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

Search documents
云南: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news flash· 2025-06-11 07:26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及,围 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重点领域,结合云南省优势,推动有关企业开发新产品、衍生新产 业(300832)、进军新领域、拓展新业态,将分拆或衍生出的新企业纳入培育名单。重点推动以铝、铜 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深度延链,大力发展铝材、铜材及其下游终端产品;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 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纯铟、ITO靶材、磷化铟、卫星用太阳能电池、锗光学元器件、铂族金属功 能材料及催化剂等;用好磷资源,垂直整合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推动"磷矿—磷酸—正极材料—电池"全 产业链发展;以建设数字信息大通道为牵引,培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信息产业。 ...
从规划到实景 雄安新区八年蜕变 “未来产业之城”加速成型
news flash· 2025-05-29 20:20
雄安新区建设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八年前,雄安新区可以说是一张"白纸",经过八年来的精心描画、 着色,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稳步成形。其中,1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制造业单 项冠军等重点领域企业落地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产业园,一座充满活力的"未来产业之城"正在加速成 型。2024年10月14日,中国卫星(600118)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办公楼正式投入使 用,这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依托中国星网这样的链主企业,雄安新区开始谋划卫星互联 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4大赛道,规划构建起七大细分领域并跑的空天信息产业链 条。(央视新闻) ...
2025年全球百强城市榜单出炉:上海和北京全球前十,苏州入围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05:03
2025年全球最具价值城市百强榜单由国际权威机构GYBrand发布,该机构自2020年起每年编制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居住生 活、商业环境、国际声誉、发展潜力、全球化品牌建设等七大维度评估城市竞争力,被业界视为衡量城市软实力的风向标。 在最新榜单中,中国14座城市上榜,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前十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旧金山、上海(第7)、北京(第8)、深圳 (第19)、青岛(第83),其中上海和北京稳居全球前十,苏州以第78名首次入围百强,展现中国城市在全球竞争中的多维突破。 上海以全球第7名巩固其国际大都市地位,核心优势在于金融与科技的双重引擎。作为中国科创板总部所在地,2024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国 40%,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领域专利数量全球前三。 同时,上海-苏州科技集群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五,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6185件,同比增长10.6%,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例如,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良品率提升至95%,支撑华为5G基站国产化替代。但上海也面临挑战,空气质量与居住成本拖累宜居性评分,部分高端人才 流向长三角周边城市。 北京以 ...
西湖区空天信息产业“起飞”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7 02:20
发布专项政策、签约8个重大项目、落地全国首家商业卫星"线下超市"、与文昌国际航天城携手拓 展卫星数据出口新领域……今年以来,西湖区在空天信息产业上大步迈进,其中集聚相关企业300余家 的云栖小镇,致力于打造浙江省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 为何空天信息产业能在西湖区迅速崛起?在云栖小镇管委会党委书记袁骏看来,"破局"的关键 是"大院大所"的入驻——国家实验室、航天五院杭州中心、智元研究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西湖 随着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释放超万亿元市场规模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新质生产力赛道之一。在该背景下,西湖区聚焦太空智算、卫星互联网等细分领域, 打造全国知名卫星载荷核心部组件生产中心、卫星导航遥感数据应用中心,加速"空天地海一体化发 展",去年该领域产值超过53亿元,已初步构建起涵盖卫星研发、制造、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镜头 "天地协同"的场景探索 日前落地在云栖小镇的国内首个商业卫星及部件全产业链线下超市"东方红天选"传来新进展 ——"柔性太阳翼"再获订单,受到多家商业航天公司认可。据了解,该超市货架上还陈列着200余种商 业航天卫星产品,能满足卫星制造企业一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宣布战略重组 国产算力龙头整合启幕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5 13:11
当前,全球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重构期,此次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重组符合全球产业链延伸发 展的大趋势,有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把握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巩固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国产 算力产业的积淀,推进算力产业融合发展和国产化进程,在数字中国战略及关键行业应用推进等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合并,不仅是两家企业资源的叠加整合,也是中国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 有益尝试。通过技术互补、产业链协同、市场资源复用,形成规模效应,有望推动公司快速迈向更高的 发展台阶。 在政策持续深化推动下,资本市场活力加速释放,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加速整合期。"科创板 八条"发布后推出的现金重大收购及发股类交易,已超过2019至2023年5年单数总和。数据显示,自"科 创板八条"政策落地以来,科创板累计新增并购重组项目102单,涉及交易总额逾260亿元。2024年至 今,科创板已披露并购交易达40单,其中14单采用发行股份或可转债收购资产模式,另有5单为现金支 付类重大资产重组。 作为国内信息产业的头部企业,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海光信息则 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 ...
