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Search documents
111万尾鱼苗放流黄河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06 13:27
转自:草原云 鱼儿欢快地从滑道滑入黄河水中。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生态工程,过去五年, 已累计开展30余次增殖放流行动,投放各类苗种超过1000万尾,黄河鄂尔多斯段的水域环境正在悄然发 生改变,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渔业资源逐步回归。 6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举行,111 万尾鲜活的鱼苗被缓缓放入黄河母亲河的怀抱,助力黄河生态修复。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上午九点半,放流现场人头攒动,水运车辆有序停靠,临时鱼池里鱼苗欢腾跳跃,蓄势待发。随着仪式 启动,装在水桶里的鱼苗被缓缓倒入特制滑槽,片刻间,无数条小鱼翻身跳跃,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欢 快地滑入黄河水中。 居民用水桶盛满鱼苗倒入特制滑道,无数条小鱼滑入黄河水中。 "今天带着孩子来到活动现场,感觉挺有意义。保护生态发展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希望孩子们也能在 今后的生活中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市民王皓说。 此次放流共计约111万尾鱼苗,包括26万尾黄河鲤鱼、15万尾白鲢和70万尾鳙鱼,全部为适应性强、生 态价值高的品种。这些"水 ...
聚焦超大型城市生境改善,首个“青山公益城市森林”项目落地北京
Xin Jing Bao· 2025-06-06 11:20
新京报讯(记者秦冰)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北京温榆河公园,国内首个聚焦"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零废弃倡导"的生态示范项目——"青山公益城市森林"正式落成。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美团青 山计划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共同发起,将携手探索超大型城市的生 态环境改善。 落成仪式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美团青山计划、SEE基金会与温榆河公园共同发布"青山公益自然教 育共建计划"。据了解,该项目已开发《生境探索——探访文娱动物之家》《湿地密码——探秘生态净 化系统》等十大主题自然教育课程,依托温榆河丰富的生态资源,通过学校、社区亲子活动、企业志愿 服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开放。 北京市园林绿化宣传中心主任冯达指出,"这是一个多方携手、多元参与的示范项目。"他谈到,自然教 育是提升全民生态素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路径,对推动北京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意 义重大。 "我们关注宏大的环保议题,在四川保护大熊猫,在三江源守护雪豹,也关注身边的微小生境。城市居 民也需要触手可及的自然。"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在现场分享时谈到,作为深耕野外生态保护20年的 环保公益基金会,SEE基金会首 ...
中国太保率先在上海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险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6-06 09:12
公开报道显示,上海有300多个小区都能看到貉,其总量大概在3000到5000只。这体现了城市生态保护 的有效性,但同时市民也存在被貉侵扰的风险。通过上述合作,中国太保为人类与城市栖居动物的和谐 共生提供保险保障,这不仅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探索,也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据介绍,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携手上海市九段沙生态气候保护基金会、上海市长宁区 新泾社区基金会,为坐落于长宁区新泾镇的乐颐生境花园量身定制生物多样性保险一揽子服务方案,开 启绿色保险与生态保护融合新模式。通过此次合作,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为上海入选全球"生物多 样性100+"典型案例的乐颐生境花园以及全国首家以"生境"为主题的博物馆"上海生境博物馆"提供了一 揽子保险服务方案,该方案将在城市生境将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二级保护动物 的貉,纳入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责任险范畴,为动物致害补偿提供风险保障;形成了政府、公益组织与保 险机构联动,共同构建"生态保护+风险补偿"的新机制。 当前,中国正在以"昆蒙框架"提出的全政府和全社会方法推动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国太保始终紧扣中央 部署,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 ...
宝钢股份:继续引领钢铁行业向低碳化、生态化跃迁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06 05:22
据了解,近年来,宝钢股份坚持以低碳产品研发为内核,重点实施低碳冶金技术变革、清洁能源结构优 化、系统能效极致提升、循环经济耦合深化、智慧制造AI赋能等五大举措,同时强化全链条数字化平 台、可持续供应链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支撑作用,构建起"1+5+3"的减碳行动框架。 本次活动上,宝钢股份与宝山区一同进行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发布。近年来,宝钢股份与宝山区共同 组织开展区域陆生生物多样性、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 初步结果显示,宝山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总量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上海市新纪录29种,并出现天目疣鳞苔、尖头麦蝽等新记录物 种。宝钢股份宝山基地通过创建超低排放A级企业和无废工厂,厂区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日 渐丰富,初步调查已发现红隼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牛背鹭等40多种中日、中澳政府候鸟保护 协定保护鸟类。 6月5日,宝钢股份(600019)与宝山区生态环境局共同举办世界环境日活动。该活动重点展示了宝钢股 份和宝山区近年来在绿色低碳、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以及钢铁企业与地方 政府同向 ...
