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Search documents
商业与生态共生标杆,植物医生石斛馆诠释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Sou Hu Wang· 2025-05-22 07:10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浪潮之下,中国企业正以科研力解码激活传统文明的可持续基因。 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中,这个国货美妆品牌通过文化深耕与生态融合开辟了高端突围新路径。 石斛千年绽国妆 石斛,这一生长于悬崖峭壁间的"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码。唐代《道藏》将其 与天山雪莲、千年人参并列,清代乾隆皇帝更以"石斛宴"款待百岁老人,彰显其"滋阴圣品"的尊贵地 位。而今,这一古老智慧正通过现代科技焕发新生。 植物医生高山石斛馆以1600米高山生态实景还原、全息影像与古籍文献交相辉映的展陈方式,将石斛 的"药食同源"传统与"科技护肤"创新无缝衔接,构建起从《神农本草经》到基因测序技术的文明轴线。 2025年5月8日,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上,一座以石斛为灵魂的文化地标"植物医生高山石斛馆"正式落 地。 植物医生集团副总裁Julie女士,植物医生品牌全球面膜防晒代言人王俊凯以及中国民族植物学创始人、 植物医生首席科学家裴盛基等联袂出席,共同见证这一品牌发展里程碑时刻。 植物医生石斛馆揭幕 人物从右至左依次为:植物医生集团副总裁Julie女士,植物医生品牌全球面膜防晒代言人王俊凯,中国 民族植物学创始 ...
AI视频:再见“消失的朋友”
Xin Hua She· 2025-05-22 06:54
今年5月22日 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近年来 地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许多动物物种已经灭绝 让人扼腕叹息 0:00 这次我们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一道 将已经灭绝的珍稀物种 通过AI技术"复原" 转发传递 让我们再看一眼 "消失的朋友"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2006年 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袋狼】 0:00 【大海牛】 Hydrodamalis gigas 1768年 灭绝 0:00 【大海雀】 Pinguinus impennis 1844年 灭绝 0:00 Thylacinus cynocephalus 1936年 最后圈养个体"本哲明"死亡 因50年无野外确认记录 1986年澳大利亚官方正式宣布灭绝 0:00 【渡渡鸟】 Raphus cucullatuss 灭绝时间有三个主要说法: 1662年 1681年 1688年—1715年之间 0:00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 Conuropsis carolinensis 灭绝时间 1918年 最后个体"因卡" 死于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 0:00 【旅鸽】 Ectopistes migratorius 灭绝时间 1914年 最后 ...
广东红山森林公园首次发现珍稀植物无叶美冠兰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2 06:36
广东红山森林公 园首次发现珍稀 植物无叶美冠兰 _南方+_南方 plus 注。 在广东红山森林公园发现无叶美冠兰 潮州市生物多样 性研究中心张主 任指出,无叶美 冠兰的生存条件 极为严苛,通常 只在无污染的山 地林地中出现。 此次发现不仅证 明了红山森林公 园的生态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达到 较高水平,还表 明该公园的真菌 群落、传粉昆虫 及微气候条件之 间存在着高度的 协调与平衡。这 是生态系统完整 性的有力证明, 进一步巩固了红 山森林公园作为 2025年5月22日 是第25个国际生 物多样性日,今 年的主题为"万 物共生 和美永 续" 。 位于潮州市的广 东红山森林公园 传来好消息:两 株罕见的无叶美 冠兰(学名: Eulophia zollingeri)在该 公园内被首次发 现。这种淡紫色 花序的植物在茂 密的绿荫中显得 格外醒目,因其 独特的无叶特征 和依赖地下块茎 与真菌共生的生 存机制而备受关 机制、保护策略 以及生态系统的 整体稳定性具有 重要意义。 红山森林公园相 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将持续加强 生态监测,探索 更多未知的自然 奥秘。同时,公 园计划联合高校 开展多形式的科 普活动,通过规 划科 ...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Xin Jing Bao· 2025-05-22 06:34
从南宋传承800年的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中国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在浙江德清县,是以鱼、蚌之间基于自然的互利共生原理为基础,以发 源于本地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为核心,逐渐演化并形成的涵盖蚌、鱼、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 等丰富水生生物资源的复合养殖系统。 在德清县,这一养殖系统已经延续了800年,自南宋时代开始,至今传承不绝。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系统科学咨询小组评价该系统称,该系统以珍珠蚌技术为核心,同时生产珍珠、水稻、丝绸等产品。这 一循环共生的养殖系统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粮食安全保障和文化遗产传承于一身,为全球可持续农业、 生态平衡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贝类凭借自身独特的过滤功能,能够显著改善水体环境,使氨、 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实现水产养殖与生态系统恢复 并重并举。当地依托该系统,发展"种养一体"、珍珠加工、生态旅游和体验式教育等多元化产业,为超 过2.2万名居民提供稳定生计来源。 记者了解到,过去,珍珠多用于佩戴或观赏,近年来,德清推进"珍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如今,珍 珠产业已拓展至美容、保健、文旅等领域,逐步构建起"产学研游"一体 ...
