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二三产融合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专家学者齐聚银川 为西部虾蟹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7 16:50
7月7日,首届中国西部虾蟹产业发展大会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举办,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部门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齐聚银川,共话西部虾蟹产业发展经验。 活动现场。马策摄 虾蟹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串起的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价值链。作为银川水产主产 区,兴庆区不仅是宁夏重要优质农产品基地,还是辐射陕甘宁蒙的区域物流枢纽,获评国家级水产绿色 健康养殖示范区。依托独特气候、优质黄河水、特有盐碱土质及绿色养殖技术,兴庆区养殖涵盖河蟹、 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等品种,并打造了"塞上黄河大闸蟹""兴庆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品牌。锚定打 造"西部蟹谷"目标,兴庆区正加快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让更多 水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同时,兴庆区还发布了"塞上黄河大闸蟹"品牌战略。2022年,兴庆区注册"塞上黄河大闸蟹"商标,建立 起从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培育出优质"塞上黄河大闸蟹"。2024年,"塞上黄河大闸蟹"蟹 塘口价比非品牌蟹高出40%-60%,带动30余户养殖户参与养殖,产值突破1亿元。据介绍,兴庆区将科 学编制《兴庆区2025-2030年渔业发展 ...
“心齐了,干劲更足了”(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Ren Min Ri Bao· 2025-07-04 21:56
光说不行,还得实干。76岁的村民石敬琴被评定为二级残疾,陈浩南协调相关部门为她配置了一台新轮 椅;村里的葡萄种植户李振斌对供水有需求,陈浩南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商量为其错峰供水,支持他带 头发展产业……一件件"小事"让村民对村两委班子充满期待。 村里怎么规划?产业怎么发展?"关键还得让村民及时了解参与,争取大伙儿的理解支持。"陈浩南说。 在他的建议下,每月的支部党员大会上,村两委向党员通报村里的发展动态。 "第一次参加后屯村的支部党员大会时,只有10余名党员到场。"陈浩南说,"和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后, 大伙儿的积极性明显高了不少。"不仅常住在村里的党员都来参会,一些村民代表、返乡青年也通过不 同方式积极出谋划策。 "故居门前应该划出一片停车场""得有个像样的厕所""游客参观完故居就走了,得留住他们看看咱的农 产品"……村两委带着村民集思广益。这些年,后屯村先后修复旅游轴线主路2.3公里,修建停车场500 平方米、公共厕所2处,新修高标准田间作业道1.5公里。 陈浩南为后屯村特产进行试播。 受访者供图 几场雨后,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党员示范田里的玉米苗蹿到半人多高,一旁的深加工车间即将进 入设备安装阶段。刚从南 ...
吉林通化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锚定富民产业延链提质增效(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22:21
种了30多年参,"老把式"杜田军没承想,不出家门也能"巡山"。 "以前巡山,每年得走坏好几双鞋。"杜田军轻点手机,5公里外的人参地情况一目了然,就连人参的茎 秆都清晰可见。 "不光能远程监控,地里配置的集成传感器,还可以分析土壤、空气等情况,便于人参标准化种植管 护。"吉林省通化县人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猛介绍,去年底,通化县启动人参种植基地电子围 栏建设,完善部分人参地网络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 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选好种,通化县开展林下山参种质资源"护育繁推"工作,高规格建设林下山参种苗护育及保护基地,推 进人参标准化种植。 "吃干榨净",精深加工释放增值潜力。 粉碎、磨浆、提纯、冷冻……在吉林鑫业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株株林下山参加工成人参 冻干片产品。 "过去做人参切片,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咱从粗加工迈向'精细活'。"企业负责人张家秋说。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通化县引入科研团队、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人参产业延链增效。目前,全县人参加 工企 ...
“小透明”出大彩!四川江油趟出改革强村新路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06 15:51
白沙村是典型的丘区村,辖11个村民小组,1156户、3686人,耕地面积5379亩。常年以种植水稻、小麦 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是一个偏倚一隅、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改革红利,探索"集体发起、集体合作、集体管理、集体收益"新机制,重构集体 组织、重建收益模式、重塑产业格局,让集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家人",让群众成为集体发展的最 大"受益者",趟出了一条"集体种地、村民得利,人人是股东、年年有分红"的集体化发展之路。 集体经济由2020年的1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17.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2万元,绘就了"田畴织 锦绣,沃野尽丰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2022年荣获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以米产 业为引擎,带动村民驶向致富新航道"成为绵阳市唯一入选2025年四川省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典型案 例。 中国发展网讯 蒋良明 记者王进 "原来我们种水稻卖稻谷,最高1.3元/斤,只能保本。现在我们有了稻米 仓储、加工设备,价格蹭蹭蹭地就上去了,大米销售均价上升至8元/斤,'富锌'大米最高时卖到30元/ 斤,收成也就越来越好啦。"日前,记者在四川绵 ...
