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地经济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汉旺镇的新﹃锂﹄想
Si Chuan Ri Bao· 2025-07-06 23:28
汉旺镇 小镇名片 汉旺镇是德阳绵竹市的工业重镇。这里工业基础雄厚,聚集锂电新能源、机械加工、磷化工等产业, 2024年工业总产值超198亿元。这里拥有省级化工园区——绵竹新材料化工园区(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 业园区),聚焦锂电新材料产业,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实现了跨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形成了从上 游原材料到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四川省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7月2日,德阳绵竹市汉旺镇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下称德阿产业园),四川国城锂业投资建设 的年产20万吨锂盐项目一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施工。 "目前土建基础已完成,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公司总经理助理宋昊铮介绍,一期项目于去年11月开 建,将于明年一季度全面建成投料试车,投产后将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不远处,四川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下称思特瑞)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这家2017年落户园区的企业,已 建成年产能1.8万吨的自动化锂盐生产线。公司行政总监房正告诉记者,1公里外,另一个年产23万吨的 高品质基础锂盐项目正有序推进。 2024年汉旺镇工业总产值198.373亿元,其中锂电行业突破167亿元。作为曾经的东方汽轮机厂所在地, 汉旺 ...
向海图强!苏宿工业园区外贸步履铿锵
Xin Hua Ri Bao· 2025-06-27 06:33
浪潮涌动,千帆竞发。 一组数据书写着逆势突围的传奇:2025年一季度,苏宿工业园区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48.75%——这 座即将迎来弱冠之年的园区,正以弄潮儿的身姿,在开放型经济的浪潮中,划出向海图强的航迹。 苏瓷的昂扬态势,折射出园区外贸内生动力的强劲。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积极作为,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 境,园区外贸企业主动应变,紧盯市场需求,加大创新研发,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持续塑造产 品竞争新优势。 在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瓷")生产车间,工人们正赶制出口电瓷产品订单。"订 单已排到8个月到10个月交期!"公司总经理戚冰面带微笑,语气中透露着笃定,"大伙儿干劲十足,就 是为了确保订单如期交付。" 世界电瓷看中国。"中国掌握着世界电瓷行业九成以上的产能。放眼全球电瓷版图,国内企业200余家, 国外仅有10余家。"尽管风云变幻,戚冰的脸上不见忧色,带着一份领跑者的从容,"目前,电瓷行业核 心工艺都在中国。" 受益于此,但并不止于此。戚冰坦言,国外这10余家企业,却牢牢扼守着行业某些细分领域的市场。为 了在这些领域"分一杯羹",去年,苏瓷启动 ...
深汕合作区经验走向世界!《飞地经济实践论》英文版发布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15:07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6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京举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前沿"丛书外文版签约暨"深圳故事"丛书英文版发布仪式。作为丛书重要组成部分,《飞地经 济实践论:新时代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模式研究》英文版正式亮相,标志着中国破解区域发展失衡的创新方案走向国际舞台。 理论出海:中国式现代化方案走向世界 《飞地经济实践论:新时代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模式研究》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课题,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例,详细介绍了深汕飞地的缘起、中国特 色飞地经济的发展、中国飞地与国外飞地的不同、飞地发展的理论演变进程等内容,深刻剖析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由三方共管到两方合作再到一方全面主导的 利与弊,深入阐释了深汕飞地发展为什么采用将培育内生性创新动能与建立区域诱导增长极、产业梯度转移、要素禀赋互补相结合的组合式经济发展模式, 科学论证了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平台带动、产城融合的十六字实现路径。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飞地经济"成功之处在于是国内首个由飞出地(深圳)全面主导飞入地(汕尾)经济社会发展的飞地,深汕从一个由深圳、汕尾两市共 建、带有"援助"性质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变身为以深圳市一个经济功能区的标准和 ...