【新华社】《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发布 首次收录中国蜻蜓和蚯蚓
Xin Hua She· 2025-05-22 06:24
2025版名录实现了与全球生物物种名录互通互补,新增中国竹节虫目51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进一 步推动国际科学数据合作。首次收录了中国蜻蜓和蚯蚓,分别新增了895和40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填补 了这两个动物类群的空白。 研讨会还分享了2024年我国研究团队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领域分类研究取得的进展。动物领 域,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32种,蜘蛛目新增309种。植物领域,新增植物新种284个,新种下类群19个, 并重新发现4个多年未见物种。微生物领域,中国学者主导发现了占全球48.5%的1,723个菌物新种。 中国的生物物种研究不仅深耕国内,更积极"走出去"。自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启动 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ping Asia Plants, MAP)以来,通过国内外专家合作,搜集整合了亚洲48个 国家/地区的植物名录,出版了4本亚洲地区植物物种编目专著,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亚洲苔藓植物、北亚 与中亚的维管植物,填补了亚洲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空缺。 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自2018年新网站上线至今,名录总下载量超过20 TB,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被国内外期刊论文 ...
记者手记丨让濒危野生动物重生——探访约旦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Xin Hua Wang· 2025-05-22 06:02
新华社安曼5月22日电 记者手记丨让濒危野生动物重生——探访约旦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新华社记者何奕萍 从约旦首都安曼往东驱车110多公里,便来到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上世纪80年代,在阿拉伯半岛绝 迹的阿拉伯羚羊在这里获得了重生,并回归自然。 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约旦扎尔卡省的阿兹拉克地区,由约旦皇家自然保护协会于1975年建立,占 地22平方公里,是约旦干旱沙漠气候的一个典型自然保护区。当汽车行驶靠近保护区的时候,一排高高 的树木映入眼帘,在一大片被黑色燧石覆盖的戈壁滩上显得非常亮眼。这是保护区筹备建设之初特意种 植的,如今已成为管理区和游客休闲区的"遮阳伞"。 走进保护区,穿过游客休闲区,便是游客中心。这里和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繁殖围栏相连,透过玻璃,便 能看见圈养育种的阿拉伯羚羊。它们角似长矛,身体毛色接近雪白,腿为褐色,脸部有黑色斑纹。阿拉 伯羚羊在阿拉伯世界是坚韧与美丽的象征,诗歌、音乐和绘画中多见对它们的赞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信息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的环境恶化以及偷猎活动,野生阿拉伯羚羊 20世纪70年代初绝迹。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项目主管欧贝达·赫莱舍告诉记者,据记载,在重新培育 ...
