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数据
icon
Search documents
锦富技术:更正2021年和2022年多期财务数据
news flash· 2025-07-02 12:11
锦富技术(300128)公告,公司对2021年第一季度、2021年半年度、2021年第三季度、2021年年度、 2022年第一季度、2022年半年度、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2年年度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差错更正。此 次更正涉及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表和非经常性损益的调整,不影响相关期间公司利润总额、 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影响资产负债表。具体更正内容包括202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 中营业收入由14.02亿元调整为14亿元,投资收益由-4400.7万元调整为-4245.73万元,非经常性损益由 1881.7万元调整为1997.9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由-2.44亿元调整 为-2.46亿元。母公司财务报表中营业收入由4896.85万元调整为4840.5万元,投资收益由6113.6万元调整 为6169.95万元。 ...
涉嫌年报虚假披露!*ST元成遭证监会立案,实控人股权多次被拍卖_凤凰网
Ge Long Hui· 2025-07-01 15:31
又一家环保行业上市公司雪上加霜。 7月1日,*ST元成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 数据虚假披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立案。 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相关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祝昌人也同步被立案。 截至7月1日收盘,*ST元成股价报3.54元/股,总市值为11.53亿元。 公司及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根据公告,*ST元成收到控股股东、实控人祝昌人通知,于7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 公司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 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与此同时,公司也被立案,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ST元成表示,立案调查期间,祝昌人及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 行信息披露义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ST元成就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函。 监管函中指出,公司 ...
耐克逆势涨近4%,绩后累涨18%。消息面上,6月27日,该公司披露的第四财季财务数据显示,当季耐克实现营收111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但仍较市场预测的107.2亿美元高出3.8%。
news flash· 2025-07-01 15:10
耐克逆势涨近4%,绩后累涨18%。消息面上,6月27日,该公司披露的第四财季财务数据显示,当季耐 克实现营收111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但仍较市场预测的107.2亿美元高出3.8%。 ...
突发!603388,公司及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12:35
【导读】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ST 元成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7 月 1 日, *ST 元成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 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祝昌人立案。 *ST 元成提示称,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 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 載止日期 | | 2025-03-31 | 2024-12-31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 | --- | --- | --- | --- | --- | --- | --- | | 报告期 | | 一季报 | 年报 | 电影 | 年报 | 年报 | 年报 | | 报表类型 |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 ∨ 利润表摘要 | | | | | | | | | 雪业总收入 | = | ...
三度戴帽终退市!*ST恒立年报“难产”有猫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08:06
Core Viewpoint - *ST Hengli is facing mandatory delisting after multiple warnings and fail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marking the end of its long struggle to avoid such a fate [1][2][4]. Group 1: Company History and Performance - *ST Hengli was listed on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n 1996, initially focusing o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production, but faced performance issues leading to its first *ST designation in 2005 [5]. - The company was suspended from trading for seven years from 2006 to 2013, during which it undertook various self-rescue measures, including asset sales and debt restructuring, to regain compliance [5]. - After a brief recovery, *ST Hengli reported losses of 0.37 billion yuan in 2014 and 0.47 billion yuan in 2015, resulting in a second *ST designation in 2016 [5]. - From 2021 onwards, the company's main business significantly declined, with revenues dropping from 3.46 billion yuan in 2021 to 1.11 billion yuan in 2023, and losses exceeding 1 billion yuan in both 2022 and 2023 [5][6]. Group 2: Delisting Process - In 2023, *ST Hengli was placed under delisting risk warning due to poor performance and failed to disclose its 2024 annual report, leading to a third *ST designation in April 2024 [1][6][7]. - The company attempted to recover by acquiring a new business but faced discrepancies in revenue reporting, which were not accepted by its auditing firm, resulting in delay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6][7]. - The failure to disclose the annual report by the deadline triggered mandatory delisting procedures, with the last trading day expected to be July 15, 2025 [1][3][7]. Group 3: Legal and Regulatory Issues - Following the failure to disclose the annual report, *ST Hengli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for potential false financial disclosures [1][9][15]. - The company filed a lawsuit against its auditing firm, claiming damages of 38.27 million yuan, alleging that the firm failed to provide timely audit reports, which contributed to its financial troubles [9][12]. - The CSRC's preliminary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issues primarily stemmed from *ST Hengli's own financial reporting practic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revenue recognition methods [10][12][14].