【西安】着力培育全国领先、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链群
Shan Xi Ri Bao· 2025-05-24 23:49
近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以数字 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场景需求为牵引,以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为核心载体和关键环节, 重点支撑智能终端产业链培育,推动工业软件、信创、人工智能适配应用,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建设运营。筛选符合数字政府建设需求、具备创新性的智慧终端产品,编制创新产品推荐 清单,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与推广;鼓励市属国企使用创新产品推荐清单中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有 序推动老旧设备的替换改造。 拓宽应用推广渠道。统筹组织开放应用场景,搭建适配验证产品供需对接渠道,为适配企业提供业 务指导、验证环境和试点支持,落实行业领域智慧化建设方案,推进新产品应用。 西安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重点围绕交通、水务、城管、燃气、供热、文旅等 领域开展示范性建设,同步推进环保、教育、住建、应急等领域应用。到2027年,力争实现数字政府建 设重点领域全覆盖,带动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记者 陈志涛) 构建技术研发体系。组建技术联盟,开展根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构建,提供产品适 配验证全周期技术咨询服务,打造技术创新 ...
中国光谷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2 07:10
中新网武汉5月22日电 (卢琪)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近日在武汉落下 帷幕,在这场汇聚全球近200位顶尖专家、300余位企业家、390家企业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顶级盛会 上,近百项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光博会助力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 光谷")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联动全球创新资源 共绘光电产业蓝图 本届光博会首次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标志着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深度融 入全球创新网络。 光博会开 幕仪式现场。 活动主办方供图 本届光博会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除传统激光与光学、光通信展 区外,首次推出"光+智能终端应用(无人驾控装备、机器人、AI)"融合展区及光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主题 展。20余场会议及特别活动,覆盖激光技术、精密光学、汽车光电、半导体信息系统等六大应用领域。 开幕式上,国际顶尖专家探讨光子学与光通信、面向AI及智能应用的VCSEL激光芯片等课题。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提出,光器件未来应用要做到智能化,实现"天空地海"等各 领域时空智能, ...
实探第20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 “首发”“首展”扑面来 光电子信息产业“逐光”前行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8 15:44
会打太极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背在身上的激光打印设备、1.6T光模块、500万像素红外探测仪……5月15 日至5月17日,以"光联万物、智引未来"为主题的第20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 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多家企业集中展示光通信、激光等光电子信 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在光博会上,许多'全球首创''行业首发'亮相,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资源在这里汇聚,多家企业的产品 代表了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市场趋势。光博会已成为行业'风向标'。"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 顾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参智库特聘专家袁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 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上已占据领先地位,产业规模已领先欧 洲、北美、日韩等地,位列全球第一。"随着核心领域技术不断突破,且形成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 国光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从规模领跑到技术引领的转型阶段。"袁博说。 "首发""首展" 成行业创新"风向标" 激光、光模块以及红外传感器是我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具有创新先发优势的细分领域。 "本届光博 ...
90岁院士逛光博会“学习新技术” 25年前提案建“中国光谷”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6 00:40
"我是来学习新技术的。"5月15日,在第二十届光博会展区,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及地质学家殷鸿福化身追光"迷 弟",离开展台时还不忘"谢谢老师!" 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13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第1331号提案《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 光谷"》,殷鸿福是倡议人之一。 当时光谷产业规模不足50亿元,千亿元目标遭质疑。如今,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在华工科技展台,华工激光三维五轴装备事业部总工程师胡军巍介绍,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刚从北京国际机床展上首展回 汉。胡军巍说:"只需2秒钟左右,脉冲激光束就能完成孔径0.3毫米、倾斜角15度的发动机气膜冷却孔加工,加工航空精密件时特别好 使。"听着这些数据,殷鸿福目光专注。 在第二十届光博会华工科技展区,殷鸿福院士(右一)正在了解激光的应用 a B&T®N° t the 8 10 40 在第二十届光博会九峰山实验室展区,搭载氮化镓芯片的AI眼镜引起了殷鸿福院士(左二)的注意 在九峰山实验室展台,工作人员亮出"黑科技"——藏着氮化镓芯片的AI眼镜,芯片就"躲"在纤细的镜腿里。这款眼镜开会时能"提 ...
光博会首设时光长廊和光电子主题成就展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15 00:27
透过光博会,世界看见了中国的"光"。5月14日下午,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A1门口, 36米长的"时光长廊"宛若时空隧道,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光博会转眼已经举办二十届了,时间过得真快。"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不禁感叹,这也是企业第20次参加光博会。今年,企业将重点展示硅光引擎和光纤光栅系列 产品,"光博会作为一个世界性展示交流舞台,让我们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给全球的 客户和合作伙伴。" "非常荣幸作为光通信龙头企业之一在光电子主题成就展上亮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光博会他们带来了新产品——1.6T OSFP224 DR8光模块。它 集成全球最先进3nm DSP芯片与硅光技术,功耗优化与传输性能国际领先,在AI时代为算 力中心提供高密度、高可靠性硬件基座。 夜幕降临,展馆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家中外知名企业将集 中展示全球光电领域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近百款新品在这里全球首发,全球光电子信息产 业资源也将在这里汇聚,共同见证光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趋势。 编辑:代婧怡 第二十届光博会首次设置时光长廊和光电子主题成就展,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的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