“兴农人”在田野展才能(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Ren Min Ri Bao· 2025-05-15 22:08
陕西佛坪县陈家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圆圆(左一)和村民一 起拔秧苗。 彭 超摄 浙江桐乡市95后农创客廖万甜 在乡村种出一片"热带雨林" 本报记者 邓剑洋 "各位花友们,大家看这棵植物,叶片是丝绒质感,叶脉像'镶了钻'。这是我们培育的天南星科花烛新 品,今天首发出售。"直播间里,浙江桐乡市崇福镇95后农创客、嘉兴桐乡市胖达园艺有限公司执行董 事廖万甜与网友热情互动。 走进花棚里,花烛、白锦龟背竹、蔓绿绒……一簇簇热带植物郁郁葱葱,整座大棚像是一片微型"热带 雨林"。廖万甜熟练地巡棚,打开风机,调控湿度,检查叶面。 浙江桐乡市崇福镇农创客廖万甜对花烛进行授粉。 李方旭摄 为啥种热植?廖万甜打开话匣子。2018年,从浙江农林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她一开始在杭州当白 领。"专业学的是园艺,平日我又喜欢养绿植,时常跟花友们交流经验。"一次偶然机会,朋友邀请廖万 甜参观崇福农创园的花棚,火热的创业氛围让她找到了兴趣与事业的结合点。 2020年,廖万甜辞去大城市工作,开启创业之旅。建基地、选苗木、拉投资,一道道难题摆在面 前。"多亏了优惠政策,让我闯过难关。"廖万甜说,花棚的租金有优惠,住宿免费,当地妇联积极帮助 协调,争取创业 ...
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签约首批项目 计划2026年底开工建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先后与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民营投资股份有限 公司、中冶长城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推进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重大海洋产 业项目建设;澳鲜(深圳)渔业有限公司、广东连深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深圳浩运水产有限公司、深海 生物(深圳)有限公司等签约成为深圳国家海洋渔业基地首批入驻企业。 2024年,深圳远洋渔业实现"井喷式"增长,产量达15.4万吨,同比增长329%。 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于2021年12月获批,2024年10月选址盐田港及后方陆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 解到,该项目计划首期用地规模约3.1公顷,二期用地规模约6.2公顷,三期用地规模约4.6公顷;目前, 项目处于前期研究论证阶段,预计2026年完成首期3.1公顷土地出让工作,争取2026年底开工建设。 5月15日,深圳远洋渔业再迎来新的进展。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开幕会当天,全国第4个国家级远洋 渔业基地--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签约首批重大合作项目。 据悉,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将对标澳大利亚悉尼鱼市场、日本丰州鱼市场等国际著名鱼市建设,目标 打造一 ...
从三村蝶变看乡村振兴绸都实践
Su Zhou Ri Bao· 2025-05-08 00:16
吴江盛泽镇,这片江苏省最南端的土地,一场乡村巨变迎来了丰收时刻。 前不久,盛泽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传来喜讯:2024年,该镇30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1亿元, 村均收入迈上千万级台阶。 答好乡村振兴这一宏伟时代命题,盛泽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从盘活集体资源、发 展租赁经济、聚焦高效农业等渠道入手,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村村搭台"演好戏",乡村振兴"唱大戏"。以超8.8万在册农民为乡村振兴主体,盛泽村集体经济供 需产业链正不断强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正迈入快车道。 近日,记者走进盛泽的黄家溪村、龙泉嘴村和中旺村,探寻乡村振兴的绸都实践。 乡村振兴不忘"农"更不忘本 "五一"前夕,黄家溪村的"逐梦号"小高铁又有了新路线。 从"福运连连"站东去不远,一条轨道分成两路开行——一路通向"黄溪有渔"湖畔小院,这里鱼的12 种做法将大飨八方来客;另一路越水而行,开抵琉璃沙滩,亲水嬉戏又多了一方新天地。 常来黄家溪的客人,一定会感叹:这里一年一个样,每天几乎都有新变化。而熟悉村书记陈志明的 朋友则知道,这些新变化,是这个黄家溪"带头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日思夜想,做出的乡村振兴 ...