四十载劈波斩浪:以监测之力护航海洋强国梦——回望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发展40年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6 01:27
海上监测先锋队乘坐快艇开展海水监测。 四十载赓续初心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铁军展现忠诚担当 时间回溯到1985年。这一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在北海市海洋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广西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站,负责全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这是广西海洋站的前身,标志着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正式起步。 "40年来,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开荒拓土',强基础,建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能 力。"广西海洋站副总工程师何岩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深耕了37年,对广西海洋环境监测的故事如数家珍。 亿万年沧海桑田,形成北部湾的美丽与富饶;四十载栉风沐雨,展现广西海洋生态监测的使命与担当。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下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四十载锲而不舍坚 守,基础建设由"弱"到"强",人才队伍由"少"到"壮",忠诚守护着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域生态安全,支撑保障着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改善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广西已经初步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形成陆海统筹新格局 ...
温榆河公园二期今年9月底开放,880种动植物“安家”
Xin Jing Bao· 2025-06-05 05:32
生态本底调查共记录到公园范围内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9种,鱼类16种,植物145种,昆虫138种,鸟类 295种,动植物600余种。并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77种。公园两河交汇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我国华北平原唯一已知越冬地,亦有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斑头秋沙鸭等多种水鸟在此稳定越冬,此处的河滩地还是北京平原地区小弄蝶唯一已知栖 息地。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今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北京温榆河公园生物多样性发展白皮书》正 式发布,目前温榆河公园累计监测到动植物种类880种,4年内增加了200余种。温榆河公园二期京承高 速路以东18平方公里正加快建设,今年9月底将基本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该白皮书数据显示,公园内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稳中向好。水生生物清洁指示性物种、健康水 体代表性物种在温榆河公园多处水域发现,蝶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双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 豆、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方狭口蛙等在公园均有分布。 温榆河公园已成为"鸟类乐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大鸨、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稀客"频 至,长尾鸭、黄脚银鸥、理氏鹨、红尾 ...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Hai Nan Ri Bao· 2025-06-05 03:16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6月 综述 2024年,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和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 位,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战,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 流水平。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持平,保持有监测 历史以来的最好水平;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9.4%,比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6.9%,比2023年上升1.0个百分 点,创监测历史最优水平;无劣V类断面,与2023年持平。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 为Ⅱ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Ⅱ~Ⅳ类水质比例为86.7%,比2023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全省近岸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Yang Shi Wang· 2025-06-05 02:52
二是以高质量审判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民法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妥善化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企业发展等重 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如案例4,人民法院贯彻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在处理案涉合同纠纷中综合考虑企 业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投入、后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府院联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提出科学合理 解决方案,通过添加发酵菌剂编制牛用铺垫、肥力还田、与生物质燃料公司合作制作生物质颗粒等方 式,促推露天堆积的7000余吨牛粪再利用,一体做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 三是践行生态环境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人民法院坚持保护优 先、预防为主原则,围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加大审判力度,通过适用禁止令保全 措施等方式,预防、避免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发生和扩大,有力支撑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 格局。如案例5,人民法院运用预防性司法措施,对破坏新发现珍稀物种长兴水韭生存环境的行为适用 禁止令保全措施,及时 ...
四川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片青绿绘天府
Si Chuan Ri Bao· 2025-06-05 00:30
5月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立夏之后的第三天又见雪山,晨雾、朝霞、雪山与城市同框(资料图片)。黄加荣 摄 (C视觉) ●2024年成都市区观山记录达62次,其中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幺妹峰分别被观测到13次和35次,均刷新历史纪 录 ●四川通过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优化、重污染天气精准应对等措施,让"四川蓝"成为常态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至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增至47种 这组数据引人深思:2024年,四川GDP排位全国第五,PM2.5年均浓度为29.8微克/立方米。这是有记录以 来,PM2.5年平均浓度首次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 "在不牺牲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四川保住了这一片宝贵的蓝天。"5月30日,在2025年六五环境日四川省主场活 动上,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如此感慨。 近年来,四川出台《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泸沽湖保护条例》《四川省赤水河流域 保护条例》等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为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一季度,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继 续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在筑牢土壤安全基底方面,四川同样久久为功。除了扎实做好土壤监测外,四 ...
六五特刊 | 寻回长三角的生态之“光”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4 23:33
图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俞汇村盛家湾。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供图 在嘉善县姚庄镇俞汇村盛家湾,清澈的河水缓缓流过,隐约可见的水下森林与岸上的景观交相辉映。草丛中,隐隐闪现数个光点,正是萤火虫在翩翩起舞。 "盛家湾是国控断面俞汇塘的一条支流,沿线分布着几千亩花卉大棚和农田。由于周边企业、养殖场的废水排放,这条河流多年前也曾面临严重污染。通过 嘉善东部水生态修复,为萤火虫营造了适宜的生境。"俞汇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欢说。 嘉善东部水生态修复项目是嘉兴市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水下森林构建以 及生态缓冲带、湿地工程、农村污水管网铺设等工程,实现了"水质净化、农业利用、还清入河"的良性循环,建成了碧水绕村、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美景, 也为包括萤火虫在内的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夏夜如墨,熠熠流萤,忽闪成线,最是江南。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街道长秀村,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田间飞舞,犹如漫天星斗。许多人沿着小桥流水、窄巷石路寻找萤火虫的身影,其中不乏专门 从外地赶来的游客。 嘉善地处两省一市交界处,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