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

Search documents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4-29 00:29
乔云飞表示,2024年中国考古趁势而为、砥砺前行。三部委联合发文加强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用地保障, 中外联合考古专项规划、《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过去一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实 施1740项考古发掘项目,18个"考古中国"在研项目统筹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即将结项,夏 商文明研究工程正式启动,考古工作影响力持续提升。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 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涵盖了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夏商周考古、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佛教考古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终评会评委通过抽签方式从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21位评委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本届推介活动共收到30个参评考古 项目,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选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 成琪) 转自:中国经济网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 行。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副 ...
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权威发布)
Ren Min Ri Bao· 2025-04-28 22:36
对文物保护的热爱,在他们穿越春夏秋冬、山地河谷的足迹里——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文物保护领域代表围绕"加 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文物事业发展的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文物保护 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他们或扎根田野,用脚步丈量历史,或心怀敬畏,用匠心守护遗存,以实际行动 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 "我们在工程修复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科技对建筑存在的问题'精准用药', 建筑修复过程中尽量使用原来的老构件。"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的刘汉 兴,长期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在吴哥古迹修复工作中提供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我们要继续与国内外交流,加强文物保护的合作利用,与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方法 接轨,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刘汉兴说。 20余年来,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宋淑霞坚持为游客讲述敦煌文化。对她来说,讲解 是在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如今,前沿科技手段赋能敦煌文化的传播。例如"飞天"专题游览线路,在敦 煌数字化资源、虚拟增强技术等加持下,游客参观结束后可以在窟外 ...
红山文化与古史传说
Xin Hua Wang· 2025-04-28 02:04
2023年12月,"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工程成果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 文物局局长李群郑重向社会宣布:"距今5800年前,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中华文明进入 古国时代。"信息发布后,立即引发全世界各方关注。从此以后,长城之外的辽宁,绝不再是古代文化 的"蛮荒之地",而一跃成为向中华文化大树提供滋养的主根脉、直根系。兴奋之余,我们却不无遗憾地 发现,由于古代没有考古证据,许多古史传说只能关联附加到黄河、长江流域等。现在,我们已经有了 确凿的考古证据,若要使红山文化这个主根脉充实鲜活起来,必不可少地需要我们的专家做更多的扎实 工作,把日益丰富的考古成果与积累悠久的五帝传说等,自觉地打通阐释。 这项工作做好了,无论是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是对于激活相关区域的文旅资源,都有 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刘慧晏) 虽是耄耋之年,郭大顺对于红山文化研究殚思极虑,不断深化。此前,参加红山文化研究院挂牌仪 式,闲谈时,他即兴说及,当年考古命名玉猪龙有些急,如果命名为玉熊龙,可能与有熊氏黄帝文化更 吻合些。片言只语,意蕴深长。而有意味的是,经考古调查发掘,红山文化遗址也主要集中在 ...
探源中华文明 解码历史谜题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4-27 22:46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的部分植物种子。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大鼎。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上山文化典型器物。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大型贵族墓M2401出土的马辔饰。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出土的第二期遗物(石质、骨质、金属装饰品,骨针、滑石珠、红玉髓、玻璃珠 等)。新华社发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M17出土的铜带鋬觚形器。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出土的石膏大佛脸。 除了上述10个项目,另有吉林和龙大洞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等10个项目入围终评。"其 实,20个项目都很重要,评选起来也很纠结。"这是不少评审专家的感慨,也从侧面印证了过去一年中 国田野考古工作的成果。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封泥。本版配图除署名外均由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办公室提供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按年代早晚排序,入选项目为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 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这些 项目 ...
350余件鄂尔多斯青铜器亮相山东 展“马背上的游牧文化”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02 09:28
Core Viewpoint - The exhibition "Long River Drinking Together, Grassland Golden Culture" showcases over 350 pieces of Ordos bronze artifacts, highlighting the nomadic culture from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o the Han dynasty, with a focus on the unique Ordos bronze crown featuring animal motifs [2]. Group 1 - The Ordos eagle-topped gold crown is the only known physical example of a "Hu crown" discovered in China [1]. - The exhibition features a variety of bronze items adorned with animal imagery, such as tigers, wolves, horses, and eagles, reflecting the nomadic people's reverence for vitality [2]. - Ordos bronze artifacts exhibit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most animal patterns derived from northern nomadic ecology, while some designs show influences from Central Plains culture [2]. Group 2 - The Ordos region has historically been a melting pot of various ethnic interactions, as evidenced by the bronze artifacts that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grassland and Central Plains cultures [2]. - The exhibition is co-hosted by the Shandong Museum and the Ordos Museum, and it will run for three months [2]. - The Shandong Museum director emphasizes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and the grassland culture, revealing the deep layers of multi-faceted coexistence within Chinese civilizatio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