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脑机接口新系统成失语者“数字声带” 能帮助病人实时对话并唱出旋律
Ke Ji Ri Bao· 2025-06-15 23:31
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对数百个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分析,团队成功地将这 些模式与参与者试图产生的语音同步。这使得算法能在没有语音输入的情况下,仅凭神经信号就准确重 建他想要表达的声音。 这项研究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在恢复自然语言能力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因疾病或损伤而失语的人群 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其有望应用于更多患者,推动神经假体领域迈向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新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由4个微电极阵列组成,电极通过手术植入大脑中负责语音生成的区域。当参与 者试图说话时,电极记录下神经元的活动,并将信号传输到外部计算机进行解码,最终重建语音输出。 团队还开发了一种新算法,能将每一时刻的大脑活动精确转换为对应的语音,参与者可通过调整音高来 表达不同的情感或意图,比如提问、发出感叹或强调某个词语。 新技术的速度非常快,从神经信号采集到语音合成仅需1/40秒——这个延迟时间几乎等同于人们正常说 话时听到自己声音所需的时间。 参与者还能用该系统"唱"出简短的旋律,显示出语音合成的灵活性。听众对合成语音的理解率达到近 60%,而在不使用该系统的情况下,他的语音仅能听懂约4%。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团队开 ...
侵入式脑机接口开启临床,企业已收到上千名瘫痪患者请求
第一财经· 2025-06-15 14:16
2025.06. 15 本文字数:232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中国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正加速进入临床。 第一财经记者搜索公开信息发现,这一消息已于上个月被"上海科技"公众号报道,涉及企业为上海阶 梯医疗科技。此外,来自北京、杭州的脑机接口公司也都在开发相关设备,并计划进入临床。 面向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脑机接口 5月8日,阶梯医疗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研究员赵郑拓与李雪首次向媒体披露了受试者 术后首月的脑控训练成果。受试者在接受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植入后,仅用2-3周的训练,便实现了 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达到了与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赵郑拓表示,脑机接口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从大脑向外输出信息",如解码运动意图控制外部设 备;二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如人工视觉、听觉重建。阶梯医疗当前聚焦于前者,也就是信息的输 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在本月初召开的第20届亚洲神经肿瘤年会上透露,由上海华山 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牵头的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已启动患者入组工作,旨在进一步验证侵入式脑机 接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关键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 ...
【财闻联播】广汽集团:两个月内完成经销商返利兑现!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公司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6-14 12:27
★ 宏观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对"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跨区迁移、经营权继 承等作出全面细化规定。《规定》明确,个体工商户可以通过变更登记方式转型为企业,保留统一社会信用代 码、成立时间、名称字号和相关行政许可,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便利,降低转企成本。个体工商 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 达1.26亿户。 交通运输部再调度再部署防御台风"蝴蝶"工作 未来三天,随着"蝴蝶"深入内陆,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将先后迎来强降雨,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达到 500毫米以上。6月14日,交通运输部领导调度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重点省份交通运 输主管部门,广东、海南、广西海事局,南海救助局,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 想,在做好海上防台风工作的同时,把落实陆上强降雨防范应对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重点全面落实落细防御措 施,确保台风影响期间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行业平稳有序。 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我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6亿户, ...
马斯克的Neuralink:能让猴子看见并不存在的东西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14 12:11
马斯克表示,目前已经有5位人类接受了Neuralink植入,其中3人是在2024年植入的,2人是在2025年植 入的。一些受试者每周使用脑机设备多达60小时。 这是Neuralink首次公开Blindsight的实验结果。这一研究领域属于大脑设备开发的前沿方向,受到高度 关注。科学家正尝试用技术突破医学极限,去治疗一些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疾病,比如失明。 不过,目前这款设备在美国尚未获得人体使用的批准,动物实验结果是否能有效应用在人类身上仍存在 不确定性。 马斯克曾表示,Blindsight的短期目标是帮助盲人看清事物,长期则希望实现"超人类视觉",比如能看 到红外线等正常人类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他在今年3月透露,Neuralink过去几年一直在猴子身上测试 Blindsight,公司计划在今年在人体身上实验。 除了视觉项目,Neuralink还在推进另一个重要项目——为瘫痪者植入芯片,帮助他们直接用意念与电脑 交互。 马斯克Neuralink新成果,让猴子"看到"虚拟物体,未来盲人或将受益。 6月14日周六,据媒体报道,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有工程师表示,Neuralink通过脑部植入设 备,成 ...
