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交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文交流活动密集登场增进中柬两国友谊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7 21:20
6月26日,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四川中医药海外行-中医技术出海"柬埔寨站活动在金边启动。 柬埔寨卫生部国务秘书恩戈·康表示,柬中两国启动传统医药合作以来取得诸多成果,不仅促进中医药 在柬推广,也有助于丰富该国患者医疗选择,增进民众健康福祉。 "中柬数字外交能力建设培训班暨'中柬旅游年'青年活动"于24日在暹粒举办。来自中柬两国的青年外交 官、外交专业大学生及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外交能力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赴当地历史文化项目考 察调研。 自今年5月以来,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持续参加多场相关活动。他指出,柬中两国从官方层 面到民间组织开展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紧紧围绕满足柬埔寨民众实际需求,切实推动各项项目有效实 施,在增进两国友谊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完) 中新社金边6月27日电 (记者杨强)柬埔寨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一周年暨科学日活动当地时间27日 在金边举办,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姜楠公使、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苏恩·塞雷、柬埔寨国会秘 书泰·索昆以及来自中柬两国400余名嘉宾共同参加活动。 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前身为海南大学—王家农业大学汉语中心,自2018年设立以 ...
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泰国曼谷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7 05:42
胡帆表示,在视听领域,广西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视听周连续成功举办六 届,促成近50个合作项目。建议以人文交流为基、以视听传播为纽带、以山水风光为画卷,为"一带一 路"高质量发展厚植人文底蕴,共筑新丝路;以业态创新为翼,共同把握视听行业发展的新态势新机 遇,为区域合作交流提供更多路径,共促新交流;以技术赋能为势,合作推动AI技术在广电视听多个 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共建新视听。 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开幕式上设置了启动仪式与开幕式晚会 两个环节,创新采用"数字+艺术""文化+科技"等多元形式,紧扣本届视听周重点系列活动,邀请中国 和东盟的青年歌手、影视创作者、文艺工作者、2025中国—东盟青年主播代表等汇聚一堂,以"影视音 乐"为主题线索、以"对话交流"为表达方式、以"和谐共生"为情感联结、以"江河之美"为媒介手段,串 联起跨越山海的视听叙事,呈现了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合作的丰硕成果,叙述了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 盟命运共同体友好交往故事。 人民网曼谷6月27日电 (记者孙广勇)2025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越人文交流年、中泰建 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 ...
综述|地方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中亚民心相通
Xin Hua Wang· 2025-06-24 01:12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23日电 综述|地方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中亚民心相通 新华社记者陈晨 李奥 从携手文化遗产保护到加强博物馆交流再到深化高校合作,中国-中亚地方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勃勃生 机。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丝路传音:中国-中亚媒体智库合作与城市文明对话论 坛"上,多国政府官员、智库学者与媒体人士认为,加强地方间人文交流,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 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近现代史问题协调与方法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帕拉莫诺夫认为,学 术研究对于中亚各国同中国的关系具有基础性意义,"政治、能源、安全和社会领域是今后研究可涵盖 的主要方向。" 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国际研究所部门主任达尼亚尔·库尔班诺夫介绍说,塔什干的孔子学院开设已超过20 年。人文合作是乌中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有望在教育、科学、旅游和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及中文教学 等方面加强合作。 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共同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如今,延续千年的友好合作之路正续写 着文明交流新篇章。 近年来,媒体、智库和高校积极推动中外地方人文交流。中国传媒大学举办"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工作 坊",邀请在高校工作的外国专家以 ...
中印重启朝圣通道的启示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1:50
中方的决定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西藏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被印度教、藏传佛教等尊 为"宇宙中心"和"圣湖",朝圣传统已延续千年。历史上,中印通过佛教传播、商旅往来等形成了深厚的 文化互联。恢复朝圣不仅是对宗教情感的回应,更是对文明对话历史的延续。中方通过修缮普兰县朝圣 通道、设立接待中心等举措,既保障朝圣活动有序进行,也展现了对文明遗产的保护责任。 这一过程凸显了中印双方通过对话化解分歧的意愿。自2020年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暂停朝圣后,中印经 外交协商,最终就恢复朝圣达成共识。中方在确保边境安全的前提下,为印度香客提供签证便利、交通 保障和医疗支持,并严格限定朝圣路线与时间,既体现了主权管理的规范性,也通过透明化操作减少了 误解空间。此类"小步推进"的务实合作,为两国在复杂边境问题中积累互信提供了范例。 重启朝圣通道有助于区域稳定和人文交流。西藏是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的重要区域,中方将朝圣纳 入"高原丝绸之路"人文交流框架,通过宗教互动促进民心相通,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氛围。印度香客在 西藏期间可以接触到当地发展实际,有助于客观认识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进步,消解西方炒作的所谓 西藏"文化灭绝"等虚假叙事。 ...
汇聚中孟智慧力量 共塑良好国际形象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23 11:56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讯(记者 吴斯雅)"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 夸……"来自孟加拉国诺阿卡利科技大学的讲师阿卜杜勒·卡里姆(Abdul Karim)用"现学现卖"的中文演 唱了中国耳熟能详的民歌《茉莉花》,赢得全场热烈喝彩,掌声经久不息。 6月20日,作为2025孟加拉国青年领袖访华团的一名成员,卡里姆在为期十天的访华行程结业式现场用 歌声为自己的中国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25孟加拉国青年领袖访华团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孟加拉国达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上海国际 问题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是庆祝中孟建交50周年和中孟人文交流年的重要配套活动。来自孟加拉国 国际战略研究所、政策对话中心、达卡大学、诺阿卡利科技大学、每日星报等主要智库、高校、媒体的 24名青年参加。 集 体合影 在京期间,访华团一行不仅前往外交部蓝厅观摩例行记者会,还到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级工厂、中国土木 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参访交流。中国在城市建设、科技创 新、工业制造、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结业式现场交流发 言过程中,访华团成员们畅 ...
