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质灾害
icon
Search documents
暴雨成片!南方明天进入降雨最强时段 局地6小时雨量或达120毫米
Yang Shi Wang· 2025-05-21 07:12
后天,强降雨将会有所减弱,但江苏南部、上海、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广西西南部和东北部等地部 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明后天南方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而且强降雨区域与前期降水偏多区域重叠度高。 今天起至24日,南方地区将先后出现一次较强降雨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汉东部、江淮、江南、华南 地区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江南、华南北部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 对流天气。 今天白天,南方降雨总体不强,但夜间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有低涡发展,降雨将增强,可能出 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明天随着低涡东移,南方将迎来本轮降雨最强的时段,安徽中部、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 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特别是明天夜间起,部分地区6小 时降雨量将达60毫米以上,局地甚至可达120毫米以上。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暴雨成片!南方今天(5月21日)至24日将遭遇新一轮较强降雨过 程,明天将是本轮过程的最强时段,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 雨,并且伴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6小时降雨量将达60毫米以上,局地甚至可 ...
云南发布2025年度地灾防治方案 划定8个地灾隐患重点防范区域
为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防治方案》围绕"隐患防控、 科技赋能、全民参与"三条主线,提出6方面精准对策和措施。一是强化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压紧压 实各地各部门全域全时防灾主体责任,执行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排查处置好影响区内 的地质灾害隐患。二是夯实调查工作,提升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能力。持续推进15个重点县(市、区)地 质灾害风险精准调查,做好遥感隐患识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新"三查"体系。三是强化监测预 警,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省、市、县三级气象风险预报和"技防+人防"联动预警,探 索开展44个"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实现地质灾害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四是稳步推进综合治理和 避险搬迁,提升项目综合能效。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相关责任主体稳步推进防治工程,各地要 按要求优先实施高风险区群众搬迁,探索矿山领域搬迁政策。五是强化宣传培训演练,筑牢基层应急支 撑基石。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活动,践行"强降雨提前转移避险"制度,实现隐患点年度演练全覆 盖。六是持续加强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乌蒙山区重大地质灾害易灾机理和风险防控研究""数 ...
“人技物”群防群治和“搬防治”同频发力 宁夏构建南部山区地灾综合防治体系
在地质灾害防范治理方面,宁夏厅每年对威胁人口较多、防治难度较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 理。该厅建立技术队伍"分片包抓、全年驻守、机动防御"工作机制,配套9支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4 家技术支撑单位和5支专家指导分队,在固原等4个地级市分别设置应急装备分中心,配齐无人机、卫星 电话等设备,确保紧急时刻多方联动,1小时内人员、设备到达现场开展工作。近6年来,全区累计治理 隐患点212处,惠及6028人。通过工程治理,有效提升了南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硬实力"。 在加强群测群防联动机制建设方面,宁夏厅针对所有在库隐患点,逐点配齐配强4609名责任人、网格 员,分级分层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及培训,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群测群防员、险村险户的临灾"叫 醒""叫应"机制,构建"县乡村点"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灾防范意识和应急防范能力。 宁夏厅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编制《自治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4—2026 年)》,在全区3个地级市11个县(区)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该厅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 全区6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4000余户1.7万余人实施避险搬迁,其中南部山区搬迁任 ...
山东省地矿五院中标一调查项目,省地矿局鲁南院、物化探院出局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12 09:3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据介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始建于1972年,院总部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设济南、泰安两个工作区。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隶属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始建于1956年,是一支集地质找矿、环境保护、生态修 复、灾害防治、测绘地理信息与地质大数据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勘单位。 5月12日,肥城市汶阳石膏矿、聚源石膏矿采空区调查评价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发布,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以 2862260.75元中标。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石膏矿、聚源石膏矿来空区调查评价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 | --- | |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05-12 阅读次数:53】 | | 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 | 一、项目编号(或招标编号、政府采购计划编号、采购计划备案文号等,如有):FC-ZC-20250416-05 | | 二、项目名称: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石膏矿、聚源石膏矿采空区调查评价项目 | | 三、中标(成交)信息 | | 供应商名称: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 | 供应商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位岳区长城路3号 | | 中标(成交)金额:2862 ...
地质灾害来临时如何逃生?这份山区避险指南请收好
在湖南、江苏等地,不少地方在汛期开展的"挪床行动",就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了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少住在山区的人家,房子就建在地质灾害风险点附近。那么,有没有办法主动躲避灾害呢? 山区居民避险 从细节入手 0:00 专家提醒,对于住在山区的人来说,根据当地政府的地质灾害预警,在危险发生前及时转移,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另外,遇到突发性的山体滑坡,如果能注 意这些小细节,也可以避免人员伤亡。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 郭兆成: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住楼上不住楼下,住外不住内,床的位置要远离山坡的位置。那么即使有小的 崩塌,滑下来之后不会伤到我们。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 郭兆成:听到地面发生强烈的震动,可能是在远距离的山谷中发生了泥石流。不要顺着山谷往下走,我们要及 时向高处去逃生。泥石流的速度能达到几十米每秒,比车的速度还要快。所以我们要向高处,向侧向的方向去逃生。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文为明 陶嘉树 湖南都市频道) 专家提醒,在地质灾害面前,人的能力是非常渺小的。从细节处科学防范灾害,才能减轻灾害带来的伤害。 责编:张青津、卢思宇 山区露营需科学 ...