海南自贸港跨省共建产业园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01:55
转自:瞭望》新闻周刊 ◇三一湘琼(海南)智造产业园项目主打"两头在外"模式,即从境外进口二手工程设备,进行维修再制造后出口, 利用自贸港政策和区位优势节省产品关税和运输成本 ◇随着合作的深入,海南与其他省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已超越简单的招商引资模式,正在形成政府、行业、企 业、智库等全链条联动的深度合作体系 ◇海南与其他省市合作共建产业园,不仅是跨越行政区域的"物理聚合",还向着规则互通、机制创新、生态共建 的"化学融合"迈进 文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茂辉 王与点 湖南的再制造工程装备通过海南"借港出海";广东科创企业与海口建立多功能孵化器……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 设深入推进,跨省共建产业园正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实践。 海南牵手湖南、广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贸港政策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合作 省份的经济优势和产业特长,实现1+1>2的发展目标。 企业选择海南,背后是一笔清晰的"两头在外"经济账。三一湘琼(海南)智造产业园项目主打"两头在外"模式,即从 境外进口二手工程设备,进行维修再制造后出口,利用自贸港政策和区位优势节省产品关税和运输成本。 例如,三一重工海外二手设备不少仍 ...
陇南机场7月将开通厦门—陇南—西宁航线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丁宁、高阳 报道:7月1日,陇南机场将正式开通厦门— 陇南—西宁旅游包机航线,此航线的开通,将奏响从陇南"深山明珠"向福厦"开放枢纽"直达交流的序 曲。这条由地方产业发展推动、文旅互动交流促成的"空中走廊",以航空枢纽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 文旅破圈、开放合作的"多维共振",拉开了陇南特色发展优势与福厦商业经济跃动圈的深度交流与合 作。 陇南机场航站楼(王辉 / 摄) 该航线计划每周二、四、六由福州航空B737-800客机执飞。目前,出行旅客可通过福州航空官方网站以 及携程、同程、去哪儿网等各大OTA平台查询、购买该航班推出的优惠机票。 新航线的开通,在厦门(沿海制造)、陇南(矿产农业)、西宁(高原资源)间编织起产业要素流动 的"黄金链",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与西北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以及政策红利有效对 接,构建"沿海资本市场+农矿原产地"互促发展模式。福厦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种子"与西部新能源产 业的空间"活水",首年预计浇灌出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陇南经开区。 同时,陇南橄榄油、花椒、白 酒等"陇货甘味"标志性产品"24小时鲜达东南沿海",从山间田埂直 ...
盐城:打造长三角“飞地经济”示范区
Xin Hua Ri Bao· 2025-06-11 00:28
对话人: 韩宗峰 本报评论员 范 进 盐阜大众报评论员 韩宗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大棋局中,盐城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为区域协同发 展注入新动能。请问,何谓"飞地经济",盐城发展"飞地经济"有哪些独特优势? 范进:"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 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盐城发展"飞 地经济"优势显著。大丰区拥有307平方公里的"上海飞地",是上海域外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产能合 作基地,为沪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盐城是苏北唯一被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拥有深水良港、河海联动优势以及大量成片建设用 地,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产业等方面潜力巨大。去年,盐城市纵深推进区域合作,加快融入新发 展格局,成功跻身上海大都市圈,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正式运营,沪苏、常盐、苏盐合作园区项 目加快集聚,新开工来自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530个。 韩宗峰:盐城目前有哪些"飞地经济"项目,发展现状如何? 范进:盐城目前有多个"飞地经济"项目,其中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核心抓手。沪苏大丰产业联 ...
黑龙江—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召开
Sou Hu Cai Jing· 2025-06-01 01:12
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黑龙江—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 召开。这场跨越南北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两地在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上的高度互补。 此次交流会不仅停留在理念探讨,更通过具体项目推动合作落地。会上,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与黑龙江 省开发区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绍兴柯桥经开区与海林经开区达成共建合作,标志着两省合作 从"意向"迈向"实操",为后续项目落地铺平道路。 商会积极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两地"双向奔赴"。黑龙江省浙江商会在黑龙江省有会员企业450家,累 计在黑龙江省投资约3000亿元,已促成农产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多项合作。 黑龙江与浙江,一个承载"中华大粮仓"的生态与资源底蕴,一个引领"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在政策协 同与市场驱动下,展现出南北联动的深远意义。 当前,"东北振兴"与"共同富裕"两大战略叠加,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命题。黑龙江与浙江的合作,正 是对这一命题的精准回应。黑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若辉在致辞中表示,两省将以园区 为载体,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黑龙江的优势在于资源与区位。作为"中华大粮仓",其耕地面积占全国首位,92个开发区加速 ...
