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Search documents
2025北京立法工作计划敲定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4-27 15:36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马福威介绍,2022年至2024年,北京市组织完成147部规章立法后评估,约占现行 有效规章数量的3/4,从执行成效、社会影响等角度,深入检视规章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办法》 立足解决评估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京津冀在制定规章方面的首次协同合作。 《办法》拓展了评估范围,将拟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拟进行重大修改、拟废止但有较大争议,以及与经 济社会发展或者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且实施满5年的这四类规章纳入评估范围。 《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草案)》今年将提请审议。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2025 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将北京城市副中心立法列为 全市立法工作的年度重点任务,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价值。"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养老服务条例、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等11项地方性法规草案和6项政府规章 将在今年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4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 市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立法 项目29项,分为两类:一类是审议项目,有17项,包括 ...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230项“同事同标”事项助力三地协同发展
Xin Hua She· 2025-04-27 10:46
加强贸易便利协同。京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物流协同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船舶信息、码头进出、 货物通关等信息可以实时查询、数据共享、功能互用、一网通办,实现了"通关+物流"一体化联动。 加强产业发展协同。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与北京临空经济区围绕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贸易等 方面搭建合作平台,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与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商贸物流等领域深化合作,标志着产业协同从疏解承接迈入产业链协同构建的新阶段。 天津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泽峰说,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持续深化与京 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典范、全产业链创新高地。(记者宋瑞) 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4月27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建立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 制,共同推出230项"同事同标"事项,高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赋予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重大使命。多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按照三地自贸试 验区的战略定位,加强错位联动、协同发展,为"一地创新、三地共享"积累更多"天津经验"。 加强政策机制协同。天津自贸试验区牵头发起的联席会议机制已连续举办三 ...
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泽平宏观· 2024-12-18 14:24
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等基本逻辑, 我们在《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2023》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 北 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重庆 位居前10名。 从排名变动来看,南京超越苏州位居第七,南京近年来通过加大高技术投入力度、不断招 才引智、积极开放交流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发展,而苏州的发展韧性仍较强。 摘要 NO1.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 1)北京集政治中心、创新中心、金融 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优势于一身,未来将聚焦于发展首都核心功能。2)北京三 产比重达到84%,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3)北京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 成本、影响城市活力,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仍存。4)未来,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国 第一个减量发展城市,北京将从粗旷型扩张到精细化调整转型。 NO2.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 1)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随着中国 经济的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 ...
北方经济强势反击,信号灯出现!
商业洞察· 2024-10-31 0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米宅 ,作者东艺 米宅 . 专注于房产和财经领域的行业分析、城市发展、产业前沿、一线调研等,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和米宅一 起,保卫资产,穿越周期! 作者:东艺 来源:米宅(ID:MizhaiPlus) 01 中国即将迎来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 10月24日,山东省政新闻办举行了"经济"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经济社会运行情 况。 前三季度山东生产总值为719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这个数字,要好于全国0.8个百 分点。 山东在这么复杂的形式下,能够挑起大梁,实属不易。 毕竟,山东作为北方经济转型的信号灯,山东好不好,某种程度代表了北方经济的趋势。 青岛作为山东经济核心城市,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239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6%。其中表现亮眼的是第二产业增加值4142亿元,增长7.6%。 对比北方城市天津,作为老牌经济强市,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天津的经济都是全国第二,天津 前三季度GDP总量为12673.87亿元,增速为4.7%,增速方面已经明显掉队,低于青岛。 山东一向紧跟政策风向,在国家非常关注"南北差距"的近几年,山东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