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气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装备到技术全面突破 我国深水油气自主开发能力实现跃升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9:33
中国产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气田 央视网消息:记者6月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中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投产后,"深海一 号"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海上气田。作业水深实现了从浅水到超深水的跨越,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中国深水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 面对"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难题叠加的极限挑战,项目首创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的水下生产系统回接浅水导管 架平台的全新开发模式,突破深水气田超远距离单管回接等世界级技术难题,为实现深海油气资源经济高效开发"开拓"出新路, 持续创新建立完善了中国深水油气自主开发的总体设计体系。 中国相继研发建成一批大型深海油气装备 近年来,中国相继研发建成"深海一号""海基系列""海葵一号"等一批大型深海油气装备,打造了"海洋石油201"等一批3000米 级深水工程船舶,一批"卡脖子"装备研发实现新突破。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这里是距离海南省三亚市约90公里的崖城海域,随着"深海一号"二期最后一口水下气井开井生产,"深 海一号"大气田水下23口气井实现全部投产,每天可向粤港澳大湾区、海南等地输送超过1500万立方米天然 ...
“产学研结合+自主技术攻关”,突破!深水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全方位提升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6:49
央视网消息:记者6月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全面投产后,"深海一号"年产气量有 望超过45亿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海上气田。 在距离海南省三亚市约90公里的崖城海域,随着"深海一号"二期最后一口水下气井开井生产,"深海一号"大气田水下23口气井实现全部投产。 每天可向粤港澳大湾区、海南等地输送超1500万立方米天然气,成为我国产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气田。 二期项目将已有近30年历史的浅水气田设施升级为"四星连珠"油气生产平台,使其兼具天然气加工、浅水钻井、深水流动性保障及跨区域输气 调配功能。 我国深水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 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近年来约三分之二的海洋油气新发现集中在深水区。经过近些年高速发展,我国深水油气工程建设能 力大幅提升,作业水深实现了从浅水到超深水的跨越,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深海一号"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地层 最高温度达到138摄氏度,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分两期开发建设。 一期项目于202 ...
中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5 04:46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海油25日对外宣布,"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标志 着中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合计超1500亿 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中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 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6月25日,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建成中国最大海上气田。图为"深海一号"二期综合 处理平台和崖城13-1平台组成的"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处理集群。 汪洋 摄 其中,二期项目开发建设面临极端地质条件,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38摄氏度,地层最大压力超69兆帕, 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海上建井和水下生产系统搭建面临巨大技术挑战。 据介绍,"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在业内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 统"的开发模式,分南、北、东3个井区部署12口水下气井,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 条海底管道和5条深水脐带缆,构建起地理距离跨度超过170公里、作业水深跨度超过1500米的超大 ...
国内首批深海双金属复合管试制成功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25 04:31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向深海延伸,深海油气输送管需求持续增长。但深海环境存在极端低温高 压、高盐微生物腐蚀与高硫高酸介质的多重挑战,对管材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 此,宝石管业联合国内头部钢铁企业,历时两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N06625+X65MS D610×(2+ 16.9)mm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该产品采用JCO成型工艺(即钢板按J成型-C成型-O成型的顺序成型), 设计管径610毫米,其中外层为16.9毫米厚的X65MS抗酸碳钢,提供高强度机械支撑;内层为2毫米厚的 N06625镍基合金,可有效抵抗高硫、高氯化物及高温等极端腐蚀环境。 由于镍基合金与碳钢在力学性能和组织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焊接工艺难以兼顾焊接效率与焊缝耐 腐蚀性。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宝石管业所属秦皇岛宝世顺公司联合国家管研中心组成专项技术团队,成 功突破镍基合金与管线钢异种材料共熔池组织调控技术,开发多种焊接方法组合的高效焊接工艺。通过 碳钢基管高精度尺寸控制、低稀释率镍基合金焊接等技术创新,最终实现深海油气双金属复合管的工业 化生产。 中化新网讯 6月11日,由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海油气用N066 ...
“深海一号”建成国内最大海上气田 我国深水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
news flash· 2025-06-25 03:23
"深海一号"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 水气田。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深水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作业水深实现了从浅水到超深 水的跨越,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区域最大作业水深近1000米,地层最高温 度达138摄氏度,地层最高压力超过69兆帕,设计总井深超60000米,主要生产设施地理距离跨度超过 170公里,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建设的地层温压最高、钻井总井深最大、主要作业设施覆盖海域面积最 广的深水气田,面对"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难题叠加的极限挑战。(央视新闻) ...
霍尔木兹海峡关闭与否不影响油气供大于求基本面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5:23
国际油价暴涨后暴跌 文|《财经》记者 徐沛宇 编辑|韩舒淋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2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库萨里表示,伊朗议会已得出结论,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 峡,但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尽管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概率不大,但其一旦关闭,将重创全球油气贸易。因为通 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油气只有很少部分可以转至其他运输通道,供应缺口短期内将难以弥补,国际油价可能会在短 期内飙升超过100美元/桶。 6月23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一开盘即大涨,其中布伦特原油涨5.7%,WTI原油期货飙涨超6.17%,但不久即回调。截至 北京时间6月24日上午9点,布伦特原油报69.4美元/桶,WTI原油报66.4美元/桶,比伊朗表态可能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前 的交易日收盘价分别下跌约11%和9%。 伊朗掌控的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石油天然气运输咽喉要道。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意味着关闭全球两成的石油和液化 天然气通道。这将直接损害中东油气出口国和亚洲油气进口国的经济,也将间接拖累全球经济发展。 美国能源信息署6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平均每天2000万桶, ...
中石油申请高频电阻焊高强度大应变石油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可满足复杂工况油气井需求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3:51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西安市,是一家以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为 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67911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53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5条,专利信息647条, 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6个。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2025年6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 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频电阻焊高强度大应变石油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 利,公开号CN120193215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用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电阻焊高强度大应变石油套管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石油套管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17%~0.27%,Si:0.15%~ 0.33%,Mn:1.35%~1.65%,P≤0.012%,S≤0.005%,Cr:0.65%~0.85%,Ni:0.35%~0.55%, Mo:0.25%~0.35%,Nb:0.045%~0.085%,Ti:0.035%~0.0 ...
ETF午评:机器人ETF易方达领涨3.81%,标普油气ETF领跌6.0%
news flash· 2025-06-24 03:33
无需港股通,A股账户就能T+0买港股>> ETF午间收盘涨跌不一,机器人(300024)ETF易方达(159530)领涨3.81%,机器人50ETF(159559)涨 3.78%,香港证券ETF(513090)涨3.69%,标普油气ETF(513350)领跌6.0%,标普油气ETF(159518)跌 5.96%,油气资源ETF(563150)跌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