吴桂英率长沙市代表团访问法国
Chang Sha Wan Bao· 2025-06-22 01:02
6月18日至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率长沙市代表团访问法国,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落实中法 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扩大开放合作,开展友好交流,为推动中法关系发展作出地方的积极贡献。 6月18日至20日,吴桂英率团访问法国,与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于20日 在巴黎进行友好交流。 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今年将在长沙举办。吴桂英与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 兰,就中法人文交流进行深入探讨。双方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 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文化交流,是增进理解信任、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愿通过更多对话交流,深化文明 互鉴,加深彼此友谊,共创美好未来。 6月20日,中国(长沙)—法国经贸对接会在巴黎举行。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镌刻着百年前的中国记忆、湖南记忆、长沙记忆。吴桂英在该馆与蒙达 尔纪市镇联合体主席让-保罗·毕尤共同见证中国长沙—法国蒙达尔纪友好列车交接仪式,并在当地与蒙达尔纪市 市长伯努瓦·迪戎会谈交流。吴桂英表示,中法文明交相辉映,两地情谊历久弥新。希望双方在促进交流、增进认 同中,推动友好关系 ...
新西兰“纯净”招牌再度升级,拉克森独家回应访华之旅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21 07:40
【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高莘】 日前,《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指出,双方重申旅游、文化、地方政府、体育、科学 创新等各领域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双方赞赏两国为推动赴对方国家旅游所采取的措施。新方 欢迎中方对新西兰公民实施免签政策。中方欢迎新方近日宣布修改签证设置,调整操作流程,便利签证 申请。中方赞赏新方取消对中国公民过境签的要求。相关阅读:过境免签!新西兰总理开门迎接中国客 6月20日,新西兰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百分百纯净新西兰"的旅游推介,向中国游客发出邀请,期待更多 中国游客深度体验新西兰,感受新西兰的奇观、人文风情以及当地人的热情好客。 新西兰旅游推介现场观察者网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表示,中国是新西兰第三大旅游市场,疫情前中国曾是新西兰第二大旅游市场。目前 访问新西兰的中国游客人数正在逐步上升中。过去一年里,有约25万名中国游客前往新西兰旅游,在当 地的消费额同比增长了147%。"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我们 之间深厚的关系。" 拉克森称,上述数字的增长,"关乎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联系,关乎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回忆,以及我 们在贸易、教育、创新、文化以 ...
拉紧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携手同行: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Ren Min Ri Bao· 2025-06-20 21:41
教育合作播撒世代友好种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八届国际文化节日前在北京举 行。中亚多国来华留学生设立国家文化及美食展台,表演 充满文化特色的器乐歌舞节目。图为中亚留学生在活动上 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陈尚文摄 "两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互设文化中心、开设中国高校分校和鲁班工坊等取得进展,中哈、中乌实现 互免签证,去年仅中哈人员往来就超过120万人次。中亚国家旅游年、文化年、艺术节在中国广受欢 迎,《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中国影视作品走红中亚,中国—中亚人文旅游班列成功开行。今 天,我们将见证中国同中亚友城突破100对。"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中亚 峰会上作主旨发言,生动描绘了中国中亚人文交流硕果累累。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打开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大门。如今,中国与中亚国 家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拉紧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 筑牢中国与中亚国家世代友好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 视听说教室里,当地学生跟着中国老师有节奏地吟诵,品 ...
《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发布
news flash· 2025-06-20 11:49
《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发布 智通财经6月20日电,《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发布。其中提到,双方欢迎在食品安 全、海关、农业、林业、气候变化、贸易和经济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及绿色经济正在开展的合作。 双方欢迎首轮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取得的进展。双方重申旅游、文化、地方政府、 体育、科学创新等各领域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对近期举行的中新市长论坛和即将举行的中新 二轨对话表示欢迎。 ...
国际观察:中印人文交流再启新篇 恢复香客朝圣彰显善意与互信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0 01:31
中印两国近日就恢复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达成共识,这是继2014年双方签署《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后,中印人文交流的又一重要进 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印度香客赴藏朝圣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中方始终以最 大诚意保障印度信众的宗教需求。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印度宗教文化的尊重,更展现了中方推动 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积极姿态。 宗教文化纽带跨越喜马拉雅 冈仁波齐峰与玛旁雍错湖作为藏传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共同圣地,千百年来承载着跨文明的精神 对话。历史上,朝圣路线便是中印民间交往的重要通道。201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门修建普兰口岸朝圣 接待中心,配备医疗站、翻译人员和应急保障体系,做好服务接待印度香客工作。此次扫榻相迎,正是 践行"与邻为善"外交理念的生动写照。这种基于文化共鸣的互动,远比地缘博弈更能打动人心。 善意需要双向奔赴 把握契机推动关系行稳致远 当前中印关系正处于关键阶段,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对话与人文领域的合作理应并行不悖。中国始 终认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正如西藏朝圣之路需要攀登险峰、跨越沟 壑,中印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