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护

Search documents
走进西安碑林新馆
Ren Min Ri Bao· 2025-05-23 21:56
丰碑如林,翰香远溢;佛道造像,庄严清虚;墓虎村牛,威猛驯良——这里,就是被称为翰海奇观、雕 塑宝库的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新馆为一座地上一层、地下二层的大型清水混凝土建筑,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院士团队 设计规划。主体建筑设计既突出历史文化,又融入现代时尚,注重体现碑林与孔庙、明城墙等文脉的整 体性。新馆展陈面积较原先增加3倍,许多名碑独占一厅。过去,即使唐代颜真卿、柳公权书丹名碑也 只能"睡大通铺",如今,这些名碑都住上了"豪华单间",使其艺术魅力充分彰显。 (作者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 图为西安碑林新馆一角。 陈根远供图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4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碑林新馆建成,博物馆拿出许多压箱底的国之重宝。 《马璘残碑》又名《马璘新庙碑》,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六月书,撰文者为程浩,书额者是唐隶名 家韩择木长子韩秀实。71岁的吏部尚书颜真卿为刚过世的唐代"中兴猛将"扶风郡王马璘的家庙立《马璘 新庙碑》,他举荐自己老部下韩择木的长子、49岁的韩秀实用隶书书写碑额"唐故尚书左仆射知省事扶 风王赠司徒马璘庙碑"20字,以示对晚辈书艺的肯定与提携。是碑著录首见欧阳修《集 ...
从历史走向未来 绘就现代城市新图景
Xi An Ri Bao· 2025-04-09 03:10
今年年初《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明确 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西安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与努力方向。 近日,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建筑大师张锦秋对《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她表示,《规划》在落实国 家各项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发展与保护等方面的和谐与共生,体现了西 安规划建设者守护城市文化基因、积极探索新发展路径的情怀与坚守。 和谐共生:促进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1000多年的建都史的西安,历代城市规划人都非常重视城市规划与关中大山水 格局的协调和呼应。张锦秋认为,本轮《规划》提出"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总体格 局,既是传承,又是发扬。在充分展现西安"山、水、塬、田、林、岗、池、城"相协调的自然历史地理环境 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综合性新城与专业化组团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格局的 再塑造,发挥轴线传承历史空间秩序、统领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传承发扬"九宫格局"古都营城特色,凸显 山水相融、观城望山、感知历史、东方气韵的自然人文空间,体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融合并进,是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