记者手记丨喀布尔动物园:战乱之地动物们的安居之所
Xin Hua Wang· 2025-05-22 06:02
新华社喀布尔5月22日电 记者手记|喀布尔动物园:战乱之地动物们的安居之所 动物园内还有一处小型室内水族馆,在约100平方米内摆放了十余个水箱,里面养了一些小型鱼类。此 外,水族馆还有两个封闭的玻璃房,里面分别养了一只乌龟和一条蛇来代表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据了解,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曾于2002年向喀布尔动物园赠送过一对狮子、一对棕熊、一对鹿、一 头狼等动物。 当前,阿富汗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全球变暖、长期战乱、非法狩猎、森林砍伐以及公众对物种保护认识 不足等多重因素的严重影响。喀布尔动物园兽医服务主管阿卜杜勒拉赫曼·米旺德说:"目前阿富汗有大 约149个物种被列为濒危物种,其中60种鸟类濒临灭绝。像鹈鹕、鹤这类鸟类,近年来已在阿富汗消 失。"米旺德呼吁加大自然保护投资,加强公众教育和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走私与虐待行为。 喀布尔大学环境系教授达乌德·希尔扎德表示,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灭绝已扰乱阿富汗陆地与水域生 态系统,"雪豹、马可波罗盘羊和多种雁类等物种正接近灭绝,严重影响它们所依存的山地生态环境"。 "我们目前正在喀布尔动物园繁育狼崽、马可波罗盘羊、豹子、豺、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多种鸟类,并将 这些动物重新引入 ...
行走拉美手记丨中墨科技合作为美洲豹打造“云端栖息地”
Xin Hua Wang· 2025-05-22 06:02
"人们一度忘了这个保护区,忘了美洲豹曾是世代祖先口中的猛兽。"玛雅社群领袖本哈明·坎波斯告诉 新华社记者。在他的家乡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的齐拉姆自然保护区,一场由数字科技带动的生态保护革 新正在悄然上演。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记者一行凌晨5时从墨西哥尤卡坦州州府梅里达出发,驱车前往齐拉 姆自然保护区。经过两个多小时颠簸后,车队前方道路彻底隐没在灌木丛中,手机信号中断。记者一行 背起行囊,徒步进入保护区腹地,寻找坎波斯口中的美洲豹踪迹。 坎波斯生活的尤卡坦半岛不仅是玛雅文明发源地之一,也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著称。其中,齐拉姆自然 保护区占地超过690平方千米,包括约525平方千米陆地和165平方千米海洋。保护区内有超过590种动植 物,其中有数十种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 新华社墨西哥梅里达5月21日电 行走拉美手记丨中墨科技合作为美洲豹打造"云端栖息地" 新华社记者翟淑睿 吴昊 据尤卡坦政府数据,截至2025年4月,上述项目已识别出147个物种,其中在当地首次记录并共确认16只 美洲豹活动踪迹。 跟着坎波斯的脚步往林中更深处去,土地越发柔软潮湿。这里的树干高大挺拔,一丛丛气生根粗壮繁 茂,枝叶在头顶交错 ...
特稿丨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住地球多样美
Xin Hua Wang· 2025-05-22 06:02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特稿丨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住地球多样美 守护生态 迫在眉睫 当今人类对水、粮食、药品、衣服、燃料、住所和能源等多种资源的获取,仍严重依赖于健康且有活力 的生态系统。然而,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遭受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多重压力的威胁,形 势令人担忧。 世界自然基金会去年10月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地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惊人。根据该基金 会编制的"地球生命指数",自1970年至2020年,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平均规模缩减了73%。栖息地退 化和丧失、过度开发和物种入侵是主要影响因素。 新华社记者冯玉婧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由于人类活 动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致辞中说,生 物多样性丧失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有或强大,都无法独自应对。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为主题。据联合国官网介绍,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多 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还涵盖物种内存在的遗传差 ...
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Xin Hua Wang· 2025-05-22 03:16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通过实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 地体系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 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据介绍,国家林草局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按 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严格把关,稳慎有序设立新的国家公园。同时进一步完善由植物园、 种质资源库、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等构成的迁地保护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动濒危 物种野外种群复壮,持续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行动,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责任编辑:谭梦桐) 目前,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最新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量达505.9万只,为迄今全国范围内监测数 量的最高纪录。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布陆 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境)保护修复和监测体系建设,为野生动 植物生存繁衍营造良好条件。同时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