原董事长因身体健康原因离任 内蒙古银行再度“换帅”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3:53
2024年年报仍未披露,2021—2023年营业收入前后披露差异超过两倍 根据内蒙古银行官方公众号5月30日发布的消息,当日该行党委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会,洪少平以 内蒙古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行长、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主持会议并讲话。5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对拟任 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洪少平拟任自治区党委直接管理领导班子的企业正职。 另据内蒙古银行官方公众号6月6日发布的消息,当日该行召开董事会会议,通报了郭大勇因身体健康原因不再担任内蒙古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战略委 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的情况,并对郭大勇在任职期间为该行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丁丹 郭大勇正式担任董事长不过半年后,内蒙古银行再度迎来"换帅",现任行长洪少平被提名为董事长。 截图来源:内蒙古银行官方公众号 内蒙古银行至今尚未披露2024年年报。证监会2024年6月曾指出,报告期内该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等多项 监管指标存在不达标情形。 洪少平正式担任行长不过半年 作为内蒙古银行原董事长,郭大勇出生于1972 ...
正利控股(03728.HK)6月2日收盘上涨16.13%,成交1.35万港元
Jin Rong Jie· 2025-06-02 08:38
最近一个月来,正利控股累计涨幅3.33%,今年来累计跌幅24.39%,跑输恒生指数16.1%的涨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正利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 339.52万元,同比增长10.02%;毛利率6.87%,资产负债率79.25%。 6月2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57%,报23157.97点。正利控股(03728.HK)收报0.036港元/ 股,上涨16.13%,成交量38万股,成交额1.35万港元,振幅3.23%。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8.82倍,行业中值1.6倍。正利控股市盈率2.85倍,行 业排名第10位;其他浦江国际(02060.HK)为1.01倍、进升集团控股(01581.HK)为1.51倍、靛蓝星 (08373.HK)为1.58倍、中国管业(00380.HK)为1.6倍、饮食天王(环球)(08619.HK)为1.66倍。 资料显示,正利控股有限公司为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编号: 3728),是香港的一名总承建商,其成员成立于 1998年,公司的服务范围包 ...
三问润泽科技:近30亿会计差错是否调干净?“一骑绝尘”的数据是否可靠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21 09:2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 核心观点:润泽科技市场地位不及同行但毛利率却远超同行。这一骑绝尘的毛利率究竟是自身硬实力体 现还是另有故事?润泽科技财报数据迷雾重重,其一,近30亿会计差错背后是成本结构异常波动,数据 的可比性及可靠性几何?其二,公司远超同行的毛利率背后是低折旧低利息费用,这背后有没有盈余调 节痕迹?其三,公司机柜增速、营收增速等与电费支出增速出现部分差异,这种差异背后匹配性又是否 进一步拷问高增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此外,公司去年四季度毛利率骤降,骤降的毛利率是否间接反 映公司盈利波动性及脆弱性?这又是否引发市场对其价值重估? 随着年报季收关,不少上市公司却出现会计差错。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已经会计差错更正公司数量 超40家。 对于出现会计差错的公司我们该如何看待?所谓会计差错更正,根据相关定义,即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 误运用准则等,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财务列报错误,相比会计舞 弊,会计差错则属于非故意过失。 然而,近年部分财 ...
剑桥科技赴港IPO:前五大供应商数据“打架” 前次募投项目“非变即延”耗时五年仍未完工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16 10:4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5月15日,A股上市公司剑桥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投资者对公司"一边港股发行股份,一边每年大股东都批量减持"发出疑问。 剑桥科技近日公布了港股IPO招股书,拟募资用来提升产能、补充营运资金等。剑桥科技港股IPO募资不仅产生与大股东批量减持形成反差,而且与前次定 增募投项目"非变即延"存在不协调之处。公司前次定增募投项目的原计划,经过两次延期一次变更后,已经耗时五年仍未完工。并且,港股IPO募投项目中 也有提升与定增项目同类产品的产能规划,是否合理有待考证。 对比剑桥科技A股年报和港股IPO招股书,公司重要财务数据也出现"打架",如2022年度——2024年度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并且这 种差异并非统计口径造成,因为前五大客户数据基本吻合,这令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疑惑。 前次募投项目"非变即延" 耗时五年仍未完工 资料显示,剑桥科技的主营产品包括宽带接入、无线接入和高速光模块这三大核心业务产品。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 ...
苹果(AAPL.O)CEO库克:9亿美元是具体到6月底的季度,不应该用来预测未来。
news flash· 2025-05-01 21:25
苹果(AAPL.O)CEO库克:9亿美元是具体到6月底的季度,不应该用来预测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