极端气候下,地质灾害防范应综合施策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极端暴雨引发的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给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带来巨大 挑战。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025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 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强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极端气候条件下,我国地质灾害形成分布与成灾模式呈现哪些新特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面临哪些 新挑战?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 平。 以滑坡为例,从防治和减灾救灾的角度,传统上把地质灾害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稳定斜坡,开裂变 形等现象显著,稍遇降雨等就会失稳滑动,我们定义其安全系数小于1.0,由于滑动成灾特征明显,相 对来说防范难度不大;二是稳定斜坡,即使在暴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也不易发生整体滑动,安全系 数大于1.2,通常不作为防灾减灾的重点;三是欠稳定斜坡,安全系数介于1.0~1.2之间,在非汛期等正 常条件下,发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较低,但在久雨、暴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安全系数极易低于 1.0,也会失稳滑动形成灾害,实际上是具有高隐蔽性的不稳定斜坡,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质灾害隐 患点, ...
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揭晓
这次案例推选得到各省(区、市)和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积极响应,推选工作综合考虑了监测研判 与预警准确性、响应行动与避险时效性、危害程度及诱发因素、灾种典型性等多方面因素,旨在帮助各 地从案例中学习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水平。 据介绍,2024年,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积极 成效。为巩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与实效,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组织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 修复协会等单位,通过推荐、征集、筛选、初选、网络投票、专家评选等环节,从各省(区、市)自然 资源主管部门选送案例中选出30个入选案例,再从中评选出了十大典型案例。 在今年5月12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 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同步推广20个入选案例,进一步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风险意识,提升防灾减 灾能力。 十大典型案例分别是:福建松溪"6·16"吴山头村滑坡灾害避险、湖北秭归"7·10"张家红屋场滑坡灾害避 险、广西德保"6·15"暮洞村泥石流灾害避险、重庆武隆"6·28"长田坎滑坡灾害避险、陕西岚皋"8·12"王家 湾滑坡灾 ...
强化部署 全面排查 深入培训 严格值守 湖北巴东局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严格值守,确保险情通知到位。该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领导干部带班 制度,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确保24小时随呼随应,进一步 压实工作责任、优化工作程序。目前,巴东局已开展地灾隐患调查22次,出具报告13份,有效确保各类 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全面排查,确保隐患掌握到位。该局按照全面核查、突出重点的原则,展开"拉网式"排查,做到纵向到 底、横向到边、辐射到点,不留盲区死角;重点对临崖、临沟及道路周边等地灾易发地段,深入开展风 险隐患排查,对新发现的地灾隐患点及时设立警示标志,明确防控责任人,落实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 明白卡和防灾预案。目前,该局共出动排查队伍14支、680余人次,对全县481处地灾隐患点进行了全面 巡查。 深入培训,确保人员培训到位。该局深入开展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全覆盖的宣传培训活动,采取"理论讲 解+案例分析"的模式,使参训人员系统掌握地灾巡查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等专业技能,进一步 明确了基层地灾防治工作的职责和要求,有效提升了全县地灾综合防治能力。该局先后组织相关单位负 责人、地灾监测员200余人次参加地灾防治 ...
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8 01:29
地质灾害信息员发现问题隐患后,第一时间报告泾河源镇副镇长,接到信息员报告,分管领导立即 组织应急办干部到现场核查,采取现场处置措施,将居住人员转移到村部临时安置,安排专人进行值 守,对现场情况报告镇党委、政府,经现场评估和综合研判,划定为危险区域,临时进行封控。 泾源县应急管理指挥部接到泾河源镇信息报告后,综合宁夏自然资源厅确定的隐患点信息和高峰村 区位条件,全面分析研判,发出整村撤离应急指令,协调应急队伍紧急支援,协助镇、村干部按照包户 到人的撤离预案,迅速行动,共转移群众58户288人。 原标题: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 中新网银川5月7日电 记者7日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获悉,在应急管理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地 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中,宁夏泾源"7·22"山体滑坡灾害应急避险案例成功入选。这是宁夏首次入选 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对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2024年7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高峰村遭遇大暴雨,日降水量122.1毫米,中午12时 20分,高峰村地质灾害信息员金治奎在巡查中发现3户群众因雨水沿坡流动倒灌导致房屋出现裂缝、5户 ...
《四川省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布 今年地灾怎么防?九条措施划重点
Si Chuan Ri Bao· 2025-05-07 00:14
●地灾重点防范期汛期(5月—9月)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高峰时段在主汛期(6月—8 月) ●地灾重点防范区龙门山地区、川西高山峡谷地区、川东北秦巴山区、川东川南中低山丘陵区、攀 西地区等 《四川省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简称《方案》)近日发布,经研判,今年四川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将呈频发、多发、高发态势,总体发生数量与常年平均水平相当。 《方案》指出,汛期(5月—9月)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高峰时段在主汛期(6月—8 月),特别是特大暴雨、大暴雨、连日降雨、持续绵雨、短时强降雨时段及雨后2至3天,需予以重点关 注。非汛期(1月—4月、10月—12月),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及川南地区,特别是乌蒙山区,需注意防 范连续性降雨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川西高山峡谷区需注意防范冰雪冻融可能引发的滑坡、泥石流。 此外,全年需重点防范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方案》提出了9条防灾措施,包括逐级压紧压实防灾责任、强化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加强监测预 警响应联动、全面落实主动避险转移、扎实开展避险搬迁和综合治理、推进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大 力开展宣传培训演练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