收了相关市场机构和投资者的意见建议。《报告指引》对沪股通程序化交 易投资者的报告要求与境内投资者整体保持一致,同时兼顾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实际差异,对部 分条款及填报字段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并为市场预留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 《报告指引》要求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需上报以下核心内容: 程序化交易监管持续落地中,明确要求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 7月11日,沪深交易所各自发布了交易规则适用指引,即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以 下简称《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沪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交易所表示,这是落实《证券法》《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程序化交 易报告规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 ...
刚刚!上交所、深交所,发布业务指引!
券商中国· 2025-07-11 11:27
下一步,上交所将在证监会统筹下,进一步加强与香港联交所的跨境监管协作,及时开展培训,做好规则解 读,保障《报告指引》平稳落地。 深交所发布业务指引 将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2025年7月11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引第3号——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 告》(下称《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这是落实《证 券法》《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易监管基础,更好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 场公平。 上交所发布业务指引 明确沪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要求 2025年7月11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沪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 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沪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这是上 交所落实《证券法》《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 则》有关程序化交易报告规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 ...
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11 11:21
事关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 7月1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 告范畴。《报告指引》将于2026年1月12日起正式实施。正式实施后3个月内,存量投资者应当完成报告。 这是沪深交易所落实《证券法》《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以及《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 有关程序化交易报告规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全面掌握程序化交易情况,更好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 秩序和市场公平。 立足实践适当调整 《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均对沪深股通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报告作出了规定,《报告指引》与上述规则有序衔接,在吸收现行报告制度主要内容基础上, 对沪深股通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明确细化要求。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指引》整体上与内地现有程序化交易报告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同时兼顾香港市场实际情况,对部分条款及填报字段进行了适 应性调整,并为市场预留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 例如,根据两地监管合作安排,沪深股通投资者如存在异常情形,由沪深交易所提 ...
沪深交易所发布指引,北向资金被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7-11 11:17
7月1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沪股通投资者程序化 交易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引第3号——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以下统称 《报告指引》),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实施时间方面,《报告指引》将于2026年1月12日起正式实施。正式实施后3个月内,存量投资者应当完 成报告。 沪深交易所表示,这是落实《证券法》《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下称《管理规 定》)以及沪深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有关程序化交易报告规定的重要举 措,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全面掌握沪深市场程序化交易情况,更好促进程序化交 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从此次《报告指引》的起草背景来看,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首次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 出原则性规定,要求进行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告,不得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 常交易秩序。 为落实新《证券法》要求,沪深交易所于2023年9月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 通知》(下称《报告通知》),建 ...
新规实施!券商落地新版程序化交易协议 高频交易投资者的这些信息都要报告了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9 14:42
上周五,中证协官网发布了《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示范文本)》,供证券公司参照使用。 该券商的《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中明确规定,投资者应依法合规进行程序化交易,不得影响证券公司 及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不得利用程序化交易从事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操 纵证券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投资者若存在证券交易所规定或协议约定的高频交易情形,应报告 高频交易系统服务器所在地、高频交易系统测试报告、高频交易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方案等信息。 主要交易策略发生变更、账户资金规模发生明显变化等情形均应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周,已有券商对上述新规进行落实。如某券商周一在官网发布公告, 启用新版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要求即日起投资者开展程序化交易或申请程序化交易相关权限,需签署 《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若投资者不同意《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则应关闭相关程序化交易权限或 停止程序化交易。 (二)账户资金信息,包括账户的资金规模及来源,杠杆资金规模及来源、杠杆率等; (三)账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策略类型及主要内容、交易指令执行方式、最高申报速率、单日最高申 报笔数等; (四)交易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称及版本 ...
A股市场大势研判:沪指尾盘翻红
Dongguan Securities· 2025-07-07 23:39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7 月 8 日 星期二 【A 股市场大势研判】 沪指尾盘翻红 市场表现: | 指数名称 | 收盘点位 | 涨跌幅 | 涨跌 上证指数分时图 | | --- | --- | --- | --- | | 上证指数 | 3473.13 | 0.02% | 0.81 | | 深证成指 | 10435.51 | -0.70% | -73.25 | | 沪深 300 | 3965.17 | -0.43% | -17.03 | | 创业板 | 2130.19 | -1.21% | -26.05 | | 科创 50 | 978.29 | -0.66% | -6.51 | | 北证 50 | 1401.92 | -0.93% | -13.12 |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iFinD 数据 板块排名: 申万行业表现前五 申万行业表现后五 概念板块表现前五 ◼ 概念板块表现后五 综合 2.57% 煤炭 -2.04% 中船系 5.23% 重组蛋白 -1.42% 公用事业 1.87% 医药生物 -0.97% 生物质能发电 2.83% 减肥药 -1.10% 房地产 1.68% 通信 -0.77% 虚拟电厂 ...
重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集体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7-06 23:16
今年4月3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时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于2025年7月7日开始正式 实施。中间间隔的3个月时间,是为市场主体进行适应性调整、做好技术准备,预留过渡期。 "通过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健全高频交易监管等措施,有助于降低程序化交易相对普通投资者的过度优 势,维护市场公平。同时,通过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可以减少市场操纵和过度投机行为,提升市场的整体稳 定性,交易监管正在进一步细化和加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运行可期。"东莞证券分析师卢立亭认为。 另外,中证协也在近日向券商发布了《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示范文本)》,以更好指导券商规范开展程序化 交易,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范围。 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 据悉,上交所的实施细则对证监会《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规定的四类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 作了进一步细化。 瞬时申报速率异常,是指极短时间内申报笔数巨大,即1秒钟内申报、撤单笔数达到一定标准。频繁瞬时撤 单,是指日内频繁出现申报后迅速撤单、全日撤单比例较高,即全日发生多次1秒钟内申报又撤单的情形,且 全日撤单比例达到一定标准。 上交所实施细则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高频交易监 ...
遏制非理性行为 程序化交易新规今起施行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6 18:06
Group 1 -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tailed regulations for algorithmic trading by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aims to promote a more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quantitative trading industry [1] - The new rules specify four types of abnormal trading behaviors, including rapid order submission, frequent cancellations, and large transactions within a short time frame, with high-frequency trading defined by specific thresholds [1] - Quantitative private equity firms are making significant adjustments to their trading models and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comply with the new regulations, includ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strict control of trading volumes [1] Group 2 - The regulatory scrutiny on high-frequency trading has intensified, leading many large and medium-sized quantitative private equity firms to implement corrective measures, including dedicated personnel for compliance management [2] - As of mid-last year, the number of high-frequency trading accounts in the market decreased by over 20%, and behaviors triggering abnormal trading monitoring standards dropped by nearly 60%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2] - The new regulations are seen as a means to foster healthy industry development, encouraging capable firms to thrive while reducing irrational trading behaviors and risk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