Neuralink最新“黑科技”:脑机接口可让猴子看见不存在的物体
财联社· 2025-06-14 06:41
作为迅速发展的脑机科技领域中的公司之一,Neuralink还在为瘫痪患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使其可以直接与计算机交互。 据马斯克介绍,目前已有5位人类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其中3人在2024年完成,另外2人 在2025年接受了植入。根据O'Doherty的演讲,有些患者每周使用设备的时间多达60小时。 马斯克表示,未来类似的脑机接口设备可能会让瘫痪人士重新获得行动能力,甚至恢复行走。 结果显示,猴子在测试过程中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内,都会将视线转向研究人员"试图让其大 脑产生视觉效果的物体"。 这是Neuralink首次公开Blindsight的实验数据,这个脑机接口设备旨在模拟眼睛的功能,是 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探索领域之一,正试图打破传统医学无法治愈疾病的边界。 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所有动物实验一样,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结果能否应用于人类,这一设备 尚未获得在美国获准用于人体。 马斯克曾表示,Blindsight的短期目标是"让人类重新获得视力",长期目标则是实现"超人的 视觉",比如感知红外线。 Neuralink过去几年一直在猴子身上测试该设备,并希望今年能开始人体实验——马斯克曾在 今年3月公开表 ...
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财联社· 2025-06-14 03:33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 作,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标志着 我国在侵入式脑 机接口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受试者是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自2025年3月植入该脑机接口设备以来,系 统运行稳定, 仅用2—3周的训练,他便实现了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达到了跟普通人 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未来,这一系统将有望为脊髓损伤、截肢等患者群体,通过运 动功能替代技术实现生存质量改善。 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 △超柔性电极尺寸极小,仅约头发丝的1/100 △植入体直径26mm、厚度不到6mm,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仅硬币大小 在手术友好程度方面,脑智卓越中心研制的植入体直径26mm、厚度不到6mm, 是全球最小 尺寸的脑控植入体, 仅硬币大小,为Neuralink产品1/2。因此不需要整体贯穿颅骨,只需要 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方的颅骨上"打薄"出一块硬币大小的凹槽用以镶嵌设备,再在凹槽中打一个 在颅骨上开5毫米的穿刺孔。采用神经外科微创术式,在有效降低手术期风险的同时,显著缩 ...
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
证券时报· 2025-06-14 01:42
近日,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开展,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 家。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研究组、李雪研究组,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路俊锋团队,以及相关企业合作开展,是 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2024年12月成立以来的首项重要成果。 据项目团队介绍,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是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37岁男性。自今年3月受试者的大脑植入该脑机接口设备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术后至 今一个多月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的情况。仅用2—3周的适应性训练,受试者便可以通过意念控制触摸板在电脑上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达到了跟普通人控制电 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受试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打字、发短信、玩电脑游戏"。 "我们中心组建了脑结构技术与临床应用'十四五'攻关团队,成立了覆盖从运动感知、神经功能修复、解码算法、无线系统研发等多个方向的独立研究组。"赵郑拓 介绍,攻关团队以建制化方式在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自2022年启动,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长达十几年在脑科学研究的积累上,上海在跨科 ...
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4 01:23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受试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打字、发短信、玩电脑游戏"。 2024年1月,马斯克创办企业Neuralink完成世界上首例脑机接口设备植入临床试验,轰动全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 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说,全球脑机接口的研究已开展近30年,其中一类就是把电极插入病患的大脑某个区域进行治疗,比如利用电极刺激帕金森患者大脑的运 动功能区,但在Neuralink之前,科研人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脑机接口设备微小化、系统化、无线化的问题,患者往往要头上套一个笨重的大"钢盔",才能 实现大脑与外界的连通,采集、读取脑神经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 据悉,美国多年来也利用有线脑机接口设备治疗病患,但设备植入大脑皮层后,需要在头皮外留一个连接天线的小孔,每次患者需要"脑控"外部设备时,就 需要将接收信号的"天线"连接到大脑上,无法做到大脑信号的无线实时输出、读取。 近日,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开展,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 ...
我国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受试者实现脑控光标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意外致残13年后,受试者李锋(化名)通过脑控技术,重新获得了操控光标的能力。 2025年3月,他接受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两根直径仅为头发丝百分之一的超柔 性电极,顺利植入了他的大脑,收集他控制右手运动的脑电信号;一枚仅1元硬币大小的脑控植入体镶 嵌在颅骨外侧,与外部设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相连,收集、传输、解码脑电信息。 6月14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发布了该项临床试验的最新消息。经过近3个月的 恢复和训练,受试者已经能用脑控技术模拟使用"右手",熟练地进行"意念打字",操控电脑触摸板的水 平与普通人相近。这项成果标志着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域,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的国家。 受试者术后1个月实现脑控玩赛车游戏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次了解脑机接口技术是在两年前,当时觉得它离自己还很遥远。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我的第一感 觉就是,我想去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十余年的李锋,在了解到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正 在招募受试者时,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其实从我们医生的视角来看,他现在的家庭生活是很幸福的,但他依然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愿 ...
创造目前三项世界之最 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23:14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中国科学家团队近期成功开展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 验,并创造出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神经电极和全球最小尺寸脑控植入体的三项世界之最。这也 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受试者脑机接口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研究 员团队、李雪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路俊锋教授团队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近期 在上海顺利实施,也是这两家科研、医疗机构共建的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成立后 取得的首项重要成果。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进展如何?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情况怎样?这 些话题近年来在全球备受瞩目。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研究员,向媒体展示介绍团队研发的目前全球最小尺 寸、柔性最强神经电极。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研究团队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分为植入式、非植入式两大类,植入式又包括侵入式、半侵入式两种。 本次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受试者是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