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Guang Xi Ri Bao· 2025-05-22 02:27
本次活动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凝聚中国与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共识, 深化生态环境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享绿色发展新 机遇,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全区各设区市、区直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环保公益组织, 以及有关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白头叶猴、中华白海豚、资源冷杉等一个个全球濒危物种在广西得以栖息繁衍、保护重生;经过中 越双方共同努力,东黑冠长臂猿实现从发现之初不足40只到如今种群数量连年稳定增长……5月20日, 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西主场宣传活动暨中国—东盟青年绿色使者入桂行活动,在中越边境的广西 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靖西市开幕,全面展示广西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 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北部湾涠洲岛布氏鲸群体是近岸型布氏鲸亚种种群在全球分布的新记录,也是中国近岸水域发现的 首个大型鲸类群体,具有重要海洋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在这片海域监测到的布氏鲸数量已超 过70头。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目前在北部湾三娘湾海域监测到超过360头。 为科学引导公众科学文明观 ...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这份“成绩单”亮了
Yang Shi Xin Wen· 2025-05-22 02:18
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目前,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最新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 总数量达505.9万只,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监测数量的最高纪录。 ·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藏羚羊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 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通了13个大熊猫种群生态廊道,有效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初步建成天空地一体化全覆盖监测体系,野生东北虎超过70只,野生东北豹超过80只; ·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7群42只;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武夷林蛙、武夷山卷柏等一批新物种。自设立以来,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5000余号、28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0种、珍 稀濒危植物65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85 ...
钟寰平:共筑“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地球家园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充分发挥我国作为全球生态 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不断增强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话语 权和影响力。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公约进程,领导推动发布"昆明宣言"、达成"昆蒙 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切实履行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生 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条约,着力推动构建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在全球生物 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打下深深的中国烙印,有力提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信心、决心。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 统退化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坚定不移地秉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 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坚信,只要全人 ...
广东首次发布综合性生物多样性报告
从行动看广东守护力度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报告提到,近年来,广东省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 作,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启动现场 5月17日,在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启动现场,广东省内首份生物多样性报告《广东省生物 多样性(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联合广东省环 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农 业科学院等部门编制,系统呈现了广东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与保护成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南粤 智慧"。 从数据看广东生态家底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3.03%,湿地超190万公顷,海域 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天然宝库之一。 报告显示,目前广东省记录高等植物8186种、陆生脊椎动物1052种、昆虫及其近缘类群超12000 种、水生生物超3000种及微生物71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6种、野生动物321种,通过系统化保 育措施守护了中华穿山甲、仙湖苏铁等珍稀濒危物种。此外,广 ...
近5年来,全省累计新增红树林近2万亩为海岸线筑起防护绿墙
Hai Nan Ri Bao· 2025-05-22 01:10
5月19日,一场大雨过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树植物种质资源圃里,红榄李、木 果楝、莲叶桐、水椰等40多种红树植物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近5年来,全省累计新增红树林近2万亩为海岸线筑起防护绿墙 "海上森林"尽显绿色活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今年3月初,《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2024—2035年)》印发,提出实施红树林营造工 程、提质增效工程、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科普宣教工程和可持续利用工程等五项重点工程,推动我省红 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到2035年,全省红树林面积将稳定在7948公顷以上。(海南日报海口 5月21日讯) 作为全国首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东寨港保护区采取退塘还林、环境整 治等综合措施,清退养殖塘5776亩、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红树林面积扩大到26565 亩。 我省林业部门还强化红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大红树品种苗木培育和供应,为红树林的生态保护 与修复提供基础支撑。在文昌市东阁镇群建村排港村民小组,一个占地288亩的红树林省级林木种质资 源库今年年初刚获批建设,这个种质资源库里保存有75份红树种质资源,涵盖了红海榄 ...
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取得显著进展
Hai Nan Ri Bao· 2025-05-22 01:10
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取得显著进展 它们,在海南生机无限 40年,从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现在的7群42只——这是海南长臂猿"常住猿口"数量的变化,其家族在 日益壮大。如今,它是全球长臂猿类群里唯一实现稳定增长的种群。 纵观这一热带岛屿,这里分布有独特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同时拥有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海 洋生态系统,其中珊瑚礁、海草床分布面积全国最大,分别约占全国面积的95%和64%。 25年,从900余株增长到目前的近3.2万株——这是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坡垒种群在海南展现出的生命 力,当前,坡垒种群正得到有效恢复。 万物有灵,生生不息。 今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年来,我省对照《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昆明—蒙特利尔全 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相关要求,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 护地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与评估,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缩影和典范。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省生态环 境厅副厅长邸伟杰表示。 生物多样性,海南"多"在哪? 栖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 ...