沪苏“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以重大项目牵引产业链升级
Di Yi Cai Jing· 2025-05-30 10:19
以"飞地经济"为导向,沪苏合作产业园区正在从产业链提升角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5月30日,在2025年度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举办前夕,第一财经走访了沪苏合作共建的多个产业园 区。据沪苏大丰公司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总监李力巍的介绍,作为上海与江苏共建的省际合作园区,沪 苏大丰产业联动聚集区(下称"聚集区")现已开发4平方公里,跨域交通是该聚集区的一大核心优势, 由于聚集区位于大丰城区与港区之间,东连大丰港区、西通城区,距大丰高铁站车程25分,已全面融入 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比如,顶层规划上,沪苏两地根据《大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等文件来开展产业、交通、民生等20多 个专项领域的协同工作;基础设施上,大丰采取相关板块与市、区级投融资平台协同共建的模式,统筹 推进其他领域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再如,项目引领上,沪苏两地会共同招引一些重大项目,去年签约落户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就有118 个,"以康养产业为例,大丰作为上海的后花园,不但有'米袋子''菜篮子''奶罐子'的功能,也能够承担 起上海域外农场康养基地的功能,近期针对这一类型的康养基地,我们做了重点规划。"此外,在科技 创新上,与南京大学共建的江苏 ...
深博(福田)产业园破土动工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8 19:03
深博(福田)产业园总占地300亩,首期开发100亩,规划建设22栋4层高标准厂房。其中,单栋面积 4000—9600m²,首层7米层高,标准层5—6米,3吨/平方米承重标准,配备3吨载重货梯及7米超宽吊装 口,充分满足现代产业需求,首期工程预计2026年3月投产。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畅)5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飞地经济"创新示范项目——深博(福田)产 业园在惠州博罗县园洲镇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由深圳福田区与惠州博罗县共建,将构建"福田研发 +博罗制造"产业协同新模式,推动广深莞产业资源向博罗高效转移。 预计2026年3月投产 据了解,深博(福田)产业园坐落于博罗县园洲镇,交通网络发达,周边济广、惠肇、莞深高速环绕, 30分钟通达东莞、惠州主城区,1小时可达广州、深圳中心区,形成"半小时深莞惠生活圈+1小时广深 港经济圈"的独特区位优势。 据介绍,园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规划建设1000人多功能食堂、酒店式公寓、篮球 和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并引入银行、便利店等商业服务,形成15分钟生活圈。特别配备1300m²商业 综合体,提供餐饮、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员工通勤成本降低60%。智慧园区系 ...
“反向飞地”招商引资新模式的经验做法及启示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6:22
关键词:飞地经济、招商引资 在"反向飞地"模式中,因飞入地耕地资源相对稀缺,开发用地日趋紧张,想入驻的企业排起长队,难以 进场。同时,部分"飞地"虽然在建设之初就已约定双方的投入和利益分配比例,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 有"摩擦",都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利益分配中引发博弈,陷入"前几年热情高涨,后几年水不活 鱼不跳"的尴尬处境。 如今在产业地产市场上,有一种"反向飞地"园区招商创新路径。在上海虹桥商务区,有一栋叫作"东方 美谷·虹桥中心"的总部楼宇,可租赁面积近 23000 平方米。这种总部楼在虹桥商务区鳞次栉比,本不稀 奇,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栋大厦是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曙光、张翁庙、华严、庙泾等五个村 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镇级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共同购买了虹桥绿谷 B 栋商务楼后更名而来的,当时是 2016 年初,投资额 1.3 亿元。购置楼宇有双重目的,一方面虹桥商务区的楼宇升值显而易见,能够实现 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东方美谷·虹桥中心主要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型 企业、上市公司总部,特别是长三角区域领军企业总部,并伺机将它们的高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基地部 分引入奉贤区南桥镇。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