《协同实现森林修复的多重效益:中国政策法规体系的现状与挑战》补充材料
绿色和平组织· 2025-05-21 23:50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provides a positiv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industry, indicating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and favorable market conditions [1]. Core Insights - The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benefit from recent legislative changes aimed at enhanc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which will dr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2][3]. -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laws and policies, such as the Forest Law and the Wetland Protection Law, is anticipated to create a more structured and supportiv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industry players [4][5]. - The focus on carbon neutral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itiatives is likely to open new avenues for investment, particularly in green technologies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6][7]. Summary by Relevant Sections Legislative Framework - The report highlights key laws and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enacted, including the Forest Law (2019), Land Management Law (2019), and the Yangtze River Protection Law (2020), which collectively aim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2][3]. - Recent policies, such as the 2030 Carbon Peak Action Plan, emphasize th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goals, which will impact industry operation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4][5]. Market Opportunities - The industry is poised for growth due to increased government funding and support for ecological projects, as outlined i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6][7].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expected to incentivize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fforts [8].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 While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favorable, companies must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compliance with new laws and policies, which may require adjustments in operational strategies [2][3]. - The report suggests that companies focusing on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will be better positioned to capitalize on emerg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market [4][5].
【省生态环境厅】从秦岭深绿到万里青屏: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Shan Xi Ri Bao· 2025-05-21 22:43
科学施策,阶段保护。初期采用人随鸟动、严加看护,强化个体保护,后期注重栖息地保护与恢 复。同时,积极探索人工饲养繁育技术,成功攻克饲养繁育、疾病救治和野外放归三大技术难关。 秦岭深处,大熊猫在扩建的栖息地里悠然漫步;红碱淖湿地中央,遗鸥在修复的湖心岛上振翅育 雏;周至山林间,川金丝猴种群稳定增长;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曾经濒危的"东方宝石"已逐渐恢复; 于汉中峭壁之上,人工繁育的秦岭石蝴蝶顽强生长;留坝县翠谷中,野化回归的陕西羽叶报春迎风绽 放……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 决策部署,积极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监督管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 可持续利用以及公众参与共建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征集活动。截至2024年 底,我省有6个成果入选,生动展现了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树立了先进典范,发挥了示范带动作 用,为提升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引导各地积极开展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人工繁育、破解“声纹密码”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大分”
Yang Shi Wang· 2025-05-21 21:59
央视网消息: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为各生物种群创造良 好的生存环境。 云南各栖息地孔雀数量逐年增加 每年3—6月是绿孔雀的繁殖季,在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一批通过人工繁育的小孔雀刚刚破壳。今年,繁育中心的5只种孔雀,已产下65枚蛋, 其中有11只人工繁育的小绿孔雀已经顺利出生,剩下的预计也将在两个月内孵化。 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极度濒危物种。近十年以来,云南省加大对绿孔雀种群数量监测和保护力度,通 过建立起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成立野生动植物管护机构和公益组织等举措,保护境内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境内的绿孔雀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500 破解猿类"声纹密码" 实现闻声识猿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堪称"世界物种基因库",有"树梢精灵"之称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就生活在此。科研人员正在用扩音器,播放一段长6分钟 的雌性独猿鸣声。音频播放后,分别有两个家庭群和一只独猿给出了回应。 只,增长到如今的850只左右。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飞:如果把绿孔雀保 ...
贵州:自然保护地237处 已查明生物物种2.4万余种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1 10:14
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方面,自2023年起,贵州聚焦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紫茎泽兰等农业重点入侵 物种,科学布设600个监测区开展动态监测,2024年顺利完成18万亩入侵区域治理修复工作,有效将外 来物种入侵危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贵州还以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山水工程为依托,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完成石漠化治理10万余亩, 水源涵养林建设7万余亩,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常年保持100%,黑颈鹤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稳 步增长。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陈春羽介绍,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复杂性特征,强化专业化工 作机制构建,设立了梵净山环境保护法庭等一系列具有贵州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庭,目前正有序推进《贵 州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贵州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条例编制工作,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3%。近年来,贵州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中国前列,已查明生物物种2.4万 余种。 贵州不断优化就地保护,初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 保护地体系,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